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萍
摘 要:通過不斷實踐和比較,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作用深入人心,這是其他的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多媒體;初中語文;優(yōu)勢
實踐證明,多媒體手段不但可以補充和提供海量的教學信息,而且能夠以其生動形象的演示功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成效的迅猛提升。只有充分認識多媒體手段并進行正確運用,才能最大化地發(fā)揮其對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
一、認識多媒體手段對教學活動的輔助和促進作用
首先,在新課導入時,多媒體手段有別于傳統(tǒng)的口語導入,運用形象化的展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語文教學活動奠定扎實的情感基礎。其次,多媒體可以補充豐富的課堂教學信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中,一般以掛圖和投影儀為主,遠遠不能滿足教學活動中對信息量的要求,而多媒體手段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為教學活動補充大量形象生動的教學信息,為語文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此外,多媒體可以營造相應的教學情境,有效地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例如,在閱讀《背影》一文時,筆者用《時間都去哪了》做為音樂背景,對教學活動的氛圍起到了烘托渲染的效果,也增強了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體驗和感悟。
二、正視多媒體手段在實施過程的誤區(qū)和不足
首先,濫用多媒體手段,會使教學活動缺乏針對性。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部分教師為了圖省事,過度地依賴網(wǎng)絡,忽視自己的實際教學狀況,直接復制和使用別人的教學方案,因為針對性不足,教學目標也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其次,套用多媒體手段,導致教學思維得不到拓展和發(fā)揮。也有一部分教師一味地套用優(yōu)秀的教學課件,雖然充分發(fā)揮了教學工作的現(xiàn)代化,但是長此以往,教師的教學思維受到限制,教學活動也會顯得單調(diào)無味,也難取得較大的發(fā)展。此外,頻繁使用多媒體手段,會干擾學生的注意力。在部分教師的心目中,多媒體手段的優(yōu)勢被無限放大,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能見縫插針地使用多媒體手段,這樣反而讓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無法靜下心來進行思考和探究活動,限制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調(diào)整多媒體手段在教學運用的頻率和契機
(1)提高教學針對性,理智借鑒教學信息。首先,教師應自行設計教案。教師應立足于教學實際,學習和借鑒一些成功的教學方案,并設計出最適合的教案,提升課堂教學活動的針對性,使其能夠有效開展。其次,教師應拓展教學思維?,F(xiàn)代化科學不斷進步,也加快了教學信息的交流和展示,教師可以下載成功的教學課件,在結(jié)合自身實際教學特點,對其進行加工和整改,促進教學活動能夠有序深入地開展。第三,教師應加強對教學素材的篩選。教師從網(wǎng)絡中搜集到較多的輔助資料,在科學地篩選后,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能夠提升教學素材的準確性,最大化地發(fā)揮多媒體的信息補充作用。
(2)提高教學輔助性,圍繞教學組成部分。首先,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新課程改革一再強調(diào),學生應充分掌握學習主動權(quán),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教學方案及教學課件等都應該圍繞這一學習主體來進行設計,特別是多媒體的運用。例如,在開展《蘇州園林》的教學時,許多學生都沒有去過蘇州,體會不到蘇州園林的魅力,雖然課文很形象地介紹了蘇州園林的特色,但是學生的腦海中仍然缺乏直觀感受。筆者運用多媒體手段突破空間的限制,將蘇州園林的專題片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學生對蘇州園林有了直觀的感受,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感悟也就更加深刻。多媒體手段的正確運用,才能最大化地發(fā)揮其輔助作用,促進語文教學成效的有效提升。其次,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才是教學的主導,多媒體手段只是服務于整個教學活動,因此,教師應以自己的教學設計為主,利用多媒體手段,借鑒成功的教學方案和課件設計,通過補充和完善,為自己的設計錦上添花,讓多媒體手段為教學活動的成功開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三,堅持以需為本。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時間一般為45分鐘,不能一味地使用多媒體手段,過度地強調(diào)現(xiàn)代化教學,忽略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思考、探究行為,反而降低了教學效果。只有按需使用,才能最大化地發(fā)揮多媒體的輔助促進作用。
(3)優(yōu)化教學合理性,遵循適度適量原則。首先,以輔助為原則。教師應在學生思維升華或是難點突破時,應用多媒體手段,才能有效地發(fā)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如果頻繁地使用多媒體手段,就會反客為主,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教學信息的普及上。其次,以精要為原則。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方式,但是不能依賴于這一手段,應在使用頻率上進行合理地限制,一般在一節(jié)課中使用次數(shù)不能超過2次為宜。如果頻繁使用,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反而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第三,以適宜為原則。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手段,需要講究一個適宜度,要想最大化地發(fā)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就只能在最適宜的環(huán)境下使用。例如,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以相應的影視內(nèi)容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升華學生的情感,更能與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時,教師搜集了相關(guān)的視頻資料在課堂中播放出來,學生在聲形并茂中情緒激昂,不但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思想上也受到了震撼和教育。
綜上所述,教師應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自身主導作用的基礎上,正視多媒體的使用,加強對多媒體的認識,遵循多媒體的使用原則,就能為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成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江蘇省邳州市八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