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元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高中生物教學也出現(xiàn)了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課堂當中,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高中生物教學課堂還有許多有待改善的問題。本文就高中生物課堂的現(xiàn)狀以及生本教育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體現(xiàn)展開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 生本教育 教學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171-01
“生本教育”是指教學課堂中教師以學生為本,通過一定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提高教學課堂的效率的教學方案。作為高中生物教師,要對本班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和特點有一定的掌握,根據(jù)不同的特征,制定一套能夠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教育改革的進行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提高,但是現(xiàn)階段高中生物課堂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
一、高中生物課堂現(xiàn)狀
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生物課堂教學的展開主要以教師的口頭講授為主,這樣單方面地說教模式缺乏互動性,會使學生對生物課堂缺乏熱情,很多高中校園學生上課出現(xiàn)“一片倒”的現(xiàn)象,導致了教學課堂效率較低,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主要是由于兩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教師在平時的講課過程中只是一味地向學生提問題。提出的問題一般缺乏新意,只是停留在知識的框架上,沒有重視學生的興趣特點進行引導性提問。有的問題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提問,例如“是不是”“對不對”等,這樣的提問是沒有意義的,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新課程的改革沒有務實。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師利用新的教學方式,但是現(xiàn)階段許多教師仍然采用陳舊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學內容的傳授方面還是停留在知識層面。總之,現(xiàn)階段“生本教育”理念在我國教學課堂的普及還有待提高。
二、“生本教育”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體現(xiàn)
(一)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我們過去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真正體現(xiàn)。我們往往只是單純地傳授知識,沒有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去了解生物理論的由來。教師應該多開展生物實驗課堂,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從實驗中讓學生提高學習的樂趣,主動地去學習生物知識。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為課堂教學添加樂趣。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室,加強生物實驗的可視性,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整個生物實驗的細節(jié)步驟,把握住每一個細節(jié)的重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生物細胞》這一節(jié)內容時,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室向學生展示細胞的構成情況,這樣的方式既方便又直觀,能夠加強學生對細胞構成的記憶。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回顧和聯(lián)想,把初中學到的知識逐漸升華,進而自然地向高中生物課堂過渡。在高中生物課堂中要多帶領學生走入實驗室,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學習生物組織結構和有機物的構成。親自動手實驗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學習的記憶力,而且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了解生物科學的同時提升學習的樂趣。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高中生物課堂中能夠實現(xiàn)知識和能力的統(tǒng)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的高中生物課堂。新時期下,大量新型的教學方式被廣泛地運用在教學課堂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的效率。教學課堂中,教師通過對整體教學目標的細化,然后讓整個班的學生成立若干個學習小組,把需要分析的問題交給各個小組進行分組討論。例如,在講到“動物身體組織結構”時,通過對動物身體各器官的研究,將各個部位的探究任務分給各個小組,小組通過團隊協(xié)作來完成任務,這樣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學生的觀念不同,在對同一問題的思考上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利用辯題的方式把各個不同的觀點綜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讓學生在了解自己思維模式的同時能夠了解到他人的思維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在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分析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真實的動植物進行講解,在對學習內容的演示過程中,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生物教學課堂的效率。
(三)明確教學目標,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
“生本教育”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前期的教學計劃中,要把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排在首位。要在平時的教學任務中,通過各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在講解教材中《生物的新陳代謝》這一內容時,首先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關于生物的新陳代謝知識進行初步了解,學生也能在提出問題時積極配合教師,思考問題的原因,然后教師就學生在認識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加以糾正,最后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讓學生真正了解生物的新陳代謝是如何進行的,這樣同樣能夠達到提升學生興趣、增強學生掌握知識能力的目標。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要及時幫助解決,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知識,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會有一種成功的優(yōu)越感和滿足感,學習的積極性會得到提高,繼而將更高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這樣循環(huán)往復,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我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生本教育”下的生物實驗是我們新課標的重要教學方法和實踐形式。作為教師我們應當了解學生的基本特征和學習方法,適當安排學生做生物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學習環(huán)境,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教學管理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在生物課堂實驗過程當中通過親身實踐去拓寬生物思維,增長生物知識,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生物知識提供有力的幫助和指導。
參考文獻:
[1]劉偉.生本教育理念下指導學生進行高中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11(2)
[2]彭軍.堅持生本教育理念 提升生物教學質效——淺談新課程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快樂閱讀,2012(12)
[3]周玉欣.淺談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問題設置[J].學周刊,2013(11)
[4]林平福.導之有法提升閱讀教學實效[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11)
[5]楊春春.在生物學教學中教會學生反思[J].生物學教學,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