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成祥
摘要: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幸福?!敝逃覟跎晁够倪@句話,道破了教育的真諦。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構建幸福課堂,讓學生真正“動”起來,使他們成為快樂學習的主人,感受到學習的幸福。
關鍵詞:小學數學 幸福課堂 快樂學習
教育以幸福為目的,教育者以受教育者之幸福而幸福。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幸福,不能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犧牲這種幸福,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幸福教育的關鍵是幸福課堂。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課堂呢?我想,幸福的課堂應該是和諧、融洽的,機靈、開放、互動的,充滿知識性、趣味性,又能讓學生體驗到自己存在價值的課堂。如何構建幸福的課堂,讓學生在愉悅快樂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呢?
一、幸福的課堂文化是幸福課堂的基礎
1.關愛學生是打開學生心靈的一把鑰匙,在教學活動中,落實教學民主,創(chuàng)設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師氛圍是創(chuàng)建幸福課堂的前提。民主的課堂教學,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狀態(tài),學生的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張揚,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地發(fā)揮。如果課堂上師生關系和諧、民主,那么學生就會主動積極熱心參與教學活動,認真思考問題,探尋問題的答案,踴躍回答教師的提問。
2.創(chuàng)設“心理安全”的課堂環(huán)境,是構建幸福課堂要素。羅杰斯認為,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只有是他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優(yōu)表現和發(fā)展。幸福課堂首先應該是具有安全感的,是沒有體罰、沒有傷害、沒有暴力、沒有恐嚇、沒有諷刺的課堂。老師慈愛如父母,同學友愛如兄弟,教學的文化氛圍是友善的、包容的、體貼的、支持的,學生置身其中不用擔心會受到攻擊、挖苦和貶損。學生如同在家一樣心情舒暢,充分感受身體的安全和心靈的安全。同時,幸福課堂應該是自由的。自由是學生個體生命發(fā)展的基礎和條件。學生的學習不是一種外在的過程,而是一種內在的交流、對話、質疑、反思以及達成新見解的過程,這個過程就其實質來說,是自覺、自愿和自由的,任何外在的強迫都無助于啟動和維持這一過程。從這一角度來說,真正的學習,應該是自由的學習,只有學生心靈的自由舒展,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幸福課堂。
二、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實施幸福課堂的關鍵
學生的主動學習、自主學習不是一種學習形式或者方式,而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一種精神狀態(tài)。毛主席這樣說人的變化:“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學生的自主學習有以下特征:一是學生的學習活動是能動的。學生有選擇學習目標的權利。果一個學生能給自己設置富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同時又能夠對自己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充分的認識,能夠忍受實現目標過程中的失敗和挫折,能積極主動、自覺地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而不是在壓力和要求下被動地完成學習任務。二是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獨立有效的。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將增強學習自信;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和目標后具有強烈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三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是相對的。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向老師和同學求助,懂得利用集體的力量或者借助他人的力量解決問題特別是在自己處于思維瓶頸時,聽老師怎樣突破或者同學的提醒,有一種豁然開朗、醍醐灌頂的感覺,實質上它已經得到學習活動中最大的愉悅感。
三、前置性學習是幸福學習的起點
之所以要學生進行前置學習,是因為要讓每個孩子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進行學習,為了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課外的充分研究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它可以讓課內的學習更具深入,課內的交流更具寬泛。老師在布置前置性作業(yè)時,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起點,使學生產生興趣,樂于接受。教師可根據每個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性布置,數學一般新授課和復習整理課比較適宜布 置前置性作業(yè);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知識及年齡特點,選擇課前和課中相結合的前置性作業(yè)形式。教師的教是以學(學生已有的思考基礎和知識基礎)來確定教的內容和教的形式,這樣可以更好地為學生的學服務。優(yōu)質的前置性作業(yè)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從而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它給我們的課堂,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讓學生們更自信,最大程度地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也給我們的課堂帶來學習樂趣。
四、構建互動、交流的課堂,讓學生體驗幸福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毙〗M合作學習更有利于后進生獲取知識和技能。合作的價值就在于通過合作實現學生間的優(yōu)勢互補,因此,教學中要抓住最有利的時機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當學生感到獨立思考出現障礙時,解決問題方法多樣時,知識需要拓展時,憑一個人的力量難以很好的完成任務時,最能激發(fā)起學生合作學習的欲望,這就是最佳合作契機。從小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習慣,必將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共享、共進,實現交流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讓學生幸福地學習,就要從課堂入手,構建“小組自主互助學習”的課堂。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師生共同活動、生生互助、合作完成學習目標。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探索,自己驗證,自己展示;看到的是“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檢查學生”的自主互助式學習的場景。學生的參與度高了,積極了,活躍了,課堂上看到的是一張張幸福的笑臉,學生的心理體驗應該是幸福的。
五、增強學習自信,感受成功帶來的幸福體驗
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對激發(fā)自我發(fā)展和學習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一個學生由于自我獲得了成功,就得到了積極向上的成功的情感的體驗,那么它隨之而來產生主動學習內驅力,而個人內驅力的作用產生的效果是其他任何外部條件無法比擬的。因此,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就是不斷增強學生主動學習和發(fā)展的內因,因為只有內因是事物發(fā)展和變化的依據。所以,教育的過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學生不斷獲得學習的成功感。
教師要給每一位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成功的機會。比如,讀題時有意的請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的學生讀,有板書時請能寫一手漂亮粉筆字的學生寫,并有針對性的及時表揚,使他們感受自己在班級中的價值,總之讓每個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這不正是我們要追求的幸福課堂嗎?
再如,有些平時成績較差的學生,雖然解決的是簡單問題,卻因自己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而激動大叫起來,“我做對啦!”“我做對啦!”進而重燃學好數學的熱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充分肯定學生的一點一滴成績,使學生對自己的成績有一種獨特的成功體驗。這樣才能使學生保持積極學習,樂于探索的熱情,進而快樂學習、體驗幸福。
幸福是一種追求,幸福是一種意識,幸福是一種渴望,幸福是一種信念。只要我們在心里點亮幸福課堂的燈,用嶄新的理念,飽滿的激情,無窮的智慧,去耕耘我們的課堂,幸福課堂就成為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