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理財產品盛行。本文通過對比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和CDO,深入剖析我國銀行理財產品,指出理財產品目前的不足、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銀行理財產品 CDO
一、理財產品與CDO的對比
近年來我國理財產品進行的如火如荼。理財產品已經成為投資者重要的投資方式。各個銀行為了爭奪市場競相推出各式各樣的理財產品,并且互聯網也開始涉足個人理財,個人理財產品應接不暇。本文討論的主要是銀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是銀行推出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由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設計發(fā)行,將籌集到的客戶資金投向合同內約定好的方向,并且由投資者承擔相關的收益和風險。
從本質上說,理財產品是一種資產支持證券(ABS)。ABS是一種帶有債券性質的金融工具,通過基礎資產池產生的現金流或剩余權益來對投資者進行本息支付。理財產品通過籌集客戶資金投向基礎資產,再根據基礎資產池產生的現金流對客戶進行本息支付。在我國這個基礎資產主要包括利率、債券等。實際操作中,理財產品募集的資金大多流向了難以從正規(guī)銀行體系得到貸款的企業(yè)。而擔保債務憑證(CDO),作為ABS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標的資產主要是信貸資產或債券。因此我國的銀行理財產品更像是ABS中的CDO。但是二者之間又存在著不同。
首先對比下二者的流程。銀行設計發(fā)行一定規(guī)格的理財產品,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資金從投資者轉移至銀行,銀行對客戶的資金進行投資,投資的方向、期限和預期收益率等在簽訂的合同中已有所規(guī)定。銀行根據基礎資產池產生的現金流對投資者還本付息。而CDO按照基礎資產種類、證券化方法等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本文以現金型CDO為例。CDO的流程主要分為以下幾步:首先發(fā)起人將信貸資產組合銷售給特定目的載體(SPV),SPV根據該信貸資產組合未來產生的現金流為基礎發(fā)行各級CDO證券,主要包括優(yōu)先級、中間級和股權級。投資者購買各級CDO證券,資金從投資者轉移至SPV,SPV用獲得的資金支付之前購買信貸資產組合的價款。SPV再根據信貸資產組合產生的現金流對投資者還本付息。
圖1 銀行理財產品流程
圖2 現金型CDO流程
從參與主體角度,我國理財產品涉及的投資者以個人投資者為主。而CDO的投資者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包括保險公司、對沖基金等。從發(fā)行主體角度,我國理財產品主要是銀行或者銀行和信托合作設計發(fā)行。而CDO的發(fā)行主體實際上是由發(fā)起人設立的特殊目的載體,通常是一個空殼公司或者信托。發(fā)起人和SPV間進行了完全隔離,CDO的履約責任只能追溯到SPV。從信息披露角度,我國理財產品主要披露的信息包括產品期限、投資及收益幣種、產品類型等,對投資的基礎資產和實際投資收益等是高度不透明的。最后從收益風險角度,我國理財產品一般在發(fā)行時會設定預期收益率。而絕大多數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就等于預期收益率。若投資實際收益率低于預期收益率,在實際操作中投資遭受的損失一般會由銀行承擔,其中暗含了銀行擔保。而在CDO中,首先存在信用增強和流動性增強。CDO分級成優(yōu)先級、中間級和股權級,三個等級面臨不同的收益率與風險。優(yōu)先級的收益率和風險最低,股權級的收益率和風險最高。資產池產生的現金流首先向優(yōu)先級支付利息、再向中間級支付利息,若有剩余再向股權級支付利息。同時當資產池面臨損失時先由股權級持有人承擔,再依次由中間級和優(yōu)先級持有人承擔。這種信用增強大大優(yōu)化了CDO結構。
二、我國理財產品的問題與對策
我國理財產品增加了投資者的投資選擇,成為了重要的投資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其他市場的需求壓力。并且滿足了實體投資的需求,有利于金融機構確定投資方向。銀行控制了資金的使用權和流向,對產業(yè)政策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通過比較我們也可以發(fā)現我國的理財產品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理財產品的性質不明確并且信息披露不充分。我國的理財產品實際上是帶有權益性質的債務,具有固定期限,但是一般具有非固定收益。但是實際操作中絕大多數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又簡單等于預期收益率,理財產品就是一種變相的固定收益證券。在整個過程中,具體投資對象及其價值變化、實際收益率以及利潤分配等信息并未進行充分披露。并且理財產品募集的資金大多流向了難以從正規(guī)銀行體系得到貸款的企業(yè),比如地產開發(fā)商。目前還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監(jiān)管,投資者缺乏保護機制,其中隱含了巨大的信用風險。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對策。首先提高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程度。發(fā)行時明確說明理財產品性質和收益分配,公布資金具體投向,定期公告理財產品收益情況,減少信息不對稱。其次可以對理財產品分級,進行信用增強和流動性增強安排。最后繼續(xù)加強對理財產品的監(jiān)管。目前已經提出的將理財產品和具體資產聯系、不允許給理財產品提供擔?;蚧刭彸兄Z等規(guī)定在實際操作中實施效果不好。因此監(jiān)管機構需要繼續(xù)增大監(jiān)管政策的力度和廣度,嚴格規(guī)范理財產品市場。
參考文獻
[1]杜亞斌,顧海寧.影子銀行體系與金融危機[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01).
[2]張明.透視CDO:類型、構造、評級與市場[J].國際金融研究.2008(06).
[3]杜金富.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金融監(jiān)管研究.2013(02).
作者簡介:張竹君(1990-),女,漢族,南京大學商學院金融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