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是識字。漢字是我國古代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它從簡單的圖形到今天明朗的線條,雖經(jīng)歷了數(shù)千年的演變,但最基本的形態(tài)依然保留著。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副美麗的畫,或田園花草、百獸魚蟲,或高山流水、人物百態(tài),豐富多彩。在教學中,可以依據(jù)字理析解漢字,讓學生感受漢字的意象美。
意象還原,體會漢字形象之韻
溯源對照構造形象 “溯源”,就是指簡明扼要地闡述這些漢字產生、演變的大體過程,一般可通過圖片實物展示、動作演示、故事介紹、根據(jù)基本筆畫分析和點撥等方法進行?!皩φ铡保褪侵冈谡故緷h字演變過程后,將楷體漢字各部位與篆體、客觀物體各重點部位進行對應比照,以形象地感知畫圖——篆體——楷書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理解和識記所學楷體漢字的形義。如教“山”字可繪出或參看課本中的群山圖,教“大”字,則可由教師或學生伸開兩腳張開雙臂顯示形體,爾后與篆書和楷書的漢字進行筆勢對照。
圖字對照重現(xiàn)形象 教學“么”字時,很多孩子把這個字寫成了左右兩部分。筆者就讓他們來觀察這個漢字,問:“你們看看這個漢字像誰?像不像一個背著孩子的媽媽???”孩子們看了紛紛說“像”。筆者又說:“這個孩子多乖啊,他背在媽媽背上一動也不動?!币粋€孩子舉手說:“老師,不能動,一動就掉下來了?!绷硪粋€說:“掉下來的話媽媽背著就吃力了?!惫P者接著說:“是啊,這個媽媽也關心自己的孩子,把孩子背得高高的,自己不吃力,孩子也不會掉下來。所以,我們在寫這個字的時候要注意把那一撇寫上去一點?!边@時,激發(fā)了學生的母子親情,讓學生感受到母子的互愛,漢字的形象也成了真善美的體現(xiàn)。
領悟漢字字理之魅
抽象圖式,優(yōu)化形象識字 教學中常常要把原始的實物圖復原出來,以找到漢字形成的根源。而這個圖決不是一幅任意的圖畫,它需要體現(xiàn)特定情境下的典型意義,表現(xiàn)出漢字形成的過程,便于學生浮現(xiàn)出記憶的痕跡。如“鳥”字,它是由一只頭向左棲于樹枝的鳥形演變而來,而“燕”字卻是由一只向上飛翔的燕子形狀演變而來。然而,一些版本的教材沒有掌握好這個典型形象,而是任意畫一只飛鳥和一只橫飛的燕子,且沒有概括抽象圖,這就很難在對照時從漢字與圖畫中找到共同之處,也就達不到讓孩子感悟漢字演變過程的目的。
挖掘字理,優(yōu)化隨文識字 漢字是一種表義文字,構字有嚴密的科學規(guī)律。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漢字形和義的關系,明白構字的原理,變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和創(chuàng)造性記憶。如“辦”字,讓學生思考“辦”字為什么是由“力”和兩點組成?學生動腦思考都明白,做事情要出力,出力就有汗了。所以,“辦”字是由“力”和兩點組成。經(jīng)過這樣的啟發(fā)思考,學生就會逐步養(yǎng)成質疑的習慣,常常會想這個字為什么是由這幾個部分組成的呢?對于學生的質疑,教師要激勵引導,哪怕是一個小問題,都有可能激活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使學生在質疑問難中解惑,對字義字形理解更透徹,識字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感受漢字文化之涵
“身體動畫”協(xié)同“思維動畫” 兒童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在小學前三年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比后三年要強得多。在生字字形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聯(lián)想,揭示漢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義的關系,讓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就能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突破字形關,優(yōu)化課堂隨文識字。如教學“笑”字,怎樣把字形與字義聯(lián)系起來識記呢?學生運用“思維動畫”,可真是有趣:一個人(夭)扛著好多竹子(竹字頭),他可高興了,就笑了。
媒體技術鏈接識字藝術 多媒體技術,將聲音、文字、圖畫、動畫、視頻等合二為一,如教學“哭”字,利用多媒體,先出示一個卡通哭泣臉譜,然后依次將兩只眼睛演變成兩個“口”,將鼻子和嘴演變成“大”,將眼淚演變成點,轉眼一個“哭”字就出現(xiàn)了。學生看得認真,學得快樂,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記住了這個字,掌握了字義。
凝聚自能識字之力
循文入境,想象誦讀,展現(xiàn)詞串的畫面美 詞串是用并置的意象營造的一個情境,并配以形象生動的情境圖。詞串的編寫采用了韻文的形式,既有利于記憶,又易于構成音韻上的和諧與共鳴。讓學生在讀中認識事物,感悟語境,想象畫面,陶冶性情,積累語匯。借助插圖,讓學生還原并豐富詞語的形象;再讀詞語,使其在讀中產生“畫面感”,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寓識于讀,識寫結合,突出識字的生長力 漢字的構成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一個漢字,往往是聲音、圖像、意義、符號四個“基因”的有機結合,也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在教學會意字時,筆者采用分析“部件”法,依據(jù)會意字“語義”與“符號”之間的聯(lián)系,指導學生分析“部件”,通過編故事、做動作、看圖等形式,幫助學生識記會意字。
識字教學的課堂任由孩子的思緒飛揚,任由孩子在情感的世界徜徉,不得不驚嘆祖國文字的魅力,驚嘆孩子們想象力的豐富與奇妙。當孩子們把“用心”識記的漢字一筆一畫書寫時,筆畫便有了生命力,那不只是一個字,而是一幅畫、一首歌。這樣的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語文修養(yǎng),陶冶了學生的性情。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星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