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總是容易對枯燥的課堂內(nèi)容失去興趣。在我國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學好地理成為初中生的難題。初中地理以中國地理為主,講述的多是我國地形人文特點。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仍然不能提起興趣,這使得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學生的成績也不能如意。
【關鍵詞】初中地理 問題與困惑 措施 啟發(fā)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168-01
1.前言
在課程改革過程中,不少地理教材都改變了原來的黑白版本,采用彩色課本進行教學。很多情況下,地理都不被學校重視,這導致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并不以聽課為主,反而在地理課上學習其他學科,因此地理課處于若有若無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不利于學校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本文將分析初中地理課上老師遇到的困惑,并且針對這些困惑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
2.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困惑
2.1教材改版帶來不適應
隨著世界格局的不斷變化和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初中地理教材也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一方面,教材需要與時俱進;另一方面,課改的進程在不斷加快,因此導致初中地理課本不斷改版。由原來的黑白地理課本變成了彩色版本,教材中規(guī)定的重要內(nèi)容也不斷增加,教材內(nèi)容變換太快導致老師對教材不熟悉。改版后的教材重點難點區(qū)分不太清楚,這使得老師模棱兩可,無法掌握授課的尺度。對教材的不熟悉也容易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促使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下降。另外一些老師對地理教學中一些專業(yè)知識一知半解,容易誤導學生。
2.2學校教學設備落后
初中地理中的教材內(nèi)容通常都比較淺易,但是對于一些缺乏想象力的學生來說,不能很好地理解地圖的含義。地球儀和地圖通常是初中地理課程中所必須的。對于一些偏遠地方的學校來說,這些東西的缺乏使得原來難以理解的知識更加難懂。有些初中學校配備有投影儀,但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教學設備落后導致學生無法利用直觀的教學模具來充實自身的理解,只能從書本上或者老師所講授的內(nèi)容來對書本知識進行概括總結。過于枯燥的知識,加上沒有直觀性的模具,導致學生對地理的忽視態(tài)度也不斷加強,最后只是為了應付地理考試而只看教材而已。
2.3學校忽視地理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初中地理并不是升學考試的必要科目,這是國家政策規(guī)定的。由于初中地理的成績并不能計入升學考試成績中,因此導致很多學校多沒有很好地重視地理這門課程。學校的不重視導致老師上課時處于應付狀態(tài),不會認真進行備課和講授,很多重點難點知識都知識稍微提一下,并沒有進行深入講解,因此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地理成績也不斷下降。另外,在一些學校中,地理課通常是用來當做自習課,學校沒有安排好地理老師進行教學,這使得地理課成為語文數(shù)學之類課程的附屬課,或者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對于老師所布置的任務并不十分愿意主動完成,這使得老師上課的積極性下降,不利于課堂氣氛的形成。
2.4考試中出現(xiàn)更多難題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而不斷推進,地理考試的題目更加綜合化。為了提高學生對地理課程的理解,初中地理原本只是比較基礎的知識,然而近年來,不少地方的升學考試地理題目更加專業(yè)化。對于一些地理難點考試時更加深入,比如時區(qū)的計算和世界氣候的形成原因,這些考題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下,很多老師都無法利用自身的知識對學生進行疑難解答,影響了學生的地理理解能力。
3.對策和措施
3.1改變教學方式
比起講解,初中地理需要更加直觀的演示。因此老師可以采用“地圖化”教學,選用一些直觀圖片,結合地球儀和掛圖,對初中地理知識進行講解。對于一些重點難點,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利用直觀教具進行教學,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習的興趣,老師也能夠通過教具來補充本身所缺乏的知識。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老師可以利用電子地圖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以及利用啟發(fā)式教學模式來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3.2學校提高對地理的重視
學校應該提高對地理的重視程度,確保老師能夠利用每一堂地理課對學生進行教學。學校對地理的重視程度的提高,能夠促進學生對初中地理的重視。另外,學校在有條件的基礎上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推動課堂氣氛的形成,確保老師能夠和學生更加直接地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學校也可以了解學生對地理的看法,并且針對老師地理教學和學生地理學習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
3.3改進評價機制
初中地理可以作為升學考試中的一門課程,計入考試總成績。這種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堆地理的重視程度,加強對地理的學習,改變原有的忽視態(tài)度。改變評價機制,提高初中地理的地位,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推動老師對初中地理改變原來的態(tài)度。初中地理一旦作為主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會更多,因此老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水平,盡力為學生解決問題。
3.4創(chuàng)設地理情境,進行情感教學
老師應該在上課之前收集好地理資料,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地理情境,使學生能夠在認識的基礎上理解,并加以記憶,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老師需要利用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性進行情感教學,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能夠自主積極地學習地理。創(chuàng)設地理情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學生對地理課的重視,為升學考試打下基礎。
4.小結
在初中地理的授課教學中,老師必須能夠利用原有的專業(yè)知識對學生進行教學;學校可以增加資金投入,為地理教學提供便利;利用直觀性教具對學生進行輔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地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創(chuàng)設地理情境,幫助學生在樂趣中學習。與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學生對地理的看法,并且從中尋找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老師和學生互相學習,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為高考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軍政.鄉(xiāng)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0,26(3):12-13
[2]鄭繼輝.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效率[J].考試周刊,2012,(22):21-23
[3]陳雪梅.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合理運用地圖教學的意義和基本要求[J].才智,2011,(12):35-37
作者簡介:
楊清會(1984年12月),女,漢族,甘肅蘭州人,西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畢業(yè),本科學歷?,F(xiàn)任蘭州市六十六中教師,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地理教育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