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芳 劉波
[摘要]鋼琴作品是一種音樂藝術的表現形式,它不僅需要鋼琴演奏者掌握鋼琴演奏時的技巧,還要理解其演奏的音樂作品的內涵,在此基礎上發(fā)揮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藝術表演。在鋼琴演奏中,作品是演奏的目的,而技巧是演奏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二者是相互聯系又相互依存轉化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關鍵詞]鋼琴作品;演奏技巧;辯證統(tǒng)一
“演奏技巧”是鋼琴演奏中最主要的部分,有多少種不同樂派的劇作家就有多少種不同的演奏技巧。所以,想要演奏好的音樂作品,必須有純熟的演奏技巧做鋪墊。純熟的前奏技巧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煉成的,它需要演奏者首先做好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研究其演奏技能,就像你學習一篇課文,不理解其表現的什么思想,那么你研究它的文學和修辭又有什么用呢?所以音樂表現才是演奏者所追求的藝術表現形式。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的,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tǒng)一整體,鋼琴演奏中作品與演奏技術同樣也是相互聯系的,這種關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鋼琴作品與演奏技巧相互依存
鋼琴作品需要依靠表演者的演奏技巧來實現,它需要演奏技巧的發(fā)揮來表現出這個作品的主旨、意義和內涵,沒有演奏技巧就沒有音樂作品。反過來演奏技巧沒有了音樂作品這個依托,那么它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演奏技巧只有為音樂作品服務時才能表現出它的魅力和價值,其二者相互聯系、缺一不可。
如果一個演奏者對一個音樂作品有很好的理解和感受,并且有很強的表現欲,但是他沒有過硬的鋼琴功底,不能隨心所欲地把演奏技巧表演出來,那么他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鋼琴家,他表達音樂目標的意識就會落空。同樣,如果一個人,它的表演技術非常好,但是他對音樂作品缺乏理解,以為有了超強的技術就能演奏出爵士的音樂,這種思想是萬萬不行的,因為你對音樂沒有感受,就像一個人沒有靈魂,藝術就沒有了生命,技巧也就成了無源之水。所以要想做一個成功的鋼琴演奏家,就要把音樂作品與演奏技巧緊密結合起來,讓它們相互滲透,才能演奏出絕世好樂章。
二、鋼琴作品與演奏技巧是從屬關系
鋼琴演奏是現代很流行的音樂表現形式之一,我們在聆聽鋼琴表演時,不單純是聽聽而已,我們要去感受它的音樂所表現的形象,演奏者技能越純熟,作品所表現的形象就越直觀、越具體。技術始終是為人們思想情感的藝術服務的,它是為音樂作品的需要而產生,為追隨藝術的變現形式而發(fā)展,把音樂表現出來是演奏的目的,技巧是表現音樂的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所以演奏技巧要服從于音樂作品的需要,本末不能倒置。
無論是誰,彈琴首先要知道彈什么,如肖邦的《c小調革命練習曲》《a小調前奏曲》和《d小調前奏曲》等作品,它所表現的是一種痛苦、抑郁、憤怒甚至反抗的激情,從中領悟到一個民族的不屈不撓的意志和信念。如果演奏者在演奏時不了解肖邦的創(chuàng)作意圖,也不了解作品所表現的藝術形象是什么,而把它演奏成一首積極向上、樂觀歡快的歌曲,就會鬧出大笑話,使原來的曲目變得面目全非。所以演奏者在彈曲之前都要先了解作品的內容和作品所要表達的感情。
我們在知道了彈什么之后,接著就要了解一下怎么彈。一個好的鋼琴演奏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煉成的,它需要經過不斷的努力、艱苦的學習日積月累而形成的。只有經過嚴格的專業(yè)培訓后,演奏者才能熟練掌握演奏技巧。比如,手指機能的練習可以使演奏的動作更協調,從而使演奏者更好地表現音樂的內容。如果你想演奏一首名曲,若是沒有解決好手指控制聲部的問題,那么你想很好的演奏就是一紙空談。
由此可見,鋼琴作品與演奏技巧是一種從屬的關系,無論一個鋼琴演奏家的音樂表現力和音樂感覺如何,都必須對具有純熟的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把你演奏的音樂作品的藝術想象和所要表達的思想得心應手地表現出來。
三、鋼琴作品與演奏技巧互為轉化
鋼琴作品和演奏技巧在一定情況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成功的演奏家都知道音樂表現對音樂作品的成功與否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當一個演奏技巧不高的演奏家去演奏一首名曲時,由于他的演奏技巧有限而不能很好地把音樂作品的意義表現出來,這時,演奏技巧就成為主要矛盾,而完善技能、提高技術手法就是這個時期首要解決的問題,技巧就成為兩者關系中第一位的重要位置。
著名鋼琴家施那貝爾說過:“對于學習鋼琴來說,初學者要注重演奏技巧的聯系,技巧成熟以后要注重音樂情感的培養(yǎng),這時把演奏技巧放在第二位,否則就變成了技巧家而非音樂家?!焙笃谝魳非楦械木毩?,用自己的感情和經驗去理解音樂,用心去感悟音樂的靈魂,它的練習不一定非要在鋼琴上,練習音樂情感隨時隨地都可以,比如說休息、吃飯、散步時都可以。只要能達到一種境界,音樂的靈感瞬間就會來臨,這種境界非常不易,但卻能給人一種震撼的美。
肖邦的音樂精妙絕倫,凡是聽過他演奏的人無不被他優(yōu)美的音樂所震撼。著名鋼琴家李斯特認為肖邦演奏音樂時觸鍵方法非常特別,正是由于他特殊的觸鍵方法才使得它的音樂作品給人一種前所未有的色彩感,讓人覺得非常有詩意。所以技巧是音樂演奏的靈魂。而反觀李斯特的作品,他的作品主要是用技術服務于音樂表現。它的作品充分發(fā)揮了鋼琴的威力,使之更具交響樂的效果,音樂中情感表現豐富,如光明、黑暗、喜悅、斗爭等感情錯綜復雜充斥在整個音樂中。李斯特認為“技術要服從于音樂表現”,要用心去領悟音樂作品,富有感情地去彈琴,只有這樣才能掙脫枷鎖,彈出驚世之作。
從肖邦和李斯特的音樂作品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鋼琴作品與演奏技巧兩者是不矛盾的,它們可以互為轉化,當演奏技巧熟練時,可以把重心轉化為音樂作品上來,當音樂作品達到一定境界時,可以把重心轉化到演奏技巧上來,二者相依相生、互為轉化,這樣才能發(fā)揮音樂的力量。
四、結語
鋼琴作品與演奏技巧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和從屬關系是二者辯證統(tǒng)一關系的表現,它們之間相互聯系又相互矛盾,既有從屬關系又相互轉化,我們不能只看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這樣是不合理的。我們必須看到二者的統(tǒng)一性,借助這樣的觀點指導我們的學習與教學,以推動人類藝術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