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二艷
摘 要:2011——2012年度,宮斗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入觀眾的視野,也在受眾中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宮斗劇雖以其鮮明的人物形象、激烈的矛盾沖突、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為觀眾所喜愛。其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離不開各種懸念的設置,本文結合熱播宮斗劇以及電視劇理論,來研究宮斗劇中的懸念。
關鍵詞:宮斗?。粦夷钤O置
[中圖分類號]:I2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0--02
懸念是一種影視劇創(chuàng)作的藝術技巧。在姚扣銀的《電視劇寫作概論》中提及懸念的內涵:“懸念,是通過對劇情做懸而未決和結局難料的安排,已引起觀眾急欲知其結果的迫切期待心理的一種編劇技巧?!?1也有人將懸念稱之為“懸置”是指“將觀眾急于知道的事實有意遮掩起來,放下不提,從而造成接受上的好奇心、期待感?!蓖跣恼Z教授在《希區(qū)柯克與懸念》一書給“懸念”下過定義:“所謂懸念,主要是指編導利用觀眾對故事發(fā)展和人物命運的關切與期待心理,在劇中設置懸而未決的矛盾沖突,進而引起觀眾的持續(xù)關注,并急切期待解決的后果,以便吸引和集中觀眾的注意力和觀賞興趣,誘導觀眾迅速進入劇情,在觀賞過程中享受審美快感”2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學者對懸念的定義各抒己見,對懸念的分類也各不相同,在此,我們借用大多數(shù)學者認同的懸念分類:一是按照懸念所處在電視劇中的位置,即分為主導性懸念和枝節(jié)性懸念;二是按照懸念的性質分類,即信息懸念和自然懸念。
一、主導性懸念和枝節(jié)性懸念
所謂主導性懸念是指指對電視劇的劇情發(fā)展起著主導性的決定作用,推動電視劇敘事的懸念。2006年宮斗劇《大清后宮之還君明珠》,第一集便設置了貫穿全劇的主導性懸念——全妃繡心的失蹤與安雪臣的身世之謎?!洞笄搴髮m之還君明珠》以歷史上著名的“癸酉之變”開始,嘉慶皇帝聞訊逃往熱河,留太子監(jiān)國。太子的側福晉鈕祜祿·繡心為了救自己的丈夫脫險,自己卻被天理教所俘。幾年后,道光皇帝一紙文書,下令尋找自己失散的側福晉,這幾年繡心到底做了什么事,為什么遲遲不與道光皇帝相見?時值秀女進宮,秀女西林春與江蘇按察使安聘遠之子安雪臣相遇,兩人會發(fā)生怎樣的情感糾葛?安雪臣第一次見到全妃,為何會表情異樣?觀眾會帶著這種種疑竇繼續(xù)關注劇情,直到這些謎底解開。2009年熱播的《美人心計》也是如此。女主人公杜云汐因其聰明美貌被呂后看中,更名為竇漪房,以賜婚為名派往代國監(jiān)視劉恒母子。竇漪房作為細作來到代國之后,發(fā)現(xiàn)這里的環(huán)境危機重重,劉恒誓要捉住呂后派來的奸細,但是劉恒與竇漪房之間又漸生情愫,此時,觀眾們就會開始擔憂,劉恒會不會發(fā)現(xiàn)竇漪房的真實身份呢?這個懸念一直貫穿全劇,直到劉恒死去也沒有最終揭開這個謎底。
枝節(jié)性懸念是指處在敘事的局部位置,是由敘事主干上衍生出來的枝杈性懸念。一般來說,主導性懸念只有一個,而為了劇情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枝節(jié)性懸念可以設置多個。還是《美人心計》為例。劉恒為了查出呂后派來的細作,設計以青寧皇后(呂后的細作)為誘餌,夜晚劉恒與母親一起下棋,忽然士兵來報,說“大魚”已經上鉤。劉恒開始捉拿奸細。此時,竇漪房與自己的心腹雪鳶都在青寧皇后的住處,表明自己的身份,商議如何把消息傳到呂太后的手中。在這萬分緊急之際,青寧皇后帶著一名誤打誤撞的玉夫人(劉恒的嬪妃)來到劉恒面前,說出自己與身邊的玉夫人是呂后派來的細作,而被劉恒的母親亂箭射死,竇漪房與雪鳶有了脫身的機會并安然回到自己的住處。在《美人心計》、《大清后宮》、《甄嬛傳》等熱播宮斗劇中,大都會設置嬪妃隱藏秘密——皇帝心生疑竇——皇帝頻頻試探——嬪妃機智處理——皇帝疑惑釋然的模式,而這樣一種模式往往是由主導的故事情節(jié)引申出來,處于整個電視劇劇情中的附屬地位,并與主導的故事情節(jié)相輔相成,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編劇設置這樣的枝節(jié)性懸念,不僅僅能使劇情更加盤根交錯,而且能使宮斗劇的內容更加充實,不至于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從而激發(fā)觀眾的持久的觀影熱情。
二、信息懸念和自然懸念
希區(qū)柯克認為,根據(jù)懸念性質不同,可將懸念分為信息懸念和自然懸念。信息懸念是指觀眾觀看影視作品時,通過影視作品所獲得信息量遠遠大于影視劇中的人物所知道的信息量,兩者之間存在一個落差,在這種情況下,觀眾會為劇中的人物而擔心緊張的心理的懸念形式。在觀看電視劇時,由于受眾是處于旁觀者的視角,對劇情的走向一目了然,而劇中的人物卻一無所知,即希區(qū)柯克所說的“一切不能瞞住觀眾”。尤其是當主人公處于這種危險的狀態(tài)中,觀眾更容易被這種劇情所牽引。《金枝欲孽》中,宮女安茜為了復仇而成為皇帝的妃子,與她情同姐妹的玉瑩不明原因與其決裂。此時,安茜、玉瑩與爾淳在宮中三足鼎立,明爭暗斗。玉瑩痛下決心,一定要先除安茜,后除爾淳,于是她寫信給愛慕自己的孫太醫(yī)出來相見,并把這件事告知愛慕孫太醫(yī)的爾淳與心中還有正義感的安茜以及掌管后宮的皇后。晚上,孫太醫(yī)按時赴約,皇后派人捉奸。當觀眾看到這里時,便會自然而然的為心地善良的孫太醫(yī)擔心,害怕爾淳或者安茜前去赴約。這是編導有意設置的信息懸念來吸引觀眾的興趣。
自然懸念是指在電影屏幕上能夠自然給予觀眾恐懼感的東西,并且不用任何解釋全靠觀眾的自我感覺就可以體會到的懸念。希區(qū)柯克認為“我可以發(fā)揮的更遠——在舊有的爆炸戲中,除了知道隨時可能爆炸這點外,你還可以引進一群強盜,他們圍桌而坐,或者一群壞蛋……但即使在這種場合,我也不認為觀眾會說:‘啊,太好了,他們都被炸的血肉橫飛。觀眾反倒會說:‘留神呀,有一枚炸彈。”3因此,我們可以看出,觀眾對炸彈的恐懼心理比對人物的愛憎分明的心理更強烈。所以人們對自然界的一些東西有著與生俱來的恐懼感,如果把這些東西運用到影視劇中,毫無疑問會給觀眾帶來恐懼感。所以在影視劇中導演常常利用炸彈、尸體、墳墓等物體來制造懸念。在宮斗劇中,也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懸念設置。比如,在《甄嬛傳》中,甄嬛剛入宮中,就看到了被華妃害死投尸井中的宮女;夏常在因出言不遜而被華妃打殘雙腿;余氏死后,甄嬛借余氏之死裝神弄鬼,以收集華妃罪證;在《金枝欲孽》中,太監(jiān)從廢棄多年的枯井中打撈出一副白骨;在《唐宮美人天下》中,也常常出現(xiàn)鬼、狐的形象。這些令人心生恐懼的元素再加上恐怖的背景音樂,給人呈現(xiàn)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但正是這些恐怖的自然懸念引領著觀眾一步步地走下去,直到這些謎底的最終揭開,觀眾內心才得到釋然。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懸念是構建情節(jié)和講述故事的重要元素,它的魅力人所共知。無論采用以上哪種懸念機制,宮斗題材電視劇無非是想在紛繁復雜的故事中營造出眾多輸贏難測、生死未卜的精彩懸念,以此在跌宕起伏的敘事過程中激發(fā)受眾酣暢淋漓的觀影快感。
注釋:
[1]姚扣根.電視劇寫作概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9頁
[2]王心語.希區(qū)柯克與懸念[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第82頁.
[3]聶欣如.類型電影[J].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