摘 要:結合教學實際,分析了新課程改革中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音樂;問題;對策
隨著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在甘肅省的深入推進,廣大音樂教師對音樂新課程實驗展開了積極的教學探索和實踐。在新課程改革的音樂教學中,角色的轉變讓我們音樂工作者也有了展示自我價值的舞臺。我努力在課堂中滲透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并改進。
一、新課程改革中音樂課堂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省對高中生開展新課程改革,由于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和發(fā)展落后等現(xiàn)狀嚴重制約著新課程的推進。學校開展了此項工作,但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1.傳統(tǒng)教學思想束縛,教學模式單一
新課程的實施讓音樂課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高中音樂課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總是被忽視或是被淡忘,無形之中教師也就缺乏了教學的激情,教法也形成了一定的死套路。我們忽視了教師應是“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泉眼”。長期這樣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的學生缺乏能力創(chuàng)新,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fā)展,甚至喪失了對音樂的興趣。所以,要擺脫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師生共同從固定的教學模式中完全解脫出來。
2.學生盲目追求流行風,對嚴肅音樂缺乏興趣
高中音樂鑒賞中,有大量的各國、各地的民族音樂,有巴洛克音樂、古典主義音樂、浪漫主義音樂等等,也有中國古代經(jīng)典的文人音樂,涉及很多著名的音樂家以及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課本中涵蓋作品量很大,是拓展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的途徑之一。但是對于廣大農(nóng)村學生來說,與這些的音樂交集點甚少,加之接觸音樂時間晚,接觸音樂曲目量少,欣賞優(yōu)秀的作品時,學生無從下手、無從談起,缺乏興趣,反而總是一味盲目地追求流行風。
3.學生沒有話語權,個性發(fā)展難突破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我們要讓學生在聆聽到音樂的時候,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但是在課堂上,我們應教學生如何鑒賞音樂。學生在遇到書中有準確答案的時候,會輕松地回答,但是遇到請學生思考,讓學生說出自己內心感受這種問題的時候,幾乎就是全場“休止符”,不是我們學生不去思考,不去聆聽,而是不愿意表達,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就是沒有話語權,課堂上發(fā)言的總是寥寥無幾的幾個學生,個性發(fā)展很難突破。
二、音樂課堂推進策略
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校也請專家進校講理論,請專家和我們教師進行“同課異構”等活動,學校也組織了多次培訓,經(jīng)過工作的實踐與探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對音樂課堂開展推進策略。
1.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音樂的魅力本身就在于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沒有想象的人生是蒼白的人生,沒有想象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高中生有豐富的想象力,用音樂打開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使他們以審美的態(tài)度感悟人生、認識社會,進而養(yǎng)成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這是我們音樂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音樂懷有濃厚的興趣時,在他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才能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進而主動地、不怕困難地學習音樂。比如,對歐洲民間音樂,學生接觸較少,除了對比欣賞《鳥兒在歌唱》《我的太陽》和《孤獨的牧羊人》三首不同唱法的作品之外,我還讓學生欣賞了愛爾蘭的民間舞蹈《大河之舞》,這樣好像更能激發(fā)學生不同的情感波動,從聽覺和視覺多方面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我發(fā)現(xiàn),如果教師能夠去引導,那么會有更多的驚喜與收獲。
3.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有效利用課堂時間
多媒體課件已經(jīng)不是一件新鮮事。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和學生一起進步,課堂容量大,還要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光靠音響是不夠的,教師要從多方面,結合多門學科著手努力,展示的圖片、視頻、顏色、文字都要輔助相應的音樂。所以,多媒體課件顯得尤為重要。
4.挖掘教材,探索流行音樂中的民族元素
在現(xiàn)代流行音樂充斥的時尚年代,如何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民族音樂呢?一周一節(jié)音樂課,既要滿足學生對流行音樂的需求,又要培養(yǎng)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于是我們就尋找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的共性。比如,在《京劇大師梅蘭芳》一節(jié)中,拓展探究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尋找哪些流行音樂中運用了京劇元素。在《文人情致》單元,我用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長久》引入課題,效果很好??傊?,不能用流行音樂獨占課時,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喜歡,積極探索流行風中的民族元素。
總之,新課程的發(fā)展需要更新觀念,更需要吸收新鮮的血液,新課改的實施一改“評價就是一首歌,或評價就是考核音樂常識”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從多角度、多形式對音樂課堂教學、學生學習態(tài)度以及能力提高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
參考文獻:
[1]鄧晴.注重發(fā)揮民族音樂教學在高中音樂教育中的作用[J].才智,2011(20).
[2]李毅藝.淺析高中音樂教育[J].新課程學習:中,2011(6).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