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班化教學模式適應了時代發(fā)展和我國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一些學科進行小班化教學具有實踐意義。本文分析小班化教學的概念,并探討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小班化教學的重要意義,最后歸納了高中英語教師在小班化教學中應該承擔的各種關鍵角色。
【關鍵詞】小班化 高中英語 教師角色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2-0087-02
一、小班化教學
近年來,小班化教學正在從深度和廣度上不斷推進,可以說這是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小班化教學通過縮減班級學生規(guī)模,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組織方式而形成的一種適應時代需要的教育教學形式。小班化教學的根本宗旨是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fā)展,讓學生充分享受各種教育資源,真正成為課堂中的主角,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潛能,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傊?,小班化教學適應了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它追求教育的精細化與個性化,具有傳統(tǒng)大班教學所不具有的優(yōu)越性。因此,在一些相關學科推進小班化教學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
二、小班化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的應用
小班化教學立足于對“人”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的個性與需求,努力給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小班化教學模式強調課堂中的師生互動與情境交際,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互助的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高中英語教學一方面重視學生對語言技能的實際應用,另一方面又必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班化教學模式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因此,把小班化教學模式引入高中英語課堂有其迫切的必要性。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創(chuàng)立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小班化教學模式為學生進行建構主義學習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要素,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引入小班化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小班化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鍛煉英語口語的積極性。與傳統(tǒng)班級相比,小班化模式下班級學生人數(shù)較少,教師有充裕的課堂時間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通過師生互動激發(fā)并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自信,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在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個難點是英語口語,學生學了多年英語卻無法與英語國家的人進行簡單的交流。實施小班化教學,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將顯著增多,學生會有更多鍛煉英語口語的機會,從而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其次,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小班化教學模式能夠兼顧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全面發(fā)展。小班化教學模式能夠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設有針對性的學習情境和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建構所學新知識的意義,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此外,教師不應只關心學生對新知識的習得,更應該注重學生健全性格的發(fā)展。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小班化教學以靈活性和針對性為特點,能夠關注到每個學生的情感需求,充分開發(fā)每個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認知與情感兩方面的協(xié)調發(fā)展。
三、小班化教學模式下高中英語教師角色
小班化教學模式將成為未來英語教學的一種重要教學模式,開展小班化教學首先需要建設一支專業(yè)的教師隊伍。眾所周知,我國的小班化教學剛剛興起,許多高中英語教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缺乏足夠的認識,仍然無法滿足小班化教學的需要。因此,從事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認識,進一步領悟在小班化教學模式下高中英語教師需要承擔的角色。
不同的教學理念賦予教師不同的角色,小班化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偟膩碚f,為了適應小班化教學模式,合格的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承擔五種角色,即語言教學者、課程設計者、合作者、教學研究者、測試與評估者。
(一) 語言教學者
高中英語教學在本質上仍然是一種語言教學,所以,合格的英語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名優(yōu)秀的語言教學者。作為一名語言教學者, 高中英語教師必需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如備課、組織教學和課堂管理等基本技能。小班化教學模式還要求教師及時更新教學理念,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進行教學。只有教師具備了良好的教學能力,才能使學生順利地建構新知識。此外,一個合格的高中英語教師應該了解小班化教學模式的特點,學會如何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學的優(yōu)勢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所以,高中英語教師只有主動領悟小班化教學理念,并將之應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才能勝任語言教學者這一角色。
(二)課程設計者
與普通教師相比,采用小班化教學模式的教師不僅要承擔教學任務,還應該承擔編寫教材和設計課程的任務。小班化教學重視學生作為獨立個體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作用,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以學生為主體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課堂體驗語言學習的樂趣,體會英語語言文化的魅力。小班化教學的特色在于其使用的教材內容大多選自真實的語料。教材盡量保留原文中出現(xiàn)的詞匯和句子結構,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中通過體驗、獨立探究和合作學習等方式來開展他們的學習。
小班化教學具有鮮明的目的性,編寫教材和設計課程都應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在編寫教材和設計課程時必須首先分析學生的需要。小班化教師必須了解學生需要哪些語言知識和技能,分析學生將來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交際情景,包括社會文化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以及特定環(huán)境可能給學習者帶來的特定心理狀態(tài)等。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才能編寫出適合學習者的教材,制定出恰當?shù)慕虒W計劃。
(三)合作者
作為合作者,高中英語教師既是其他教師的合作伙伴,也是學生的合作伙伴。小班化教學強調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因此,采用小班化教學模式的教師應積極與學生合作,了解他們的學習需要,調動學生之間的和諧互動,使學生由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在合作中共同達到教學目標??梢哉f,以小班化教師與學習者雙方相互合作為基礎的教學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相互合作,高中英語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優(yōu)化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結構,從而為小班化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要提高小班化教學的質量,高中英語教師必須主動與其他教師、學生進行合作,而且這種合作應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四)教學研究者
在小班化教學理念中,教師不僅應該是一名優(yōu)秀的講師,而且應該是一名能夠進行獨立研究的教學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高中英語教師必須學會將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通過開展行動研究解決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行動研究是指教師本人針對自己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開展課堂調查,進行系統(tǒng)的反思性研究,其目的在于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理解和認識。為了適應小班化教學的需要,高中英語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科研和創(chuàng)新精神,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使自己的教學研究服務于教學實踐??梢哉f,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反過來,教師開展行動研究又發(fā)展了原有的教學理論。因此,教學與研究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五)測試與評估者
教學評估是小班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陀^、準確的評估體系對于實現(xiàn)課程目標至關重要。它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jù),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作為教材編寫者、課程設計者和課程教授者,教師無疑是評估學生小班化學習效果的最佳人選。由于多數(shù)高中目前還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小班化教學評估體系,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探索合適的評估方法。比如,在設計測試題時,把客觀性測試與主觀性測試結合起來,適當增加主觀性測試的比例,以便有效地評估學生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適度增加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權重,盡量使評估結果能夠反映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班化教學是我國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是未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保障。但是,由于缺乏優(yōu)秀的小班化教師,我國的小班化教學仍處在起步階段,教學效果尚不能令人滿意。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小班化教學理念賦予了高中英語教師多種角色,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從事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師應該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綜合素質,努力完成在小班化教學中所擔負的各項使命。只有廣大高中英語教師認識到自己在小班化教學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并將其視為自我完善的目標,才能切實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Chambers,F(xiàn).A re-evaluation of needs analysis[J].ESP Journal,1980(1):125-133
[2]傅建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途徑與方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高忠.小班化教育對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的挑戰(zhàn)與應對策略[J].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2):66-69
[4]郭超.風格與模式:英語小班化教學的研究與思考[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2(4):47-49
[5]黃營.小班化高中英語教學可行性分析[J].語數(shù)外學習,2013(6):18
[6]龍石軍.小班化教學對教師教學能力素質提出的新要求[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7):122
作者簡介:
王東山(1986-),男,河南延津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