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榮
摘 要: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家庭的物質(zhì)條件、父母的思想品質(zhì)、孩子在家庭所處的地位都對孩子有不同程度的
影響。
關(guān)鍵詞:物質(zhì)條件;思想品質(zhì);影響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那天起,就接觸了父母和家庭,家庭是孩子長期生活的場所,孩子的吃、穿、住、用都是由家庭供應的,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也都是在家庭里解決的。孩子在各種生活活動中受到的家庭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一、家庭物質(zhì)生活條件對孩子的生長發(fā)育與健康影響極大
有些家長喜好吸煙,結(jié)果室內(nèi)空氣不暢,孩子從小在這種污濁的空氣中生活,盡管家長無意卻在無形中損害了孩子的健康。家庭對金錢的態(tài)度和對花錢問題的處理,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他的理想與志趣。我接觸過這樣的家長,在教育孩子不和同學吵架這個問題上居然說出“打架咱不能吃虧,把別人打壞了,爸爸給你掏錢?!边@樣的話,這樣的家庭教育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所以,要想養(yǎng)成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家長要以身作則,從孩子健康成長的大局出發(fā),幫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
二、父母的品質(zhì)是孩子成才最重要的因素
父母的品德素質(zhì)是奠定子女品德的必要基礎(chǔ)。一個學生從降生到完全獨立進入社會,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家里度過的。小學生意識極為單純,行為習慣也不固定,加上他們在生活上,特別是心理上對父母的依賴和愛慕,就使得父母的行為舉止、思想品質(zhì)容易在他們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刻的烙印,他們從家庭成員的道德、精神和心理等方面接受熏陶,逐步形成是與非、美與丑、善與惡、好與壞的最初概念,學會如何對待周圍人和事,“身教重于言教”,孩子的模仿力極強,這個時期的基礎(chǔ)打得好與壞,將決定子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捎械募议L自身素質(zhì)差,不僅說話粗魯,還把自己在外面做的缺乏道德上的事情在孩子面前炫耀,甚至有的不孝敬父母公婆,久而久之,“不講奉獻 只求索取”的根便扎在了孩子的心里,影響了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我校六年級有一位女生在作文中寫道“我長大要嫁一個有錢人,過吃穿不愁的日子”,試問這樣的孩子怎么能擔負起建設(shè)強大國家的重任。
三、孩子在家庭中所處的地位也是影響其身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雙子女家庭中,如果孩子所受到的待遇不同就可能形成一些不良性格,被優(yōu)待的孩子會變得傲慢、自私、唯我獨尊,不得寵的孩子就很可能產(chǎn)生自卑、猜疑、妒忌心理,還會傷害兄弟姐妹之間的手足情誼。我接觸過鄰居的一對雙胞胎,老大學習好,老二較老大稍差些,他母親總是讓兩個人比較,時間長了,老二孤僻、冷傲不愿意與人接觸,以至最后患上了輕度精神病。當前,獨生子女家庭占大多數(shù),一家?guī)讉€大人關(guān)注著一個孩子,家長尤其要注意對孩子的態(tài)度。從孩子出生之日起就要把他放在適當?shù)奈恢蒙?,在家中,孩子是晚輩,家長是供養(yǎng)和教育他的人,必須使孩子懂得應該尊敬和聽從大人,決不能把孩子當作家中的小皇帝,任由他的無理要求。在學校經(jīng)常看到一些家長在孩子面前對老師說“老師你說說他,他就聽老師的”,家長的無奈溢于言表。我在開家長會時經(jīng)常對家長說這樣一句話:“在你能供養(yǎng)孩子的時期,都管不孩子,你還能指望你老了他供養(yǎng)你嗎?”
總之,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可小覷,尤其是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各種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時期,家長一定要多讀書,配合學校,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這樣才能給孩子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作者單位 河北省興隆縣北區(qū)小學)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