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婭
2013年8月15日,夜已深,榮昌縣某小區(qū),萬籟俱寂。
檢察官潘朗正準備睡下,手機卻突然震動起來。
“老潘,我睡不著,我還是沒有收到道歉……”電話里的聲音充滿焦慮感。
“老段,快樂比什么都重要,你不能老是糾結(jié)這些。你都已經(jīng)這個年紀了,快樂開心地過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你要是過得不開心,我也就不開心?!?/p>
“那好那好,我不糾結(jié)了,老潘,你睡吧。也是好久沒給你打電話了,每次給你打了電話我都覺得安心?!?/p>
放下電話,已近零點,潘朗搖了搖頭。
“明天一定要再勸勸這個段大富,這么糾結(jié)可不行?!被氐脚P室,潘朗心里一直想著老段的事,很久才睡。
心結(jié)
2012年7月12日,榮昌吳家鎮(zhèn),居民段大富第一次撥通潘朗的電話。
“請問,你是檢察院民行科的潘科長么?”
“我就是,你好,請問你有什么事?”聽得出電話那頭的焦慮感,潘朗把語速放得很慢。
這種陌生電話,潘朗幾乎每天都要接上幾個。他喜歡用自己的手機聯(lián)系群眾,十多年沒換過號,一傳十,十傳百,榮昌很多人都知道了他的號碼。
聽到潘朗語氣中的關切,老段如“竹筒倒豆子”般地說出自己的情況。
2005年,吳家鎮(zhèn)供電所認定段大富有偷電行為,收取他8500元竊電費和違約金。段大富不服提起訴訟,法院一審和二審均駁回上訴。
“我一個退休工人,咋個會偷電?罰點錢不是問題,這關系到我的名聲。我都已經(jīng)申訴了七年,聽別人介紹來找到你,希望你能受理我的案件?!蹦杲?0歲的段大富很是激動。
“老段,你有時間的話,來找我一趟,或者我去找你也可以,我再詳細了解一下情況?!迸死事牭煤苷J真,答復得也很誠懇。
“這次我肯定會申訴成功,老潘這人真的和你們說的一樣,一點架子都沒得,聽他說的那話,我就放心?!倍未蟾环耆司驼f,他感覺到這個老潘“不一樣”。
用心
2012年7月12日,晚上10點,潘朗還未入睡。
段大富反映的情況一直在他的腦中回放。
“我必須抓緊,既然答應了別個,就一定要做好。”這是潘朗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
“師傅不寫什么工作計劃,但是他頭天在床上躺著的時候,都要把第二天要干的事詳細地預演一遍?!睒s昌縣人民檢察院的小李來到單位后就一直跟著潘朗。
因為這,潘朗的睡眠一直不好。
第二天,來到單位,潘朗通過電話咨詢相關情況后,首先從查閱電力部門的相關規(guī)定開始。
“我們這個職業(yè),經(jīng)常接觸到的案件,所涉及的領域并不是我們所熟悉的,這就需要我們從零開始學習?!迸死收f。
潘朗的檢察官之路也是從零開始,36歲之前他還是一名軍人。
訊問、取證、作筆錄,以及什么是“犯罪構(gòu)成要件”,什么是“追訴時效”……36歲的潘朗從頭開始學習。
“老潘硬是從零開始把自己培養(yǎng)成了一個法律素養(yǎng)深厚的檢察官?!睒s昌縣檢察院檢察長田遠未說。
50歲的潘朗,一邊翻閱枯燥的相關規(guī)定,一邊對照相關法律條文,還經(jīng)常親自找到段大富了解相關情況。
2012年9月,潘朗打通老段電話。
“老段,經(jīng)過和法院以及供電部門溝通,由于當年的用電檢查人員沒有執(zhí)法主體資格,供電部門將全額返還你的竊電費和違約金?!?/p>
“真的啊,老潘,太謝謝了你,太謝謝你了。”段大富非常激動。
現(xiàn)在,潘朗的辦公室內(nèi)掛著段大富想方設法送來的錦旗,上面寫著“人民有了好檢察、安居樂業(yè)永無憂”。這樣的錦旗,旁邊還有很多。
“這些錦旗,真不是你能擋住的,送一次不收,他就送兩次,真是逼得你沒法拒絕?!比罕姷臒崆樽屌死视行┗炭?。
一面錦旗就是一個動人的故事,其實還有很多錦旗之外的故事。
2012年10月,潘朗陸續(xù)接到榮昌縣路孔鎮(zhèn)玉鼎村一些村民的電話,反映某公司拖欠勞務費。
潘朗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公司并不是故意拖欠勞務費,而是資金周轉(zhuǎn)不靈,于是在向公司負責人釋法說理的同時,積極想辦法幫助公司解決難題。
經(jīng)過榮昌縣檢察院、榮昌縣法律援助中心的協(xié)調(diào),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訴前和解。491位農(nóng)民工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就要回了自己的工資。
“兄弟姐妹們,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受雇,只是口頭上的約定,很容易吃虧喲!”案子雖然結(jié)了,潘朗卻成了“婆婆嘴”,只要碰到前來辦案的農(nóng)民工就會說。
“老潘是個和我們?nèi)罕娊恍牡娜耍睦锵胫覀?,才會這么熱心地幫我們辦事啊。”較真的老段,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信任潘朗。
開心
2013年8月16日,潘朗早早來到單位,第一件事就是撥通段大富的電話。
“老段,你要想到,別人全額退還你的錢,這件事已經(jīng)表明了歉意?!?/p>
“我就是心里有點堵,找你說說,現(xiàn)在沒啥子事了?!?/p>
“你馬上都70歲了,一定要把心放寬些?!?/p>
“要得,要得,我再不為這事糾結(jié)了,你就放心吧?!?/p>
聽到這句話,潘朗才算放心地掛掉電話。
“很多時候,案件的結(jié)束不代表工作的結(jié)束。”潘朗說。
2009年,榮昌縣某煤業(yè)公司發(fā)生股權(quán)糾紛案件,大股東和小股東之間,不時發(fā)生沖突,公司幾度停產(chǎn)。
這個案子由潘朗接手,經(jīng)過19個日夜的審查,發(fā)現(xiàn)原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確有錯誤。
結(jié)論倒是出來了,可一紙硬邦邦的判決很難達到“案結(jié)、事了、人和”的目的,潘朗準備對大小股東進行調(diào)解。
“我就算賠,也不和解?!眰€別大股東仍是憤憤然。
“人不能這么自私!別人不快樂,你就快樂了嗎?”潘朗苦口婆心。
“我們按照法律來解決,你還管啥?”大股東還是嘴硬。
“我就圖個大家都開開心心?!迸死矢忻岸嗳眨曇羲粏?。
“和解,和解?!背聊季茫蠊蓶|終于松口。
經(jīng)過八個月的努力,大小股東達成和解。如今,該公司已成為全縣納稅大戶。
“看到群眾開心,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潘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