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長芝
摘 要:以《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學為例,啟發(fā)學生當堂寫話或作詩,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詩歌;歡樂
有位詩人兼教育家說:“教育不在于給予什么,而在于打開,就像詩,給我們第三只眼?!蔽疑钜詾槿唬⑶遗τ谜媲橛盟囆g(shù),為學生們打開心靈的窗扉,放飛理想的翅膀,讓他們翱翔于詩意芬芳的天空。
《桂林山水》一文如詩如畫如歌如夢,在一種“詩化課堂”的教學情境中,我和學生們一同親歷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心靈旅程,深深地陶醉在這美景美言美情之中。于是,我借機啟發(fā)學生當堂寫話或作詩,來表達心中的美好感受。
梁若愚同學激動地說:“桂林山水太美了!我真想家住在漓江岸邊,天天歌唱這好山好水好地方……”他邊說邊唱把全班逗樂了。我問:“大家就不擔心這好山好水有朝一日被污染嗎?”
汪超同學搶答道:“我上大學,一定要上桂林的大學,終生做一名環(huán)保志愿者,讓桂林青山不老、綠水長流,永遠是人間仙境!”學生們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
沈?qū)W麗同學聲情并茂地吟詠了一首詩《游桂林》:“舟行碧波上,人游彩畫中。桂林風光美,山水甲天下?!蔽也唤氖址Q好:“‘人游彩畫中改得妙!既與上句對仗,又增添了美感?!?/p>
楊陽同學更加響亮地朗誦了他的七絕《贊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游客見了人人夸。大海西湖比不過,泰山香山也低頭。”
陳禹同學則委婉深沉地賦詞一闋《憶桂林》:“桂林好,美景似畫卷。漓江之水靜清綠,桂林之山奇秀險,能不憶桂林?”馬上有人舉報:“陳禹改寫了白居易《憶江南》的詞?!蔽椅⑿χq護:“這是活學活用嘛。”
石玉東同學抑揚頓挫地讀出了他撰寫的一副對聯(lián):“山圍綠水山增秀,水映青山水更碧?!?/p>
他剛一坐下,我就提示:“人可以不戴帽子,對聯(lián)怎么能不加橫批呢?”于是,等不及老師指名,同學們大呼小叫起來:“人間仙境”“蓬萊仙境”“勝似仙境”……
你方唱罷我登場!此刻,教室成了詩歌的沙龍、激情的舞臺、掌聲的劇場。即使下課鈴聲響起時,我的眼前依然是高舉的小手如叢林,我的耳邊似乎聽到叢林里樹苗拔節(jié)生長的聲音。而手上的教鞭簡直就是點石成金的神奇魔棒!魔棒一揮就會迸出一串串純粹的小詩——它們雖然稚嫩、雖然青澀、雖然膚淺……卻分明讓我感到,每一個兒童都是一首靈動的詩,都是一位天生的詩人。
(作者單位 安徽省全椒縣十字小學)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