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華
【摘要】高中政治教學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素質(zhì),老師只有具有較高的道德素質(zhì),職業(yè)道德,扎實的專業(yè)多元化的知識和技能,切實把握科學的教學理論,實施靈活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將政治課堂上得有趣生動,收到最大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答疑解惑 多元化 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072-02
高中政治教學內(nèi)容抽象,學生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失去興趣,這樣就會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從而就達不到政治教學的目的。教學效果的好壞決定因素在于教師。作為一名高中政治老師,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必須具備哪些素質(zhì)呢?
一、具有較高的道德素質(zhì)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政治老師作為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路人,不僅要向?qū)W生傳道,授業(yè),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做學生的引路人,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和健全的人格。教師的思想品德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加里寧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某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這學生。”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政治老師,首先必須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具備較高的道德素質(zhì)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竭盡全力,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和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勇于奉獻。
思想政治課程的根本要求是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的教育。作為一名高中政治老師,應該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比如“怎樣看待黨內(nèi)腐敗"這一問題,有的同學認為,“天下烏鴉一般黑”,從上到下黨員干部沒一個不腐敗,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把問題絕對化,片面化。如果不及時加以正確引導,后果不堪設想,他們走向社會,要不對腐敗現(xiàn)象麻木不仁,無動于衷;要不對腐敗現(xiàn)象趨之若鶩,自己也成為腐敗者。作為一名高中政治老師,應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全面的觀點幫助學生辯證的分析腐敗現(xiàn)象。腐敗從古至今任何國家都存在,它是私有制的產(chǎn)物。一些黨員干部由于西方享樂主義思想的侵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了。腐敗現(xiàn)象會危及到黨和國家的安危。所以國家不能聽之任之。“老虎,蒼蠅都要打”,隨著宋林,申維辰,冀文林等省部級高官的落馬,表明了黨和國家的反腐力度和決心。同時還得向?qū)W生分析,黨內(nèi)還不斷涌現(xiàn)出龔全珍,方俊明等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道德模范,他們?nèi)娜鉃槿嗣穹?,這是主流,腐敗只是少部分人,是支流。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全面地認識腐敗,堅定與腐敗作斗爭的信心。
二、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教育理論及能力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如果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專業(yè),他就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作為高中政治老師,要有相關的政治專業(yè)知識,要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等相關的理論基礎,還要精通高中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學生活及國際選修這些教材的基礎知識,以課本為基點,博覽群書,吸收新信息,理論結(jié)合實際,深入淺出地,適度地跨學科地向?qū)W生傳授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教育理論和能力是指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知識,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自如運用。作為一名高中政治老師,要充分地了解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政治教學質(zhì)量。另外,也必須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zhì),比如課堂上遇到突發(fā)事件,如果心理素質(zhì)不好,就容易發(fā)脾氣,沖動地處理問題,教學過程與秩序會受到嚴重干擾,對學生和老師都不利。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政治老師必須具備教育理論和能力。
三、要有多元化的專長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學綜合化,一體化的趨勢日漸明顯。只掌握本學科知識,不觸類旁通,只能做只井底之蛙。這就要求老師的知識結(jié)構(gòu)是復合型的。根據(jù)高中政治教材,高中哲學生活往往會用成語,古詩,俗語,文言文作為命題的素材,這些題目首先必須弄清楚成語,古詩,俗語,文言文的意思。所以作為政治老師必須有一定的語文知識的儲備,否則不能向?qū)W生講清楚講透徹。高中經(jīng)濟生活在有關“價值量”“匯率”等知識點出題時,往往會出現(xiàn)計算題,這就要求政治老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數(shù)學知識。另外,政史不分家。政治老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這樣才能講透經(jīng)濟生活中經(jīng)濟體制改革和政治生活中的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長。另外,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高中政治老師還必須具備計算機基礎知識。
在新形勢下,高中政治老師面臨的對象—學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現(xiàn)代中學生自我意識,主體性在不斷增強,他們的交往面廣,獲得知識的途徑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作為高中政治老師,必須拓寬知識面,重新塑造自己,利用課余積累各方面的知識,博學多才,才能解決學生提出的實際問題,博得學生的信賴。
四、要有靈活、獨特、科學的教學方法
再好的學生,再好的老師,再好的教材、講義,如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采取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也難以實現(xiàn)教育教學目標,而事實上,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的學生,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只有教育者切實領悟各種教學方法的特點,適用的對象和條件,以及應注意的問題,才能使具體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起到應有的作用。高中政治學科的內(nèi)在特點,理論性與實踐性并存,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學實踐中采用靈活科學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俗話說得好“教無定法”,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可以使用參觀法,為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教育者可以使用談話法等等。教學方法不僅種類繁多,也極大的富有彈性和張力,固守幾種教學方法是可能在教學中起到好的教學效果,實施有效性課堂教學。
作為一名高中政治老師,要適應學習型社會,就必須“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扎實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探索教學方法的新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滬主編.北京師大附中[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課程教材研究所編.課程教材改革之路[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林崇德.基礎教育改革心理學研究30年[J]. 教育研究. 2009(04)
[4] 吳亮奎.新課程改革的概念辨誤與現(xiàn)實審視[J]. 教育科學研究. 2009(04)
[5] 賀小練. 奏響和諧之音 促成高效課堂——淺析政治課師生真實情感的投入[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