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進行,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學理念已經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更加重視教學的效率。對于文科生而言,高中歷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科目,老師教學的有效性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主要研究了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想要提高教學效率應該重視的幾項問題,并找到了一些辦法,希望能夠更好地提高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歷史;有效教學
高中歷史本身是一門知識比較豐富的學科,老師想要保證歷史教學的效果,首先自己的素質應該比較高。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時候,老師的實際教學效率和教學方法等因素都會給學生的歷史學習造成重要影響,所以,老師必須注意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的有效性。
一、老師想要保證歷史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老師必須做好備課工作
老師的備課情況會直接決定老師在課堂上的表現,所以,老師必須做好備課工作,這樣才有可能將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激發(fā)出來。老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首先必須對課程進行合理的安排,這樣才有可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并且,老師在備課的時候,還可以通過資料查閱或者上網等方式來找到新的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努力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擴大其視野。老師在備課的時候應該抓住那些可能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的知識點。
2.將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
實行新課改之后,老師應該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將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激發(fā)出來。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老師都沒有做到這一點,依舊是采用以往落后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始終比較的被動,學習的積極性也非常差。隨著新課改的進行,老師應該摒棄以往落后的教學思想,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說,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時候,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保證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一些教學方法
1.對教學任務進行明確,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想要提高教學效率,首先,必須做到的便是對自己的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其次,老師應該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在教學的時候,采取措施將生活和知識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再次,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發(fā)揮出來。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注意以上三點,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能力,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2.老師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時候,可以將小組討論的方法運用進來
學生能夠獲取知識的辦法是比較多的,小組討論便是其中一種不錯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夠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調動起來,通過學生的討論進行知識和觀點的交流,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在將學生學習興趣調動起來的同時,還能夠保證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3.老師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時候,可以將多媒體利用起來
多媒體進行歷史知識展現的時候會比較的直觀,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更加的容易,這對歷史教學中難點和重點的解決是有一定幫助的。此外,多媒體的利用還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
在高中教學中,歷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科目,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的要求,轉變觀念,制訂合適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保證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其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羅志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困境和對策[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