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婆
剡劇界也是個江湖,坐頭把交椅的是王素琴。
這王素琴可不是吃素的。解放前,就與左翼文人有所往來;解放后,每次去北京開會,必有她。
心里不服氣的是張雅卿。王素琴現(xiàn)在言必稱剡劇界大聯(lián)合,其實,那次聯(lián)合匯演的點子是張雅卿出的??墒?,王素琴向記者介紹那次大聯(lián)合時,竟說是她領頭找的別人,大家都很踴躍,最后找了張雅卿,在姐妹們的動員下,她也同意了。
張雅卿曾當面質(zhì)問過她。王素琴說,我們講聯(lián)合,不講分裂,不能犯個人主義的錯誤。
張雅卿悶在心里,老大不痛快。其他姐妹勸她算了,時代不同了。
王素琴是團長。在介紹剡劇的發(fā)展史時,她是中流砥柱,領導了剡劇界的聯(lián)合,促進了剡劇的藝術發(fā)展。有姐妹對張雅卿說:“這大悲調(diào)是你首創(chuàng)的,陰陽調(diào)也是你首創(chuàng)的,咋剡劇就成了她的歷史?”張雅卿笑笑,大家算心領神會了。
張雅卿不是沒跟王素琴搭過戲。解放前,兩人的戲份,張雅卿要占六成。她掛頭牌,戲票就早早售罄。不能說王素琴是二流花旦,但觀眾似乎更喜歡小生戲。
那時候,剡劇界是活江湖,誰有觀眾,誰就是大姐大。
自從座次排定后,張雅卿的戲只占到了四成,甚至三成。她嘴上不說,心里嘀咕:難不成你去演獨角戲?有本事不怕戲少,她每段都精雕細琢,傳唱度比之王素琴,一點都不遜色呢。
反右時,王素琴成了右派,控制使用。不久,張雅卿也成了右派。張雅卿懷疑是王素琴搞的鬼??墒?,戲還得演,但張雅卿不再是風流倜儻的小生,她演革命老奶奶,王素琴演孫女。兩個人在臺上,有著同樣的血海深仇,階級感情??墒?,臺下卻冷眼相對。有一回背對觀眾時,張雅卿輕聲罵道:大右派,害人精!王素琴冷笑了一下,做了個吐唾沫的動作,轉過身時,依舊情緒高亢:奶奶,你聽我說!
文化大革命來了。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王素琴被押上了臺,胸前掛著“剡劇祖師婆,破鞋小老婆”的牌子。革命小將看到“破鞋小老婆”特別興奮,可是,王素琴“破鞋”在哪里,卻不甚明了。
“你說不說?快說!”一個革命小將扯著她的頭發(fā)。
“我認認真真演戲,清清白白做人,這是有人污蔑我!”
“竟然說污蔑你,同志們,要不要砸爛這個‘剡劇祖師婆’的狗頭?!”
臺下群情激奮,齊聲應和,紅旗招展,烈日當頭。
“看你嘴硬,革命的同志,我們用破鞋來教訓這個‘破鞋小老婆’的臭嘴!”
于是,每人拿著自己的破鞋,去扇王素琴。有的重,有的輕,有的仿佛真有血海深仇,有的扇得弧度大,卻落得輕。就這樣,剡劇第一名旦的一張臉,頓時成了豬八戒。
張雅卿早已站在革命群眾一邊。輪到她上臺,她也舉起了“破鞋”,看著王素琴,舊仇新怨一時涌上心頭。當她撩起鞋子高高打下時,突然有些莫名的心虛,落得不是很重。
王素琴昏倒在了臺上。
作為“剡劇祖師婆”,斗她,成了剡劇界的革命行動。
王素琴游街一百多次,臺上臺下被打五百多次。
八年后,她出來時,已是一個形容枯槁的老嫗。
過了兩年,她開始暫時主持團部。又過了三年,她正式重新坐上了剡劇界的頭把交椅。在撥亂反正大會上,她說:
“這‘剡劇祖師婆’的帽子,我戴了十年。有人覺得我不配,我也覺得不配??墒牵觊g,沒有人來搶我的這頂帽子?,F(xiàn)在,誰愿意戴這頂帽子,我隨時奉送!”
臺下鴉雀無聲。張雅卿的臉有點燙。
“但是,這一切都過去了,動亂是時代造成的,我們剡劇界依然要高舉大聯(lián)合的旗幟!”
老演員大匯演在即,張雅卿走進團長辦公室。
“團長,你看我們演一折什么好?”
“你說呢?”
“要不,我們演一折《送鳳冠》吧。”
“好啊,就聽你的?!?/p>
張雅卿出來時,在腦中又過了一遍與王素琴的對話,聽不出她有什么特別的意思。
《送鳳冠》講的是丈夫冤枉妻子有外心,真相大白后,丈夫以狀元之尊,跪送鳳冠,終于夫妻和好的故事。
在舞臺上,王素琴正色凜然,張雅卿跪得很辛苦,送得不順利。好在,最后還是大團圓結局。
從此,張雅卿不再計較戲份,也不提什么大悲調(diào)、陰陽調(diào)了。
她不知道,別人是否知道當年密告王素琴與國民黨軍官不清白的正是她。
叫 頭
叫頭,是剡劇界的行話,也就是起調(diào)。一聲“妹妹啊”,曲調(diào)婉轉,情意纏綿,那是李蘭芬“李派”的叫頭,風靡剡劇界已半個多世紀。
李蘭芬臺上高調(diào),臺下卻非常低調(diào)。她臺上演的是小生,風流倜儻,卻一輩子單身。
早在解放前,就有小報在扯她的私生活。當時有一種說法是,她與搭檔楊素娟因為一個男人鬧掰了,結果各換了搭檔,不再同臺演出。
可是,當事人都諱莫如深。
不久解放了,小報記者轉行的轉行,鎮(zhèn)壓的鎮(zhèn)壓,出逃的出逃,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文革中她們都被打倒,受盡折磨。也曾有人讓她揭發(fā)楊素娟,她只字未吐,也無從吐露??墒菞钏鼐赀€是死了,死得很慘烈,喝藥水自殺,煎熬三天,死不了,又從后陽臺跳下,才算閉了眼。
文革后,一陽來復,眾姐妹紛紛復出。獨有李蘭芬閉門謝客,不再上臺。
她獨居一院,蒔花弄草,頤養(yǎng)精神。院中有一株梅花,每當最冷之時,幽然開放。尤其是雪夜,暗香浮動,清冽動人。李蘭芬提燈繞行三圈,輕聲哼唱——妹妹?。?/p>
她在等一個人。
不出半年,這個人果然來了。她不是別人,正是楊素娟的女兒楊小娟。
今年是楊素娟辭世十周年,楊小娟正在籌辦一場母親的紀念演出。她想請李阿姨出山,壓軸演出她們的代表作《梁?!桥_會》??墒抢畎⒁桃呀?jīng)封箱,她怕不答應,所以特地前來拜訪。
李蘭芬一口答應。她告訴楊小娟,這一聲叫頭“妹妹啊”,就來自她的母親。楊素娟當年有“剡劇西施”之稱,李蘭芬在臺上對她一往情深,本來只是念兩聲“妹妹”,結果情不能自已,脫口而出,添唱了“妹妹啊——”這個叫頭。從此,成了“李派”的標志性起調(diào)。
演出當晚,李蘭芬早早來到劇院,在后臺“默戲”。搭戲的楊小娟就坐在她旁邊,她怔怔地看著,說:你多像你媽!說得楊小娟眼睛一酸。
《樓臺會》的戲很熱烈,李蘭芬一出場就博得了滿堂彩?!懊妹冒 币宦暯蓄^,深情款款,讓戲迷們過足了癮。雖然有點老胳膊老腿,但是,演著演著,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李蘭芬恍惚覺得是與楊素娟演對手戲。那時候,楊素娟也是這般模樣,俊俏可人,惹人喜愛。本來,她們好得像一個人似的,可是一個記者走進了她們的生活。他先是圍著自己轉,她總是淡淡的,一起出去,也拉上楊素娟。結果,一路上,她沒說幾句話,全是楊素娟咯咯的笑聲。
她對這個油頭粉臉的人沒好感??墒牵环判臈钏鼐?,怕她遇人不淑……
那一年黃昏,她聽到了楊素娟慘死的消息,一口血涌了上來。
“金雞啼破三更夢,狂風吹折并蒂蓮……”
戲已經(jīng)演到高潮。她已多年沒演戲,這會兒越演越烈,感覺渾身發(fā)熱。楊小娟分明是楊素娟。素娟啊素娟,她眼睛發(fā)呆,心痛如絞。
當年給她和楊素娟平反時,她只提了一個要求,冤有頭債有主,是誰誣陷她們不正經(jīng)了?當她知道果然是他時,沉默了。
“我只道有情人終能成眷屬,
誰又知今生難娶祝英臺。
滿懷悲憤無處訴……”
她一口血真吐了出來。楊小娟沒在意,因為戲演到這時,是有個吐血的動作。臺下鴉雀無聲,也沒在意,反覺得李蘭芬作為老藝術家,果然不同凡響,演得跟真的似的。
當嗓子卡住,又吐了兩次時,楊小娟意識到出事了。
終于,李蘭芬軟倒在了舞臺上,幕布匆匆拉上。
李蘭芬被緊急送到了醫(yī)院。
“李阿姨你沒事吧?好些沒有?”
李蘭芬拉著楊小娟的手,輕輕地說:“小娟,對不起,我演砸了!”
“沒有,你太投入了,觀眾都掉淚了!”
實際上,這也是李蘭芬的告別演出。從此,她再也沒有登上舞臺,只能對著院中的那株梅花,默默吟唱。而關于那口真血,一時傳得撲朔迷離。
她纏綿病榻,經(jīng)常夢見楊素娟,是解放前的楊素娟,穿著旗袍,款款向她走來……
楊小娟來看她,她屏退左右,喘著氣,終于把真相告訴了她——出賣她母親的正是她的生父,也就是那個油頭粉臉的記者。
“本來,我想永遠爛在肚子里,可這對你媽不公……”
臨終之時,身邊的人看到她嘴一翕一合,仿佛在唱“妹妹啊——”
多年之后,有個研究者暗示她性向有問題,被戲迷罵得狗血淋頭。
公 雞
楊瑞鳳曾是剡劇界的頭牌老生。
在舞臺上,她氣場極大,任是怎樣的名角,都得喊她一聲“爹爹”或者“老爺”,看她顏色行事。她一開腔,聲若洪鐘,丹田震動,噴口激越,氣勢磅礴??墒?,到了臺下,卸了妝,人們發(fā)現(xiàn)她只是一個小老太。
晚年的楊瑞鳳已很少登臺,因為她身體不好,眼睛也不好。
剡劇是小生小旦戲,清一色的女演員。女孩子自然不大喜歡演老生,所以,來楊瑞鳳處拜師的不多。
眼下倒是有個學生,是自己劇團的,叫李敏??上Ю蠲粝忍觳蛔?,長得太秀氣,聲音也不夠洪亮,時有雌聲,是為大忌。這讓她很是操心。每次來上課,她都逼著學生喝人參湯,希望她能長壯些。偏是李敏對氣味過敏,捏著鼻子,喝參湯如喝毒藥。漸漸地,她來得不如以前勤了。
楊瑞鳳一個人過活,住在底樓。因為眼睛不好,很少出門。一日,天蒙蒙亮,忽聽得公雞的叫聲,她立馬來了精神,想起多年前自己模仿公雞的叫聲,對著“獅子短缸”(一種盛物的瓷器)練嗓,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終于練成剡劇界最蒼勁的老生腔??磥?,李敏也得試試這一絕招。她沿著小區(qū)細細探聽,原來是不遠處的鄰居家傳來的。她一連敲了幾次門,都沒反應,直到晚飯時分,才等到主人。
她在院中果然看見了一只金黃威武的大公雞,原來是鄰居家鄉(xiāng)下的客人送來的。楊瑞鳳說明來意,鄰居似乎臉有難色。楊瑞鳳出了高價,鄰居才舍得。她抱到家里,很是高興。因為市場上很難買到大公雞。
沒有雞籠,只得散養(yǎng)。結果,院中到處都是雞屎。
每天早上,她聽到公雞的鳴叫,就如公雞看到母雞而頸毛勃起一樣,也是熱血上涌,以至于一度還產(chǎn)生了眩暈。公雞一聲長鳴,她也一聲長鳴。公雞聽到應和,更加叫得歡。于是,院中叫聲此起彼伏,仿佛有一群公雞在打鳴,引得四鄰“側耳”。
可惜,李敏一直不來上課。她等得心急,就打電話過去,那邊李敏說,身體不爽,楊瑞鳳只能徒呼奈何。
這天晚上,她實在等不住了??丛律鐣儯譄羧缡?,覺得自己雖然目力有限,似乎仍可一試。于是,縛了公雞,放到藤籃里,一手提著,一手搭著人行道內(nèi)墻,摸索前往。一則看看李敏身體怎樣,二來也與她深入探討一下女子老生的唱腔問題。這些年,偶有她出席的會議,她必振臂高呼剡劇須重視老生行當,可惜應者寥寥。倒不是她難耐寂寞,她是寂寞慣的。只是藝不傳人,心有不甘,就仿佛做婆婆的總不見媳婦肚子大起來心里著急一樣。
她高一腳低一腳地走在城市平坦的大道上,不敢走路中央,就是人行道也是靠邊站。有幾個小孩子看看她古董般的藤籃和一只雄雞,感覺遇到了魔法世界的巫婆。
好不容易總算摸到了李敏家。這一路足足有好幾公里吧。
“李敏在家嗎?李敏在家嗎?”
她的喊聲在夜空中顯得特別鏗鏘有力,帶著舞臺腔,完全像一個老頭。
過了半晌,李敏下來了,臉蛋又是蒼白又是紅撲撲。
“先生,你怎么走來了?”剡劇界管老師叫先生,無論男女。
“我來看看你,你看我給你買了什么。”
“一只雞?先生你又破費了。”
“哈哈,這不是一只普通的雞,這是一只大公雞,它是先生的先生,是你的太先生!”楊瑞鳳說話時帶著職業(yè)性的舞臺夸張。
過了會兒,李敏的老公下來了,讓她們落座。看著楊瑞鳳忘情地給李敏講老生唱腔,他只能訕訕地退下。
楊瑞鳳帶著李敏發(fā)聲,只可惜公雞還不到報曉時分。她一邊自己親自示范,一邊叮囑李敏明晨早點起來,觀察公雞怎樣發(fā)聲。
“你看小小一只公雞,它的聲音這么飽滿,可傳數(shù)里。為什么你的聲音在舞臺上推送力不強?我們戲曲界有一句行話,叫字字送聽,你要好好練習。”
這一教就是三個小時,李敏的老公幾次下來又上去。終于,他耐不住了,說今晚就到這里吧,否則要累著楊老師了。
“不妨,不妨!”楊瑞鳳依然沉浸在舞臺上。
“你送送先生吧?!崩蠲魧瞎f。
送到半路,楊瑞鳳不再讓李敏老公送,說自己來得就去得,并教育不是剡劇中人的李敏老公多擔待,讓李敏多吃些,養(yǎng)胖些,才有力氣唱戲。
“楊老師,李敏她懷孕了,吃不下!”
“什么,李敏懷孕了?太早了吧……”楊瑞鳳想說說什么,終于咽下,“啊喲,那我應該送一只老母雞!”
這一晚,楊瑞鳳半夜進的門。
小區(qū)里有人聽到,凌晨兩三點,有公雞報曉。
雞 蛋
陳老先生現(xiàn)在一個人過活。他喜歡一邊聽戲一邊抿點小酒;沒菜時,煮一個雞蛋。
他年輕時喜歡剡劇,但現(xiàn)在不大聽了,要聽也聽本埠的山歌劇。
在自家陽臺上,他會拾掇拾掇花草。有幾盆蘭花,還是十多年前上山時掘來的。那時,他剛離婚。雖然,他一輩子都沒感到幸福過,但也沒打算離婚。好在,離婚后,他照樣過得優(yōu)哉游哉。
他老早就想買一本戲考,山歌劇的戲考。這種冷門書,一般書店里是沒有的,須得到市中心的新華書店。
他先在戲曲音像部找了幾出山歌劇。也瞥見了剡劇,好像回避著什么,就走過去了。
這時,他接到了兒子的電話。兒子問他身體可好,血壓有沒有升高。叮囑他到外面去,走路小心,別摔了。
“你放心。”他心里感到暖暖的,“你忙嗎,現(xiàn)在哪里?”
“我在醫(yī)院里。我媽摔斷了腿……”
“咋摔的?”他脫口而出。兒子說是去看她,她正在洗腳,聽到門鈴,沒擦干就踮著腳出來,結果滑倒了。
“這么一把年紀了,還是這么急……”他默然。照說,這與他沒什么關系了。
他依舊尋找山歌劇的戲考,可惜沒找到。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本《剡劇皇后王素琴回憶錄》,他本想撥過去,可還是忍不住拿了出來。封面是一張熟悉的照片,去北京開會時拍的。
開頭部分是彩頁,有王素琴跟領導和社會各界名人的合影。
他很吃力地看著目錄,看了一會,還是拿出了老花鏡。他發(fā)現(xiàn),有一小節(jié)還講到了私生活。這似乎讓他增添了興趣,他匆匆瀏覽了一遍,心不由得縮緊了,又翻回去重看了一下。他打算買下這本書。
他在等公交時,又拿出書來,沒看多久,車來了。他手忙腳亂整理書籍和碟片,差點掉了老花鏡。好在公交車上人不多,他很快找到了位子。坐上后,他有些發(fā)呆。車外,物影人影匆匆,越發(fā)使他感到眩暈。過往的生活,既遙遠又切近,紛紛涌來,不免讓人傷感。
要不要去看她,他心里還沒有定譜。
晚飯時分,他一個人默默地喝酒,沒開戲匣子。
王素琴的書,有一處讓他印象深刻。她說,她的婚姻是不幸的,丈夫是個自私的男人。如果盤子里有兩個剝好的雞蛋,他都要挑白的一個。為了解除婚姻上的痛苦,文革結束復出后,她還是選擇了離婚,雖然那時已六十歲了。
“生命從六十歲開始”。她說得很豪壯!
他呵呵了一下。這個男人,真是好有雅興,竟然琢磨著雞蛋哪個更白。
他喝得比往常略多了些。這酒有點后勁,站起來時,有些穩(wěn)不住自己。他在床邊坐了會,拿起話筒,撥通了兒子的電話:
“你媽出了本書,你知道嗎?”
“你看到了……”
“為兩個雞蛋哪個更白,她記恨了我一輩子!”
“我媽這個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就裝作沒看見好了。”
“我裝了一輩子孫子,到頭來,離婚十多年了,她還不放過我!”
“爸,你不要這樣說!”
他已經(jīng)不記得是哪兩個雞蛋讓他著迷,要挑選白的一個。她演戲歸來,要吃夜宵。有時沒東西吃了,就煮幾個雞蛋——那時雞蛋也是稀罕物兒。他替她剝好?!澳阋渤砸粋€。”他就隨便挑一個,是不是更白的一個呢?他也不知道??赡?,曾經(jīng)的確挑過更白的一個。那如果你吃了更白的一個,是不是也一樣自私呢?
這讓他不能釋懷,一直沒有睡著。
別看她舞臺上那么溫婉,“官人——”調(diào)子纏綿動人?;丶遥瑢λ麉s像切瓜。他喜歡剝著花生,喝點酒,她都看不順眼。
你北京開了會,就上了天?你滿墻獎狀,一跌跤,不照樣骨折?
可是,到了第二天,他還是決定去看她一趟,算是盡個禮數(shù)。
他拎了一籃雞蛋,這些雞蛋都是他一個個挑選過的,粉白粉白。他又買了兩樣水果。走到病房門口,就聽見了她的聲音,中氣十足,一會兒在說這個表演不確切,一會兒在說那個唱腔有點平。透過玻璃,看見許多學生圍著她,猶如眾星捧月,而被點到的學生尷尬地笑笑,做謙虛狀。
她似乎還在臨朝聽政。他站了好一會,突然不想再進去。
在門口,他默默地放下了雞蛋和水果。
責任編輯∕董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