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利慶
【摘要】所謂自學能力,是指學生本身能夠自覺和有目的的學習知識,獲取信息及掌握技能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中學英語新課標的核心理念,其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勢,必將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帶來巨大挑戰(zhàn)。因此,我們要想實現(xiàn)這一目標,需要全員的共同努力。下面就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自主學習英語能力的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 學生 自學能力 培養(yǎng)
一、引言
在初中英語新課程深入改革的形勢下,教師們應有意識的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在注重傳授學生英語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重要語言,其詞匯量每天都在更新。我們需要自覺學習與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以下就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進行探討。
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英語學習作風,有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有計劃的協(xié)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首先,重視學生標準發(fā)音和正確發(fā)音的習慣培養(yǎng)。其次,重視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即讓學生多練習寫字,指導學生如何正確的書寫英文句子,避免漢字書寫句子的出現(xiàn)。再者,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英語聽說的習慣。即讓學生多聽、多說,使其掌握正確的聽說技巧,從而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最后,加強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與背誦課文的習慣。讓學生更多閱讀、廣泛閱讀及快速閱讀,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提升其的朗誦水平。除此之外,學生還應養(yǎng)成堅持不懈的學習習慣,因為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作風,才能更加自覺的學習,避免兩極分化。
三、教會學生自覺學習英語的方法
通常而言:“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正好體現(xiàn)了自學的重要性。教師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對此,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能力,是教師展開教學活動的主要任務之一。學習方法的有效與否,直接影響了學生自學能力的高低。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積極引導學生善于總結具有規(guī)律性的知識。比如,詞語的構成、拼讀規(guī)則以及語法等知識的總結。當學生學習和掌握詞語的構成后,可快速擴充自己的詞匯量。如見到like,便能聯(lián)想到likely、unlike等詞語,從而加深對單詞的記憶。而學生學習和掌握詞語的拼讀規(guī)則后,也能根據(jù)單詞的讀音規(guī)律自覺拼讀整本書的單詞。第二,引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英語工具書。英語詞典是學生常用的學習工具,可幫助學生查到所需的單詞。第三,引導學生如何預習及復習課文知識,鞏固學生的學習記憶等。教會學生自學英語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其的學習效果。
四、在課外活動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應將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利用課外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對此,教師可構建一個利于學生學習和交流英語的場所,比如英語角,為學生提供練習和交流英語的環(huán)境,從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英語交流的興趣。除此之外,學生自己也可利用業(yè)余時間多看、多讀有關英語的書籍或知識講座等,不斷轉變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此有效提升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
五、加強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
新課標要求學生應自覺參與學習探究,養(yǎng)成獲取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與人交流的能力。而課堂正是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知識的重要場所,學生應主動學習知識,才能更好的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此外,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我們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減少其的依賴性。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精心設計獨具一格的教學活動,以此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如,引用例句“what were you doing?”,教師可通過表演、游戲或者對話的形式展開情景教學,講述“now”與“just now”的區(qū)別使用和其所代表的意思。通常老師問“what are you doing now?”,學生便會答:“Im reading now.”而當老師問“what were you doing just now?”,多數(shù)同學可能答:“Im reading just now.”該種問題是錯誤的。此時老師應解釋“just now”代表過去的意思,意為“剛才”。雖過去和現(xiàn)在的進行時結構均是be+動詞ing。但“is或am”的過去詞是“was”,“are”是“were”。對此,學生應答“I was writing just now.”可見,活動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學習,掌握新知識。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逐步遞進的過程。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促使學生的學習主體得以真正體現(xiàn)。另外,我們還應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以此吸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王海清.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 2013(02).
[2]華茵.淺論初中英語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方法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1(06).
[3]徐小平.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淺談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策略[J].語數(shù)外學習(英語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