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高效課堂要求的開展,各級對語文課的要求更加嚴格,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新課改的理念、追求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呢?對此問題,根據(jù)我校的高效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我感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合理搭配,強調(diào)合作
合作學習宜采用異質(zhì)分組的原則,也就是將男生和女生、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性格內(nèi)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種互補。每學期應該調(diào)整一次小組的劃分,以便讓學生有更大的交往空間。教師要注意協(xié)調(diào)小組人員的合理分配,使每個小組都盡可能有書法好的、喜歡畫畫的;口語好、喜歡表達的;口語差、表達有困難的學生。培養(yǎng)學生平等合作的意識。小組發(fā)言人由組員推選,不同的活動由不同的人員代表發(fā)言,使每個人都能獲得發(fā)言機會。中心發(fā)言人的交流代表的是小組而不是個人,師生對中心發(fā)言人的評價不是對其個人的評價,而是對這個小組的評價。
二、任務明確,合作有目的性
開展合作學習的任務選擇非常重要。必須選擇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開放性、探索性的問題才能開展合作學習。合作前先讓學生個別學習、個別思考,在此基礎上再開展合作學習。獨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沒有獨立思考,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與認識,那么,在合作學習中只能是觀眾和聽眾。教師必須給予小組一定的學習時間,而且還應該要求學生當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結(jié)果時,要整理自己的思維,從心理上做好與人交流的準備。
三、全班交流、資源共享
合作學習最終是要讓各小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交流的內(nèi)容包括:認知與技能方面的、過程與方法方面的、情感與價值觀方面的。學生的交流不僅僅是知識,同時,還包括方法方面的交流。如,學生在介紹課文中的詞匯和句子的同時,還交流了以繪畫表達的方法;以相片或圖片表達的方法;以唱歌或表演的方法;用普通話表述的方法等。學生在交流知識的同時還進行了思維過程的交流。
四、教師主導,合理評價
一位哲人曾經(jīng)這樣說過:“一個蘋果跟一個蘋果交換,得到的是一個;一個思想跟一個思想交換,得到的是兩個,甚至更多。”這句話點出了合作性學習的真諦。合作學習對于個體來說,是他們獲得靈感、支持和幫助,取得更大成就的保證,對于整個組織來說,是學習的基本單位,是創(chuàng)新的源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證。
總之,合作性學習還有許多需要我們?nèi)ヌ接?、鉆研的東西,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