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生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大力推行的今天,高中物理教師更應該突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習慣的影響,提升課堂教學生命活力,構建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境,拓展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而努力。從運用貼近學生生活素材、設計貼近學生發(fā)展需求的教學目標以及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 新課改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151-01
物理學科是人們在認識自然、探索自然的過程中,經過不斷地觀察、分析、驗證、總結,歸納出來的基礎性自然學科,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與無窮的魅力。但是對于高中物理來說,新課程對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多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因此,本人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運用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激活課堂活力
作為物理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學情,根據課程標準,結合自身教學水平,對現行教材實行二次開發(fā),增強教材的使用率,并仔細觀察學生周圍的實際生活,將與物理知識相關的素材從生活中提煉出來,并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物理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能夠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從中做出有效取舍與整合,努力實現物理知識與周圍生活的銜接。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和現象,學會用熟悉的物品進行科學演示與實驗,通過自己的探索發(fā)現事物發(fā)展的內在物理規(guī)律,充分體驗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魅力;同時還要經常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鼓勵學生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增強其發(fā)現、收集、整理、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設計貼近學生發(fā)展需求的教學目標
實際上,物理學科具有自己獨特的教育價值,教師要在挖掘學生實踐技能的同時,找出學科中存在的德育因素,以擔負起物理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用偉人們感人的事跡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如法拉第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居里夫人找到放射性物質鐳等物質例子,通過生動地講述他們工作的艱辛、意志的堅忍,讓學生明白奮斗的意義與重要,幫助他們確立遠大志向,完善自身發(fā)展。在講授核能時,要聯系實際,讓學生深切體會到科技是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zhàn)共存。
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
1.課前導入
任何一種學習的過程都是教育認知的過程,主要體現在個體性認識方面,因此,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潛能,通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學生的自我知識構建。在授課之前,教師可以布置適量的難易適中的習題,讓學生通過預習解決一部分簡單問題,并從中發(fā)現知識重點和難點,然后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將時間交給學生,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是并不是放任學生,要給學生制訂明確的學習目標,必要時給予一定的指導和點撥。例如,課堂導入時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法,讓學生在教師層層深入的問題引導中不斷地發(fā)現、提出、解決問題,從而完成教學目標。根據中學生好奇心較強的年齡特點,新奇的問題情境更容易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和欲望,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先分析學生的實際需求,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問題的范圍和深度。例如:在教授“自感現象”時,教師可以先用實驗的方式導入教學,然后提出這樣的問題:由通電線圈中自身電流變化所引起的磁通量變化是否能引發(fā)電磁感應?接著組織學生進行實驗驗證,讓學生自己感受電壓的威力,這一實驗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有效地激發(fā)了他們對電壓的探究熱情。
2.構建動態(tài)課堂
教師在構建動態(tài)課堂的時候,要注意多讓學生觀察、思考和表達,讓學生自己做出總結,寫出結論。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生成性資源,傾聽學生、關注學生,自然而然地推進課堂教學。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課堂調控,將物理概念、定義貫穿于課堂始末,使學生在寓教于樂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生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才能放松身心、心態(tài)平和,從而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而創(chuàng)造趣味橫生的物理課堂。
總之,我們廣大物理教師只要堅持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對物理課堂新型教學進行深入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就一定能尋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學策略,開辟一條新的教學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