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實施《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以來,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為開始,初中英語為小學英語的延續(xù)和提高,兩者既獨立又聯(lián)系。如何幫助學生盡快地適應初中英語的學習任務,理所當然地成為初中和小學老師的一項共同任務。所以,小學老師應多了解初中英語,辨析差異,盡早地為學生初中的學習打下基礎,做好農(nóng)村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目前小學英語教育教學的方向問題,已引起社會的關注。
關鍵詞:課堂;指導自主性學習;中小銜接
2010年云南民生大議上倪萍痛批小學英語說,“我堅決支持取消中國當下的小學英語教學及幼兒園的英語教學,因為它根本就不是在教英語,鬼知道它是在教什么,反正它不是在教英語,取消它大快人心?!?013年9月,教育部前發(fā)言人王旭明也在其微博上倡議,取消小學英語課。
這么多的爭議,這么多的質疑和反對聲,我們小學英語教學究竟哪里存在不足,這值得我們深思、反省。首先有一點可以肯定,小學英語和中學英語教學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小學英語是初中英語的基礎,怎樣使小學英語向初中英語延伸過渡,提高學生英語水平、防止學生兩極分化是關鍵。小學教師也只有做好中小學英語的銜接,打好小學英語基礎,才能使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所作的貢獻被認可。
一、中學老師反映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老師語音教學不夠到位
學生只能生硬地蹦出幾個單詞,只會逐詞去讀,對連讀、爆破音和弱化音了解甚少,拼讀和認讀能力差。
2.只注重單詞教學
小學教師不重視意群閱讀,只注重單詞教學,句子、段落和語篇教學關注不夠。
3.書寫不規(guī)范
個別學困生在小學階段對字母大小寫、標點符號等的書寫均存在問題。
4.讀寫關注不夠
小學老師對學生的讀寫關注不夠,因為上課少用漢語,而唱歌能讓學生快速掌握句子,所以學生經(jīng)常是不知其意,也不注意記憶。
二、農(nóng)村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1.對小學英語學習的認識不足
小學英語教學實施近幾年來,師資力量不足,更糟糕的是多年來農(nóng)村小學英語在學校課程中一直不被重視。家長對子女學習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關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過度強調激發(fā)學生興趣,忽視了小學時期的基礎。
2.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在小學,采用直觀法、趣味性教學活動多;在初中,任務型教學方法多。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要通過感知語言材料方可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課堂上幾乎是邊學邊玩。教師經(jīng)常利用孩子們喜歡的游戲、唱歌、模仿等形式激發(fā)學習英語興趣。而在中學,趣味性英語教學方式已基本沒有了,他們語言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學生必須理解語言材料,必須學會理性思維。
3.小學學生英語水平存在差異
學生的英語水平從小學三年級起就已經(jīng)有一點差異,環(huán)境、家庭和個人等因素造成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農(nóng)村家長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越到高年級,差距越大。教師難以把握教學難易度,分層次教學在課堂上不容易實現(xiàn)。
三、中小學英語教學的不同點
1.教學目標不同
在小學階段,我們遵照教育部下發(fā)的《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規(guī)定的“防止和糾正以教授語音和語法等語言知識為主的做法,把教學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和興趣上”的指導意見,提倡小學英語教學要體現(xiàn)“趣味性、生活性、多元智能性”“先輸入后輸出”“語流為主,整句訓練”的教學理念。
2.教學方法不同
小學英語教學運用直觀教學方法和口語教學較多。在小學教學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材料貼近于生活,有效地利用資源,如運用實物或圖片、教具等進行演示,能充分反映小學生的日常生活,這能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比較鮮明的事物表象,能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這樣能使他們將所學的內容應用到他們的生活中去,使抽象事物變直觀,也使英語的學習過程更具趣
味性。
3.閱讀不同
小學高年級要求學生能借助圖片讀懂小故事,這就是要求學生能達到理解的程度,包括對故事主要內容的理解、主要人物的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繪本教學課就給了我們很好的指導,有圖,悅讀,開心的讀。
四、解決問題的建議
1.注重了解教學內容
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重點在小學高段(五、六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六年級和初一比較,學生除了音標沒有接觸過其他語法都在小學出現(xiàn)了。小學教師應抓好基礎教育,比如26個字母大小的書寫,認讀、拼讀單詞能力,簡單了解書中出現(xiàn)的語法知識,意群閱讀等。
2.注重英語教學方法的銜接
一方面,小學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在六年級教學階段、在課堂教學節(jié)奏上逐步向初一起始階段靠攏。變化出一些新穎的“Greeting”或“Freetalk”,如適當?shù)卦谡n堂教學前每節(jié)課讓學生自己進行自由談話,老師不參與或偶爾點撥,談一些以前學過的課本里出現(xiàn)的話題,或當今新聞熱點、流行事物等等,營造一些很好的學習英語
氛圍。
3.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小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不夠,一般情況下是老師不布置就不學習,自己不會主動地預習新內容。小學高年級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科學的、適當?shù)囊龑?,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六年級學生以下幾點習慣:
(1)學生課前預習,畫重點、找難點的習慣。
(2)課內認真聽課,學做筆記,積極思考、不懂提問的習慣。
(3)課后整理歸類筆記,完成作業(yè),及時復習的習慣。
(4)早上朗讀,偶爾晚上默讀,多聽磁帶的習慣。
(5)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語法規(guī)則,教師適當幫助總結語法規(guī)則。
目前農(nóng)村小學英語與中學英語銜接所面臨的困難,就像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所描述的自然景象一樣,僅“一步之遙”,兩邊卻是截然不同的天氣。為了避免教學重復浪費,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它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努力搞好農(nóng)村小學與初中的英語銜接教學,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根據(jù)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特點,語言學習習得規(guī)律,平緩、漸進式的原則,實施合理有效的英語教學,使各類學生順利過好初中關,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我們小學英語教學的任務,也
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參考文獻:
李勤華.英語教學初小銜接之我見[J].語數(shù)外學習,2012(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