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也不斷進步,在社會中的各個領域廣泛使用。尤其是在教育領域當中,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僅豐富了教育資源,同時也改變著教學管理模式,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本文將以著名的信息工程“三通工程”為例,說明信息技術與職業(yè)教育教學管理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信息技術;職業(yè)教育;融合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949X(2014)-04-0064-01
一、概述
當前,多媒體技術不斷發(fā)展,網絡通訊技術突飛猛進,信息技術將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相融合,推動了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使得當今社會成為了知識經濟社會。職業(yè)教育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必然受到了信息技術的廣泛影響,教育模式和方法等都產生了深刻的變革。當前,三通工程借助于信息技術,與職業(yè)教育教學管理相融合,極大的促進了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
二、三通工程簡介
在2009年的全國信息化教育的工作會議上,教育部提出了“三通工程”的概念,所謂“三通工程”,全稱為“三通兩平臺工程”,包括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以及“教育管理服務平臺”和“教育資源云平臺”。該工程被教育部看作是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工程。尤其是網絡空間人人通工程,實現了將全國的學習資源有效聯(lián)通,實現了資源的互享,各個硬件設施的作用也完全發(fā)揮出來。該工程在提出之前已經在湖南多所職業(yè)教育學院進行了試驗,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當前,正在面對全國的多個城市的多所學校進行推廣。三通工程的推廣為優(yōu)質資源共享和教育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三、信息技術提高了職業(yè)教育教師綜合素質
信息技術與職業(yè)教育教學管理融合,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不僅豐富了教學資源,而且使教學方法也更加豐富,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提高。信息技術與職業(yè)教育教學管理相融合的工程“三通工程”是當前二者結合的完美典范。“三通工程”的除了要實現學校寬帶的連接,同時還包括了職業(yè)教育學校教育環(huán)境的建設,要讓每個教師都擁有多媒體設備,并且根據學校的教師數量配備一定比例的計算機,教師還會得到相應的教學軟件和教學資源,對學校的部分教師也會受到相關培訓,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這種信息技術化的教學環(huán)境。借助信息技術,教師還能夠在網絡上學習更多最新的教學經驗,目前“三通工程”的“校校通”建設,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教師能夠獲得更多的優(yōu)質專業(yè)資源,瀏覽專家名師的教學視頻,不僅提高了個人的專業(yè)素質,還能夠提升教師團隊的整體水平。
四、信息技術提高了職業(yè)教育工作效率
信息技術對于職業(yè)教育教學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與此同時,還能夠運用到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當中。在學校的管理中使用信息技術,不僅規(guī)范、系統(tǒng),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人的勞動量。
五、信息技術豐富了職業(yè)教育教學資源
(一)信息技術豐富了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最大的優(yōu)點是方便了資源的傳播和整合,為資源的共享提供了有效的平臺。當前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信息技術與教育相結合的工程“人人通”,也就是“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工程,打破了原有的學生和教師獲取學習資源的方式。所有的學生和教師都要擁有實名制的網絡學習空間,實現教與教、教與學、學與學之間的全面互動,真正實現信息技術對職業(yè)教育的教學活動產生深刻的影響。實名制的網絡學習空間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在空間中上傳真實的照片和個人信息,這樣保證了空間資源的質量,也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公平。通過網絡空間,每一位教師不僅是空間資源的使用者,也是資源的提供者和維護者。資源在這種形式下不斷增加,不斷創(chuàng)新,通過網絡空間實現“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叭巳送ā笔强臻g教育的核心,是三通工程的核心功能。湖南省在“人人通”工程的推廣上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經驗。當前,在湖南省開放的空間總數達到了將近50萬多個,高等職業(yè)院校的學生和教師基本上都擁有了個人空間。通過將近一年多的發(fā)展,上傳的各種教學資源突破了1250萬篇,空間上傳的視頻總量也突破了75萬,而對空間文獻的訪問超過了2億人次,視頻訪問數量突破了1500萬次。這些數據能夠說明,“人人通”工程對于教學的影響是重大的,這也體現出了信息技術對職業(yè)教育帶來的改變。比如湖南某家職業(yè)院校的空間中,有一部分內容為“空間課程大觀園”,其中包括了將近120多門課程。該學校的每一名教師的教學課程都上傳到了該空間當中。湖南的另一所職業(yè)院??臻g中有一個“課程墻”的板塊,包括了將近800門課程,其中包括了服裝設計、3D動畫、公共語文、產品改良方法等。通過空間課程下的內容回復能夠看出學生對于課程資源的學習興趣非常高,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二)信息技術方便了職業(yè)教育中對教師的管理
在職業(yè)院校使用信息技術對教師進行管理時,通常都借助于網絡空間,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指導教師開展工作,管理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師在空間中開展各種教學活動的同時,學校也會通過網絡空間對教學進行管理服務。首先是在空間中對優(yōu)秀課程的評選,對教師上傳的課程資源進行評選。其次,是對教師空間的建設情況進行管理,采取抽樣檢查的形式,對各個專業(yè)教師的空間建設以及專業(yè)技能進行監(jiān)控。人人通與學校管理服務的結合還體現在空間“教職工之家”的建設上。比如我院通過云平臺所創(chuàng)建的“教工之家”應用空間中將教師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記錄下來,將有價值的信息傳遞到空間中,空間內包括了學校的新聞動態(tài)、領導講話、學校公告以及文件精神等。教師可以在空間中獲得學校的各種信息服務,了解到學校最新的教學安排,同時還能夠學到更多的專業(yè)知識。
六、總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當前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信息技術都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在職業(yè)教育管理中,信息技術帶來深刻的影響?!叭üこ獭钡慕ㄔO則完全借助了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豐富了教學資源,改變了教學方式,促進了學生學習資源的豐富和學習方式的變化,借助網絡空間,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實現自主學習。相信在將來,三通工程會在全國普及開來,信息技術與職業(yè)教育教學的融合會帶動職業(yè)教育的長遠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紅,基于校園網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設計[J].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3).
[2]程剛.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0,(06).
[3]張永強,倪健,申艷光.高校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開發(fā)與應用,2000,(10).
[4]張輝華.淺談高校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J].集美大學學報,2003,(1).
[5]苗逢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實效性辨析及實施途徑[J].電化教育研究,2003,(06).
[6]李克東.數字化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J].電化教育研究,2001,(09).
[7]韋天珍.高等職業(yè)院?,F代教育技術應用的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0,(10).
[8]中國教育信息化.關于印發(fā)《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建設及應用標準(試行)》的通知.[oL]2013.12.
[9]祝智庭;管玨琪,“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框架[z].中國電化教育,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