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勁草
摘要:在教學內容上,學生對即興伴奏興趣濃厚,而對基本練習不感興趣,對鋼琴藝術史一無所知,每天為了應試而反復練習,造成大部分學生的理論修養(yǎng)不足、應用能力欠缺,很難適應新形勢下的基礎音樂教育。高師鋼琴課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改革將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鋼琴教學的藝術水平、科學水平和整體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關鍵詞:高師;鋼琴教學;教學內容;課程體系
一、新課程背景下高師鋼琴教學面臨的問題
以往的高師音樂專業(yè)鋼琴課過于重視個體專業(yè)技能的提高,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跨學科綜合理論知識的教授。新生入學后只對自己的主攻專業(yè)非常重視,而對音樂教育專業(yè)的鋼琴課學習不夠重視;在教學內容上,學生對即興伴奏興趣濃厚,而對基本練習不感興趣,對鋼琴藝術史一無所知,每天為了應試而反復練習,造成大部分學生的理論修養(yǎng)不足、應用能力欠缺,很難適應新形勢下的基礎音樂教育。為此,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必須“改革當前目標單一、過程僵化、公式機械的培養(yǎng)模式”。因此,我們只有在實踐中因材施教,方能正本清源,使教學逐步走上正軌。
新課程教學改革就是要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基礎上,“以人為本,以人的發(fā)展為本,注重培養(yǎng)學生能力”,即以個人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為根本,構建“終身學習音樂”的模式。這無疑為高師音樂教育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具體到實踐教學中,那就是通過學習構成音樂的基本要素,使大學生懂得理解和表現音樂的內涵,從而全面提高其音樂素質和文化藝術修養(yǎng)。要“使高師音樂教育徹底糾正以往重技輕文的偏差,實現其突出‘知識結構的辦學理念的回歸,從而符合基礎音樂教育‘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的美育教育宗旨。”
二、拓展教學內容
(一)增加“鋼琴教學法”這一重要教學內容
就高師鋼琴課程而言,“鋼琴教學法”內容的引入將在多個層面上起到積極作用。對于那些沒有鋼琴基礎的學生來說,“鋼琴教學法”將引導他們準確地把握鋼琴學習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識內容,并用以指導自己的鋼琴初級階段的學習。這將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習更有成效,也更有樂趣。
(二)增加“鋼琴藝術史與鋼琴作品賞析”的教學內容
鋼琴學習不僅只是一個技術訓練過程,學習鋼琴的學生應該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關知識。例如:鋼琴藝術史及鋼琴文獻及其研究資料;與鋼琴藝術的形成和發(fā)展密切關聯的歷史、社會、文化背景資料;作曲家及其風格、作品的介紹與分析資料;其它相關藝術如文學作品、美術作品資料;鋼琴演奏家的演奏錄音、錄像介紹與賞析資料;各種樂譜版本資料;各種相關的美學研究資料;等等。通過對這些資料的有機組織和介紹,可以使學生們在某種程度上突破鋼琴課程學時以及自身彈奏水平所帶來的限制,從而在更高的層面上對鋼琴藝術有一個更為廣泛和深入的了解,以進一步豐富自身的藝術底蘊,提高其整體的藝術素養(yǎng)。同時,這方面的教學內容也是對音樂史及音樂欣賞課程內容的有益補充,還可以促進學生對和聲、曲式等音樂理論課程的學習。
三、拓展課程體系
(一)采取多種授課方式并存的模式
為適應我國普及音樂教育的需要,傳統(tǒng)的“一對一”式的鋼琴教學已不適應發(fā)展趨勢,必須采取復合型教學形式,即采用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相結合的授課方式。集體課以年級為單位,主要講授教學中有共性的理論、鋼琴教育的基本知識和作曲家鋼琴作品的分析等。小組課可將程度相近的學生按初、中、高級組成三類學習小組,依人數的多少決定課時數,分別選擇相應的教材,教師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將教學法內容用于課堂實踐,引導學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個別課主要針對每個學生各自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門解決而開設,教師依據小組課回答情況輪流指定某人進行個別輔導。論文參考網。這就既解決了群體的共性問題,又解決了個體的個性問題,也解決了教師負擔過重的問題。
(二)靈活運用講座、公開課、座談、討論
另外還應舉辦多種講座形式,以自然班為單位,在不同時期針對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和普遍問題,采用適時的、靈活的教學方式即開放式專題講座的實踐,講解共同的基本知識理論,如鋼琴科學練琴法、伴奏基本知識、上臺心理素質訓練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論文參考網。通過復合型教學形式,既保證了宏觀教學規(guī)格的統(tǒng)一,又可減少重復勞動時間,增加師生授課的見面機會和學生上課的總時數,可及時發(fā)現、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又將各種教學內容相互交融,使學生受益更多,有利于培養(yǎng)出更多的合格師資。
(三)多媒體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多媒體走進課堂已成為新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是音樂發(fā)展的需要,在音樂教學中發(fā)揮了它強大的作用。尤其在鋼琴伴奏的教學中,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多方便,利用音樂軟件進行簡單的獨唱歌曲,合唱伴奏制作或者進行聯唱伴奏音樂、舞蹈音樂的剪輯,我們還可以把將要學習的視唱或節(jié)奏練習曲制作在電腦中,上課時利用電腦軟件將其用各種音色播放,這樣使音樂理論與實際音響聯系起來,使理論知識更為直觀,同時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傊?,利用電腦制作技術進行音樂教學可以大大提高上課效率。
四、結語
高師鋼琴課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改革將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鋼琴教學的藝術水平、科學水平和整體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同時,還能促進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科內部各課程之間的合理交叉與優(yōu)化整合,使我們的高師音樂專業(yè)鋼琴課教學工作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也更加符合21世紀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全面需求。
【參考文獻】
[1]約·霍夫曼.論鋼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魏廷格.鋼琴學習指南[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