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衛(wèi)豐
摘 要:學生在訓練的時候,只有動作正確,符合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出自身水平。在教學中,我對于學生錯誤動作的糾正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理論先行,預防錯誤;另辟蹊徑,體驗糾正;正誤對比,自覺糾正;分解動作,步步強化。
關鍵詞:小學體育;運動;糾錯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1-0043-02
正確的運動動作,應該是符合人體生理規(guī)律和力學原理的動作。學生在訓練的時候,只有動作正確,符合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出自身水平,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如果動作錯誤,不僅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甚至會導致身體受傷。因此,在訓練中對學生的錯誤動作進行糾正,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學中,根據(jù)我個人的實際教學經驗,對于學生錯誤動作的糾正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理論先行,預防錯誤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教學之前,老師不僅要正確示范,而且要講解其中每個動作的原理,使學生知其所以然,這樣教學效率更高,也更能預防錯誤動作的發(fā)生。
案例一:六年級前滾翻教學
在六一班教學的時候,我考慮到已經是高年級的學生,之前對前滾翻的動作應該有過較多的練習,技能掌握比較熟練了,因此,我簡單示范了一下,就開始組織學生分組練習。
結果卻讓我大吃一驚。大部分學生可以完成前滾翻動作,但是有兩個學生出現(xiàn)了身體疼痛、無法繼續(xù)訓練的情況。什么原因呢?原來他們在做前滾翻的時候,竟然抱著“滾過去就是成功”這樣的想法,只注意了團身的動作,而忽視了蹬地動作,導致動作過慢,身體的重量都壓迫在頸部和背部引起疼痛,無法繼續(xù)練習。
后來,在六三班的體育課上,我吸取教訓,在示范前先出示掛圖,把每個動作的原理向學生們細細講解,特別是蹬地和推手動作,我先讓學生說說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大部分學生都明白這樣可以使得前滾翻動作更加迅速,我在贊同他們想法的時候,再著重強調:快速滾翻可以保護我們的頸部和背部不受到壓迫傷害,特別是動作不靈活的同學,要更加注意蹬地和推手,學會保護自己。
在明白了每個動作的原理之后,學生們練習中沒有出現(xiàn)問題,很好地預防了傷害發(fā)生。
二、另辟蹊徑,體驗糾正
有些動作,即使教師做了正確的示范,進行了詳細的原理講解,學生掌握起來依然不盡如人意,無法做出正確滿意的動作。這個時候,可以采用體驗糾正方法。體驗糾正方法就是通過另辟蹊徑,設法讓學生體驗到某個正確動作的效果,提升對正確動作的認識,從而讓學生自覺改正錯誤動作的方法。
案例二:實心球投擲
對于小學生特別是男生來說,投擲實心球是考核中比較困難的項目。如果掌握不了正確的動作要領,就不容易取得好成績。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容易犯的錯誤比較多,比如:持球方法不正確、出手速度過慢、提前脫手、后引臂變成后屈臂等等。其中,最難改正的錯誤動作是后仰引臂動作。學生在練習時,眼睛習慣性地看著前方,這樣頭部豎直,不能做出后仰動作,導致出手時不能向前上方投擲。盡管我反復強調后仰引臂的原理和方法,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依然不如人意。頑固性的習慣影響著他們的進步,無法改正錯誤動作。
為了讓學生體驗到后仰引臂確實是提高投擲成績的關鍵,我讓他們嘗試后仰投擲實心球。在練習中,他們很輕松地用后仰投擲姿勢取得了向前投擲的最好成績,一個個歡欣鼓舞。
我問他們:“向前揮臂力氣大,還是向后揮臂力氣大?”
“向前揮臂力氣大?!?/p>
我再問:“那為什么向前投擲反而不如后仰投擲的成績呢?關鍵原因在哪里?”
學生們開始思考起來。
我把投擲實心球的姿勢畫出來,把后仰投擲和向前投擲兩個動作進行比較:“既然向前揮臂力氣大,那說明只要我們姿勢正確了,向前投擲的效果應該要超過后仰投擲。那么我們的錯誤在哪里呢?在后仰投擲的時候,先要向前彎腰,這不就是向前投擲時候的后仰動作嗎?后仰投擲的時候,手臂是伸直的,那么做向前投擲的時候,手臂也不要太曲。只要我們動作正確了,一定能取得好成績?!?/p>
通過后仰投擲的練習,學生有了切身感受,在后面的訓練中,都能自覺地改變原來的習慣,動作越來越規(guī)范,投擲成績越來越好。
三、正誤對比,自覺糾正
對比糾正是把正確動作和錯誤動作進行對比,使學生明了其中的關鍵所在,從而主動自覺地進行正確動作。
案例三:踢足球
學生非常喜愛踢足球,他們常常自己發(fā)起小足球的比賽活動。在操場上學生像一群野馬,奔跑著追逐足球。
“砰!”足球被踢的飛起來,但是飛往另外一個方向,沒有一定的軌跡,更談不上準確的傳球了。為什么會這么沒有目標感呢?我觀察以后,發(fā)現(xiàn)學生踢球的部位不對。學生都喜歡用腳尖踢球,而不是腳背。而踢球的時候,正確的部位應該是正腳背、腳背外側和腳弓位置。
怎么改正呢?在上課的時候,我和學生們一起做了一個實驗。
我拿來一個足球,一根木棍和一把乒乓球拍,要求學生分別用木棍和球拍,把足球打到指定的地方,看看哪一種方法更容易達成目標。效果非常明顯,用木棍戳球,幾乎全部戳歪了;用球拍打球,方向基本都正確。在游戲結束之后,我問他們:“踢足球的時候,如果給你機會選擇,你會選擇木棍還是球拍?”
“球拍!”學生們異口同聲回答。
“為什么呢?”
“因為球拍很大,打起來不會偏!”“木棍太尖了,戳不準!”學生們紛紛回答。
“可是,我看你們踢足球的時候,都是用木棍戳的??!”我這樣一說,學生們都驚奇地瞪大了眼睛。我繼續(xù)解釋:“你們用腳尖踢球,不就是相當于用木棍戳嗎?我們應該用腳背踢球,這樣傳球傳的更穩(wěn)!就像用球拍一樣。”我示范了正腳背踢球的動作。
學生們的興趣都起來了,一個個興致勃勃地練習起腳背踢球來。通過剛才的對比游戲,他們已經知道了自己的錯誤,因此在改正動作的時候都能自覺地用正腳背傳球,效果明顯好多了。
在以后的足球活動中,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你是踢球還是戳球??!”球場上就會響起哈哈的笑聲。
通過對比,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動作的原理,是糾錯教學的好方法。
四、分解動作,步步強化
分解教學法是把完整的技術動作合理地分成幾個部分,分層次進行強化教學,最后使學生掌握完整動作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是將動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突出強調,使學生掌握要領,糾正錯誤。
案例四:立定跳遠
對于小學生來說,立定跳遠是全身性高度配合的復雜運動項目。對于動作不協(xié)調的學生來說,非常容易出現(xiàn)錯誤。我在教學的時候,把全身性的動作分解開來,先練習蹬地跳遠,當學生掌握蹬地跳遠的要領之后,再加擺臂跳遠。一開始只加最后擺臂,協(xié)調好擺臂和蹬地跳躍的動作要領。當學生這一步動作技術掌握之后,再加原地預擺屈膝動作。這樣一步一步地從最后的動作逐漸往前加,直到掌握全部動作要領為止,最大程度減少了學生錯誤動作的發(fā)生。
分解教學方法是體育課上運用最多的教學方法。只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分解教學,一定能使學生順利地掌握動作,提高訓練效果。
以上是我在體育教學中關于糾正學生錯誤動作的一些經驗總結。合適的糾錯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得學生正確掌握技術動作,提高體育運動水平,也能使得學生更加體會到運動的快樂,熱愛運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