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戲劇融匯了音樂、美術、舞蹈等諸多藝術形式,中學生學會閱讀鑒賞戲劇,不但可以提高文學修養(yǎng),也有益于提高生活質量,因而高中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鑒賞戲劇的能力。
關鍵詞:戲劇教學;閱讀;鑒賞能力
戲劇作為一門綜合的藝術形式,但最基礎的是文學,文學因素主要體現(xiàn)在劇本上。劇本文學的語言由舞臺說明和人物語言兩部分組成。
舞臺說明是劇本中的輔助語言,它的作用是用來說明人物的動作、心理、布景、環(huán)境等等。而且舞臺說明在對劇情的發(fā)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独子辍返诙婚_始時有這樣一段舞臺說明:
午飯后,天氣更陰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
……
這段舞臺說明營造了一個非常壓抑的氛圍,烘托了人物焦躁、
郁悶、不安的思想情緒,預示著一場“雷雨”即將到來,為情節(jié)的展開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學生閱讀學習舞臺說明往往一掃而過,并不留心,其作用自然不會注意到。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就要注意引導學生去體會舞臺說明對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重視舞臺說明。
和舞臺說明相比較,人物的語言——臺詞,則是劇本語言的主體。閱讀和鑒賞劇本,品味人物語言就顯得至關重要。
高爾基說:“劇中人物之被創(chuàng)造出來,僅僅是依靠他們的臺詞,而不是敘述語言?!笨梢?,劇中人物的語言具有很強的個性,也因為這個特點,人物的年齡、身份、經歷、所處的環(huán)境、思想感情才能得以準確表達,讀者才能獲得準確的判斷。人物語言的個性化,給學生的閱讀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因為這中間沒有敘述說明,而學生的閱歷又比較淺,一下子無法理解也就成了自然。所以,在教學中我就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人物語言進行解讀,解讀的方法根據(jù)人物語言的特點來確定。
《長亭送別》的第一支曲子是這樣的: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閱讀后,學生很容易就體會到人物的傷感之情,但卻不能體會人物的身份特征和性格特點。我從人物的語言入手進行引導:先看這語言是俗是雅,由雅言可知,該人物是大家小姐;又“碧云天,黃花地”是從范仲淹《蘇幕遮》詞“碧云天,黃葉地”脫化出來,可見她也是知書達理,并非一般粉黛;又其滿眼衰景,內心苦楚,可見她離別時的惆悵而又無計可施的無奈。由此可見其性格既追求真愛,又受封建家庭禮儀束縛對自己命運不能掌控的性格特點。在引導中,讓學生逐漸明白,人物的語言特點是和他的身份、年齡、修養(yǎng)、所處環(huán)境等相對應的,進而提高學生對人物語言的分析掌控能力。
戲劇人物語言除了具有個性化的特征外,有的也富有動作性。這類語言除了表現(xiàn)為人物之間的動作沖突外,有時表現(xiàn)為人物的內心活動。《雷雨》第二幕中,當周樸園說死去的侍萍和周家“有點親戚”關系時,有下面一段對話:
魯侍萍:親戚?
周樸園:嗯,——我們想把她的墳墓修一修。
魯侍萍:哦,——那用不著了。
這里的“嗯”“哦”就是發(fā)自人物內心的語言,揭示出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態(tài)。這類語言的領會難度較大,只有瞻前顧后才能把人物特定的心理活動弄清楚。所以,我采用的是講解的方法,等學生逐漸有了基礎,再引導領悟。
戲劇人物的語言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含有豐富的潛臺詞,這是很值得品味的。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學生才能真正領會?!独子辍分兄軜銏@在確定了魯侍萍的身份后,面對魯侍萍的控訴,他說道:
你可以冷靜點。現(xiàn)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覺得心里有委屈,這么大年紀,我們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乍讀來,周樸園似乎在關心和安慰魯侍萍,但他的話中卻另有含義,教學中不能含混而過。我這樣提示學生:這里,周樸園看到魯侍萍很傷心,就來安慰她,表現(xiàn)了他對侍萍的關心。結果,立刻引來一位同學的發(fā)言:周樸園的話不能說明他對魯侍萍是關心的,這是一種假象。我很高興,馬上反問為什么這么說,結果他卡殼了。這時候,有學生談了自己的看法:周樸園怕魯侍萍哭鬧,損了他的面子,所以才讓她不要哭,他的根據(jù)是周樸園的特殊身份(封建家長、資本家)。我肯定這個同學說得很有道理,但指出他說的不夠具體,要同意他的意見的同學討論。有學生在討論后發(fā)言:周樸園想通過這貌似關心和安慰的話來穩(wěn)住魯侍萍的情緒,以免驚動繁漪、周萍、周沖等人,給家庭帶來動蕩,破壞他在家中的形象。同時,他也怕這事傳到外面,讓社會上的人譏笑他這個大資本家。在他的話里提到“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則暗含著“把過去的事鬧出來,你在子女面前也是沒臉面的。還是穩(wěn)定情緒,說說清楚,悄悄離開的好”的意思。學生的發(fā)言使周樸園的內心活動和性格特點跳出了文字,成為鮮活的形象,觸手可及。
由此可見,對于種類含義較深的潛臺詞一定要通過某種方式,
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順勢引導,就能夠水到渠成地使學生融會貫通。
戲劇語言雖然僅有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兩種,但它卻承擔著對故事情節(jié)的串聯(lián)、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對戲劇沖突的揭示、對舞臺布景的安排、對演員表演的動作神態(tài)內心活動的設定、對音樂配合的說明等等諸多的任務,可謂言辭巧而萬象具,話語精而神色奇,讀來令人流連往返。細細品味,余音繞梁。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