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一般是由詞匯和語法構成,語法如同框架,詞匯如同磚瓦,互相配合才能建起堅固的語言大廈?!霸谡Z言的構成中詞匯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詞匯有助于文章的理解,即使語法知識稍有不足,但是如果詞匯知識足夠多,則可以大概理解句子的含義。但是如果反之則很難理解句子的含義。”因此,為了達到語言學習的高境界,詞匯的教育十分重要。通過對韓國語中有關漢字詞教育方面論文以及著述方面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有關漢字詞教育方面的研究還很少。為了使韓國語學習者能夠更有效地學習掌握韓國語,本文以學習韓國語的中國大學生為對象探討了韓國語中漢字詞的教育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先行研究以及調查問卷的方式對于漢字詞教育的現(xiàn)狀以及問題進行初步的了解并找出可行的教學方案,希望能給韓國語學習者們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漢字詞教育現(xiàn)狀 ;存在的問題;調查結果;方案探究
[中圖分類號]: H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6--02
第一章、探究漢字詞教育的目的
最近,隨著韓流在中國的不斷擴張,學習韓國語的人群也不斷擴大。在學習韓國語的過程中,中國學生都能感受到韓國語詞匯中有很多詞匯不僅發(fā)音和漢語相似,連意思也基本一致,這就是漢字詞。漢字詞不只是韓國語詞匯的一部分,而是占據(jù)了一半以上的分量。探究漢字詞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系統(tǒng)的漢字詞教育,使韓國語學習者,主要是大學生,能夠更好更快更多地掌握韓國語中的漢字詞,從而使韓國語的學習能夠輕松高效地進行;另一方面,漢字詞的教育還能使大家對中韓兩國自古以來語言方面的相互影響有所了解,從而使大家更好地理解現(xiàn)有的中韓之間文化的聯(lián)系。
第二章、有關漢字詞教育的先行研究
漢字詞教育及相關的研究論文中國數(shù)量不多但是從題目及內容可以看出對于漢字詞的教學已經開始引起大家的關心。齊曉峰在2008發(fā)表《韓國語漢字詞的母語遷移與教學對策-以<韓國語>中的雙音節(jié)漢字詞為中心》;金姍2009年發(fā)表的《淺談韓語漢字詞教學》;樸金鳳2010年發(fā)表的《韓語中的漢字詞及其教學法探析》;高靜2012年發(fā)表的《韓語詞匯教學改革探索-以韓中常用同形異義漢字詞為中心》;玄美順 2012年發(fā)表的《漢字詞-學好韓語詞匯和韓語的“金鑰匙”》;王文玲2012年發(fā)表的《中 韓 雙 音 節(jié) 漢 字 詞 對 比 研 究-以<標準韓國語>中的漢字詞為中心》;肖婷2013發(fā)表的《韓國語詞匯教學研究-以漢字詞教學為中心》;這些論文都根據(jù)教學經驗、漢字詞的特點等從不同的角度談了關于漢字詞教學的意見。再就是最近一些碩士論文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多有關漢字詞教學方面的研究,2007年耿霏的《對中國學生的韓國語漢字詞教育研究》;2012張瑜文的《韓國語的漢字詞教育研究》;2012葉蕾蕾的《初姬階段韓國語學習者的漢字詞教育研究》等。從上述論文的年限可以看出對于漢字詞教學的研究開始時間并不長,但是對于漢字詞教學的重視度卻越來越高;再次從標題可以看出漢字詞教學這一方向越來越明確,而且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主題在不斷多元化,這些都對韓國語漢字詞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韓國也有與關漢字詞教育相關的論文,與中國的論文相比韓國這方面的論文涉及的對象更為廣泛,不僅是針對漢字文化圈的學生,有很多事針對歐美等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生的,如:《以非漢字文化圈學習者為對象的漢字詞教育考察》;也有專門針對中國人的,如:《針對中國的韓國語學習者的漢字詞及漢字教育研究》;還有從語音來看漢字詞教學的,如:《有關通過教漢字發(fā)音對漢字詞教育的研究》等。
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韓國的漢字詞研究相比中國要更深入,而且研究的范圍更廣,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漢字詞是韓國語的一部分,理所當然韓國對這方面的研究更重視,但是鑒于中國學習韓國的趨勢,中國也應該重視關于漢字詞教學方面的研究,才能在培養(yǎng)人才時有據(jù)可依,更加系統(tǒng),有條理。
第三章、針對中國大學生的漢字詞教育方案探究
3.1 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為了制定良好的教學方案,本論文用了調查問卷的方式,來了解中國大學生對漢字詞的認識程度 、對漢字詞存在的難點及認識誤區(qū)、先行教學狀況的滿意度以及對于漢字詞教學方案的意見。本調查問卷涉及14道題,選擇性題目12道,正誤判斷一道,自由問答一道。正對中國韓語系的大學生以及研究生一共做了71份調查,通過分析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
(一)漢字詞的認識程度:
(1)第一個判斷題中,41個學生認為漢字詞都是由古代中國漢字轉換而成的48個學生認為漢字詞與現(xiàn)在中國使用的詞匯一致,還有18個學生認為漢字詞都借用了漢字的音、義及結構,基本所有學生都能判斷出存在新創(chuàng)的漢字詞,而且基本所有學生都認同中國學生掌握漢字詞有優(yōu)勢這一點。
(2)第4個問題給出了20個不同種類的漢字詞,從結果來看學生對于韓國漢字讀音的漢字詞、源于中國漢字的韓國獨有漢字詞、源于朝鮮特有漢字的獨有漢字詞及借用日本的漢字詞都掌握的比較好,接近90%的學生都能選出來,而對于韓國獨有的附會漢字詞則可以說完全不了解,只有兩三個學生選了出來,對于固有化的漢字詞,那些已經與漢字斷絕聯(lián)系的很少有學生選出。
(3)第5個問題中關于漢字詞占有比例,4個人選擇了A多于70%,32個同學選擇了B差不多,33個人選擇了C少于70%,2個人選擇了D很少,固有詞匯更多。由此可見,接近一半的學生對于漢字詞的數(shù)量并不是非常明確,這就說明對于漢字詞的教學說明還有待加強。
(二)在第二題中關于漢字詞學習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問題,12名學生認為是發(fā)音與漢字混淆,25名認為是固有詞與漢字詞形成的合成詞的使用,14名認為是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漢字詞的使用,剩下的22名學生認為是并不存在的漢字詞的錯誤使用。與第2題相對應的第3題中有22名學生在實際會話中有自造漢字詞的情況,48名學生選擇了C有,但是很少,還有一名學生選了B沒有。
(三)漢字詞教學
對于老師先行的漢字詞教學方法:有27個學生覺得很容易理解,有11個學生覺得講解很到位,19個學生選了一般省略不講,還有4個學生選了沒有注意,著說明有關這方面的教學并沒有做到優(yōu)秀的程度;對于應該怎樣進行漢字詞教學方面:有57名學生覺得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教學,28名學生認為詳細解釋漢字詞的來源,16人認為簡單介紹,14人認為應該先自己學習然后老師講解,18人認為可以在編寫教材時單獨列出漢字詞;是否有必要編寫一本關于漢字詞的書籍一題:47個學生選了有教材更系統(tǒng);10個學生選了沒必要;14個同學選了都可以;所以關于漢字詞的教材也應該考慮到教學計劃之中。對于漢字詞教學中使用回饋式教學的意見中:32人認為很好;13人認為一般;6認為無所謂;17人不清楚。
(四)漢字詞的掌握:
關于漢字詞的掌握方法,14人認為應該掌握漢字詞源以后再學習;3人認為應該直接學習詞匯,不用學習構詞法;67人認為應該在在掌握構詞法及詞匯以后運用于實際會話;單詞講解方面:10人認為應該直接講解,8人選了學生講解老師補充;16人選了圖片講解;62人選了加入實際會話講解;40人選了放入文章講解;7人選了通過視頻講解;9人選了通過游戲講解。
(五)自由作答題
對于漢字詞形成的歷史背景、發(fā)展狀況是否了解:基本所有學生都不了解;對于漢字詞有什么想要了解的一題,主要總結為以下幾點:1.漢字詞的起源2.漢韓之間字與字之間的對應3.漢字詞對韓國文化的影響4.漢字詞與固有詞使用上的區(qū)別5漢字詞相比漢字而言的發(fā)音變化
3.2針對中國大學生的漢字詞教育方案探究
根據(jù)以上的調查結果,我覺得對于漢字詞教學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所以根據(jù)學生的意見以及漢字詞的特點,本人制定了一下比較符合中國大學生的漢字詞
教學方案:
學習階段學習內容準備內容
起源介紹階段介紹要講解的關于漢字詞的大體,介紹這一類漢字詞的起源,如果已經講解過,采用問答復習或者概括說明的方式,介紹的時候盡量聯(lián)系中韓當時的社會背景。
PPT
變化進程講解階段關于要講解的漢字詞的變化進程,與漢字詞對應的漢語的發(fā)展變化講解,通過對比加深理解記憶,同時介紹這類漢字詞的發(fā)展變化與文化影響之間的關系,多角度學習。
PPT
舉例分析階段通過列舉實際的例子講解,加強理解,同時介紹漢字詞單個發(fā)音與漢字之間的對應關系,尤其是韓國獨有的附會漢字詞以及固有化的漢字詞,應該對于它們對應的古漢語做出說明。
實際使用教學階段通過實際會話聯(lián)系,將漢字詞插入到句子中,或者放入文章中,同時比較相同意思的固有詞的使用,比較異同視頻,語音等
總結概括階段對于整體的內容進行總結概括,并對于有疑問的部分機一部說明,調查學生對于講課效果的認同程度,隨時更改教學方案。PPT
測試階段對于學生的掌握情況通過各種有效手段進行測試,比如:辨別歸類法,寫出對應漢字,同義固有詞等試卷等
結論
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到中國的大學生對于漢字詞的理解認識還有待加強,漢字詞雖然是借用中國漢字而來的,但是經過了歷史的變遷,漢字詞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現(xiàn)代漢語也和古代漢語大有不同,所以學習韓國語的中國大學生,不能只對漢字詞有泛泛的了解,而應該深入了解,從而加深對韓國語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通過調查掌握了學生對于漢字詞的態(tài)度以及漢字詞教學的有效意見,并應用于了教學方法中,希望能對以后漢字詞的教學有一定的幫助,本論文提出的教學方案不足之處是沒有經過實踐操作,希望以后有機會能通過實踐驗證加以優(yōu)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