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辛酸有快樂。將在班級管理中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養(yǎng)成教育;榜樣;幫扶工作
十五年前,我走進了仙米鄉(xiāng)橋灘小學的校園,從此我開始了自己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生涯,從此我也和鄉(xiāng)村的孩子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在班級管理的道路上,我曾灑下辛勤的汗水,也曾流下失敗后痛苦的淚水,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嘗到了失敗后的苦果,從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中的班級管理中理解了在師范學校就讀中那些博才多學的老師告訴我們的“德高為范,學高為師,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話語的真正內(nèi)涵。也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優(yōu)秀班主任工作背后的辛酸歷程,現(xiàn)在不敢說我是成熟的、成功的,但在十幾年的風雨歷程中我學會了淡定、從容、冷靜和忍耐,在此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班級管理中的心得體會。
一、注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
作為寄宿制小學的老師,只有加強養(yǎng)成教育,學生才會真正成人,也才會成才,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生終生受益。
1.堅持正面說理
班級制訂奮斗目標,結(jié)合學校的統(tǒng)一要求,結(jié)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實行“天天檢查,周圍評比,對做得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做得差的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和引導,使他們懂得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除此之外,結(jié)合品德課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和活動,進行品德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使學生的言行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個陽光明媚的三月里,通過觀看有教育意義的影片,鼓勵學生在學雷鋒做榜樣的行動中養(yǎng)成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良好氛圍。
2.班內(nèi)舉行競賽的方式養(yǎng)成好習慣
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和平時的監(jiān)督作用,對平時自我管束較差的學生加以約束。對起帶頭作用的學生寫在記事本上。比如,寫作業(yè)或午休時教室內(nèi)不打鬧,物品要擺放整齊,尊重教師,不打架,講衛(wèi)生,虛心向別人請教,和同學交流時用普通話。睡覺前認真讀書,按時起床,上灶不擁擠,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通過這種活動,班內(nèi)形成比、學、趕、幫的氛圍。
3.運用榜樣激勵
尋找班內(nèi)平時表現(xiàn)突出、為人正直、有愛心的學生上講臺談感受,尋找歷史典型人物進行教育,比如處處做好事的雷鋒,為保家衛(wèi)國家而獻身的英雄人物,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品質(zhì),陶冶學生的情操。
4.強化師德垂范
寄宿制小學的學生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在學校里,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是班主任和生活教師,教師的言談舉止,甚至是著裝,影響著他們的一言一行,所以我處處主張“文明禮儀精彩學生的一生”“用愛呼喚生命的自覺,用責任探索適合學生教育”。教師帶病堅持工作,自己掏錢給學生買藥、買書,把自己的衣服拿給家庭貧困孩子穿,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窮。
5.加強家庭教育指導
通過和家長交流,學校要求和家長達成一致,養(yǎng)成教育就有可能是事半功倍,讓學生按時完成作業(yè),不過多看電視、不參加賭博,糾正不良習慣,通過開班會,致家長的一封信等方法,使家長充分認識到養(yǎng)成教育對孩子一生中的重要。
二、做好貧困學生的幫扶工作
困難家庭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由于家庭生活等的方面。多種教育缺乏,普遍存在著心理和生理成長的障礙,他們內(nèi)向、自卑、悲觀、孤僻,特別是我班的孤兒,單親、父母離異的學生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所以班主任應及時掌握這些學生的情況,用熱心去關注,用愛心去關懷,用細心去關愛他們的健康成長。
以思想指導;
精神鼓勵;
和家長溝通;
物質(zhì)上給予幫助;
鼓勵學生獻去自己的愛心;
學習上指導。
回憶過去,我碩果累累,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回顧十余年的班主任的工作歷程,我會永遠記住一句話:生活中充滿了問號,生活永遠是個逗號,生活要永遠追求感嘆號。不付出艱辛的勞動,哪有沉甸甸的收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認真地對待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更加積極地向別人學習,更加真誠地對待我的那些孩子們!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