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剛
摘要:英語作為現(xiàn)代國際交流的主要工具,其教學效率以及實用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賴文化的輸入。不同國家之間文化存在巨大差異,了解文化才能正確理解英語,表達英語。文章肯定了文化輸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并通過適當?shù)木唧w例子闡述了大學英語教學文化輸入過程。
關鍵詞:大文化輸入;英語教學;中西差異;應用
現(xiàn)代社會語言人才的缺失成為現(xiàn)實。其主要取決于大學英語教學方式、教學內(nèi)容上的不合理,重點表現(xiàn)為文化輸入的缺失。語言與文化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缺少文化背景的語言不具有交際意義。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評價除了包括交際,還包括其文化理解能力以及對文化差異的處理能力。但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英語教學忽視人文性和學生自身文化意識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實,英語教學急需改革。
1.文化輸入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作用
文化是語言學習的依托,脫離文化,語言學習將變得空洞。在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中,語言表達存在差異,如果英語教學中缺乏對文化的解讀,學生的交際能力將受到影響。也就是說,文化輸入對英語教學具有直接的影響。美中兩個國家之間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交際上也存在差異。如美國人表達比較直接,當他想邀請你就餐時就會直接說“Some coffee?”或者“Some chicken?”而中國人此刻如果既想要又想表達委婉的話將會處于尷尬境地。某些語言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已經(jīng)被定義為不同的含義,如果我們在學習時能夠了解這種變化也就不會出現(xiàn)“Why Chinese street girls are so old?”的笑話了。同時,文化差異還體現(xiàn)在漢語國家和英語國家在某系詞匯表達上和對某些東西的情感上存在差異。而文化的輸入使學生了解這些差異,從而減少交流中存在的分歧。如在美國人請對方吃飯時,習慣AA制。當然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不斷變化。近年來留學生的增多以及中國文化的普及使得中美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縮小。因此文化對大學英語指導作用的發(fā)揮要求教師不斷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語言文化修養(yǎng)。而現(xiàn)代大學中,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應用文化教學內(nèi)容較少,教師跨文化意識較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輸入已經(jīng)迫在眉睫。
2.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輸入
2.1 對比中西語言中的文化內(nèi)涵
影響英語教學效率的關鍵因素在于中西方的語言文化內(nèi)涵不同。正是由于每個國家對不同動物情感不同,08年的背景奧運會才選擇了熊貓(panda)做吉祥物。在英語翻譯講解上也應深入對詞匯含義的理解。如漢語成語狼吞虎咽在英文中常被譯成eat like a horse.另外,中西文化中最大的差異體現(xiàn)在風俗習慣上。如在西方的婚禮上,新娘通常喜歡白色婚紗(white wedding dress),而在中國則習慣紅色(red wedding dress)。學生在英語學習時注重文化差異,才會在日后工作中減少麻煩。中西方文化不同還體現(xiàn)在語言情感表達方式上,如與美國人在談話時盡量避免涉及個人話題,尤其是女性婚姻,財政等。包括對數(shù)字的喜好也不同,如英語國家很多人討厭thirteen。了解英語文化背景是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輸入的重要途徑,圣經(jīng)作為西方國家崇尚的文化,很多英文單詞來源于圣經(jīng)。如a church mouse被以為像教父一樣清白或者是貧窮的人,與中文中常出現(xiàn)的老鼠的形象剛好相反。
2.2 在習語和教材中輸入文化背景
習語是一個國家長期的文化沉淀,因此包含著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在習語學習中結合文化背景,能夠促進學生對文化的了解。如drop me a letter譯為給我寫信。英漢不同的習語還有很多,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本句中的“誰”往往翻譯成he而不翻譯成who.在英文學習中,教師應避免學生死板的一一對應。教材作為學生掌握英文的重要工具是學生了解英語文化的重要途徑。大學英語教材的課文設計較為合理,涉及了大量的不同國家文化背景。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引導學生挖掘不同國家的歷史背景,教會學生查閱資料,并通過不同的途徑了解西方文化。
2.3 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文化語境
教師應積極為學生提供英語視聽和角色扮演的真實語境。利用多媒體圖片、廣告以及視頻普及西方文化,加深學生對西方文化的理解。結合本課教學內(nèi)容進行教案設計,將教學內(nèi)容從深奧的理論轉(zhuǎn)為現(xiàn)實生活片段。將考核機制從枯燥的單詞背誦改為西方文化解讀,使學生能夠真實感覺到文化的內(nèi)涵。角色扮演是目前英語學習中被提倡的方法,通過與西方人模擬對話,使學生了解語言表達中存在的文化差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教師應了解并教會學生在性格方面的差異,以免影響表達。如中國人的謙虛和西方人的直接。這樣學生對文化的了解更直觀,文化輸入的價值在語言中得以體現(xiàn)。 當然文化學習并不僅限于課內(nèi),教師應將其延伸到課文,指導學生通過更多的方式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和語言差異。
3.總結
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異,而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xiàn)交流。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強調(diào)文化輸入十分必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善于引導和設計,在課堂內(nèi)容上增加文化的解讀,并通過適當?shù)耐緩教岣邔W生的積極性。另外,隨著科技的發(fā)達,英語學習方式增多,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徑也應增多。教師應鼓勵學生多看美劇,聆聽歐美音樂,從而在提高學生的英文意識,促進他們對英語文化的了解。(作者單位:新余學院)
參考文獻:
[1]廖華英.跨文化交際案例分析[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31.
[2]趙娟麗,楊云峰.跨文化交際與英語教[J].西安外事學院學報,2007,(4):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