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各方面素質能力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性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就探究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鼓勵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關鍵詞:探究性教學;小學語文;自主探究
當下,我國的教育制度不斷地改革發(fā)展,不同于以往的應試教育,教育者越來越關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
探究性教學,即教師以課本專業(yè)知識和實際生活為參考依據(jù),選取合適的研究課題,在日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發(fā)現(xiàn)研究課堂中的問題,并通過考察、試驗、討論等多種方式來找尋所需要的結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處理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
一、加強對學生的體驗式教學
探究性教學是一個注重實踐的教學過程,它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親身體會和實踐。在探究性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應事先確定好計劃,并安排好合理的實施過程,使之能夠行之有效,同時,對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分組,并積極鼓勵全員參與,注重個人與集體的統(tǒng)一合作。
探究式教學活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因此,在進行探究式教學時,我們應積極汲取傳統(tǒng)教學的精華,探尋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從而獲取最有效的教學效果來適應當代文化的發(fā)展趨勢。像在學習賀知章的《詠柳》時,我們應先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書本和查詢網(wǎng)絡等途徑,來對詩人賀知章所處的盛唐時期的詩歌的成就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使得學生能夠對其具有初步的認識,然后再以《詠柳》中出現(xiàn)的寫作手法以及詩人的思想意境為探究主題來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讓他們在不斷的探索中了解初春二月時柳樹的美好姿態(tài)以及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同時也擴展了解唐朝不同時期的詩歌的寫作風格,了解詩歌所具有的獨特韻味,從而達到唐詩教學的目的。
二、注重對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是學生智力和各方面素質能力發(fā)展的基礎階段,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應充分把握這一點,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像學生在學習《七律·長征》時遇到不會的語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讀幾遍或者運用恰當?shù)牟檎夜ぞ邅碚覍ぷ约核枰拇鸢?,而不是學生一遇到不會的問題,就直接告訴他們答案,這樣很難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只有不斷地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才能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操作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改善語文教學效果。
同時,在進行探究性教學時,教師應注重營造一種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因為當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的狀態(tài)時,他們更容易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發(fā)揮自己的能力。課堂上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以探究性教學的引導者的身份來參與到學生的探究、討論之中,對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做出一些必要的指導,把思維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在一種自由的氛圍中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三、積極引導學生獲取運用信息的方法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jīng)濟時代,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不單單只教授他們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同時,也需要指導他們如何去獲取一些必要的知識,如何運用網(wǎng)絡和身邊龐大的資源庫來尋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比如,可以鼓勵學生定期的摘抄或剪貼一些書刊雜志;或者舉辦一些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或調查來獲取一定的信息資料;再者,推薦一些好的網(wǎng)站,引導學生自己去搜尋有用的知識點。然而,教師在進行探究性教學時不僅僅是告知學生一些信息的獲取途徑,同時,也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對信息的整理和運用能力,這樣才能使那些信息資料變成學生自己的知識。像牛頓被蘋果砸中,結果創(chuàng)造出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對待這樣的信息你會怎么想,你會產(chǎn)生怎樣的心理暗示,為什么牛頓被砸中就能想到萬有引力,如果自己被蘋果砸中自己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是不是自己也該好好學習,為機會的到來做好準備呢……通過不斷的引導,來提高學生獲取、整理信息的能力。
再者,習慣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探究性教學時應充分抓住這一點,積極培養(yǎng)學生日常收集整理信息的習慣,讓他們仔細地捕捉到各個事件中所包含的信息,并積極地對其進行整理。長此以往,學生對信息的捕捉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這有助于他們以后的發(fā)展。
當今教育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積極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實施探究性語文教學,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進行自主探究思考,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學習的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新的精神,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元順.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0(29).
[2]陳春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8).
[3]寧健芳.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思考[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