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師面對的不僅是千差萬別的孩子,而且還有千差萬別的幼兒家長。相比于中小學教師,幼兒教師與家長接觸的頻率要高得多。在相互的接觸過程中,難免會發(fā)生矛盾。試圖從這些矛盾著手,談談幼兒教師如何處理與幼兒家長之間的關(guān)系。
關(guān)鍵詞:幼兒教師;家長;改善途徑
幼師與幼兒家長是孩子在幼兒成長與教育階段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雙方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背景、教育素養(yǎng)水平不同,導致雙方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方式也不盡一致,因此,對幼兒出現(xiàn)問題的認識不同,理解也不同,導致雙方難免產(chǎn)生分歧和矛盾。本文初步探討幼師與幼兒家長交往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的分析,并試圖提出解決策略。
一、幼師與幼兒家長之間容易產(chǎn)生的矛盾
1.對幼兒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的不同認識
部分家長對幼兒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傾向于專制教育,他們大多采用嚴厲粗暴的態(tài)度來對待學生,主張棍棒教育,認為上幼兒園應該多學知識、多背書、多做題,只顧游戲和玩只會讓孩子不學無術(shù),這與大多數(shù)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相悖,耐心說服的民主教育方法,主張孩子在游戲中學習,既能學得好又能玩得好,不過分溺愛又不過分嚴格。
2.幼兒出現(xiàn)問題時不能夠相互體諒
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問題,而這往往是幼兒家長與幼師之間矛盾的導火索。有的幼兒體質(zhì)不好,到幼兒園容易生病,或者具有某些不良行為習慣,盡管多次糾正仍然不改等,這種情況下幼師和家長可能不能相互體諒,雙方都認為是對方?jīng)]有教育和照顧好幼兒,相互責備,因而產(chǎn)生矛盾。
二、幼師與幼兒家長有效溝通的途徑
1.幼師要注意在家長面前稱贊學生
幼兒都是家長的心頭肉,幼師對孩子的稱贊,都會讓家長感到高興,并且同樣會給孩子獎賞性的行為和語言。幼師與家長的稱贊在一定程度上會進一步強化孩子發(fā)奮努力的心理,也會使家長與教師在潛意識中形成共鳴與默契,使家長能夠更加輕松、自信地面對教師,甚至會主動提及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老師的指點與幫助。這樣,雙方的交流才會更加順暢。
2.與家長溝通中要保持謙虛謹慎
幼師要以平等的心態(tài)來對待家長,保持謙虛謹慎。教師與家長能否順利溝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幼師能否尊重家長、尊重家長的觀點與看法。在與家長進行交流中,幼師處于主導地位,但這種主導地位并不意味著完全漠視家長。教師應用商量式的口吻提出看法,讓家長自己認識到問題的原因,耐心、虛心、誠心地聽取家長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議,努力營造一個平等、輕松、愉快的交流氛圍。
3.主動溝通,消除雙方之間的誤會
幼師與家長之間由于種種原因,難免產(chǎn)生隔閡、誤會或者分歧。很多家長即使對教師心存顧慮,但由于怕得罪老師,有意見也不敢提,或者采取一些不適當?shù)姆绞桨l(fā)泄自己的不滿與憤怒。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善于揣摩家長的心思,主動了解家長的顧慮,分析雙方之間矛盾的關(guān)鍵第以及緩和點,選擇恰當?shù)臅r機,開誠布公地與家長交流看法,并以實際行動及時消除顧慮,取得家長的信任。在幼兒出現(xiàn)問題時,要及時告知家長以便共同采取措施解決問題,也要主動詢問幼兒在家中的情況,并以謙虛的態(tài)度對孩子情況進行分析,使家長建立對自己的信任和信心,構(gòu)建雙方和諧溝通的平臺。
幼師和幼兒家長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兩個角色,雙方之間產(chǎn)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幼師與家長之間只有共同配合、相互信任,才能為幼兒的成長創(chuàng)造更加和諧健康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陳鳳華.家園共建:幼兒園教師怎樣做好與家長交流溝通[J].成功:教育,2013(20).
[2]王盼.淺談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