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芳,鄒文中,潘志民
(1.北海職業(yè)學院海洋食品研發(fā)中心,廣西北海536000;2.鶴山市東古調(diào)味食品有限公司,廣東鶴山529738)
雞汁[1,2](也稱雞汁調(diào)味料)是將雞肉(或雞骨)磨碎或濃縮抽提后添加其他輔料加工而成的汁狀復合調(diào)味料。雞汁是在味精、特鮮味精、雞精和雞粉基礎上開發(fā)的第四代調(diào)味品。由于風味獨特和味道鮮美,雞汁正越來越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谷氨酸鈉和呈味核苷酸(I+G)是雞汁產(chǎn)品中添加的兩類重要的鮮味物質(zhì),將二者添加到雞汁中可起到鮮味相乘作用,實現(xiàn)增鮮調(diào)味的二合一。目前執(zhí)行的雞汁產(chǎn)品標準為SB/T 10458-2008。標準中對谷氨酸鈉與I+G在雞汁中的含量沒有具體要求,但在雞汁生產(chǎn)過程中需要按配方要求控制其含量,并且兩類鮮味物質(zhì)的含量對雞汁產(chǎn)品中其他氮含量的計算有主要的影響。
測定谷氨酸鈉的檢測方法[3-6]有高氯酸非水溶液滴定法、旋光法、pH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計法。其中高氯酸非水溶液滴定法操作起來相當繁瑣,旋光法易受淀粉、蔗糖等干擾,pH法不容易判斷終點。而紫外分光光度計法則具有操作簡便速度快的優(yōu)點。測定I+G的檢測方法主要是紫外分光光度法。但對谷氨酸鈉和I+G同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法測定的研究鮮有報道。鄭勝彪等人[6]利用紫外方法測定了雞精中谷氨酸鈉和I+G,結果表明此方法不僅快捷方便,而且準確可靠。但對雞汁中同時測定谷氨酸鈉和I+G的研究未見報道。本文中建立了同時測定雞汁中谷氨酸鈉和呈味核苷酸的紫外光譜法。根據(jù)吸光度的加和性原理,通過聯(lián)立方程求解,測定雞汁中的谷氨酸鈉和I+G含量。
MODEL752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F(xiàn)科分光儀器有限公司;FA1004B型電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KQ11型超聲波振蕩器,昆山市超聲波有限公司;谷氨酸鈉、鹽酸,分析純;I+G,純度100%;雞汁,市售。
分別準確稱取一定量的谷氨酸鈉和I+G,配制成20g/L谷氨酸鈉標準溶液和400 mg/L I+G標準溶液,稀釋至所需濃度。準確稱取雞汁3.0000 g,用0.01 mol/L鹽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在超聲波振蕩儀中振蕩10 min,過濾,移取10 mL濾液,再用0.01 mol/L鹽酸定容至100 mL。在220 nm和252 nm波長下,以0.01 mol/L鹽酸為參比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吸光度值A(1×1 cm石英比色皿)。
鄭勝彪等人[6]的方法配制。分別稱取一定量試樣谷氨酸鈉、I+G、雞汁,用0.01 mol/L HC1定容至刻度,每隔8 h測定其紫外吸收,觀察到在0.01 mol/L HC1溶液中性質(zhì)穩(wěn)定,紫外吸收圖形好。因此,選用0.01 mol/L HC1作為溶劑。
谷氨酸鈉和I+G及雞汁的紫外吸收光譜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谷氨酸鈉和I+G在紫外區(qū)域均有特征吸收,吸收曲線有較大重疊干擾嚴重,不能利用單一物質(zhì)的定量分析方法來對其進行分析,只能根據(jù)吸光度具有加和性的原理,在適當波長λ1和λ2下,分別測定雞汁樣品中谷氨酸鈉和I+G的吸光度,利用吸光度具有加和性原理[6]計算谷氨酸鈉和I+G在雞汁中的含量。由圖1還可見,I+G在252 nm處有最大吸收峰。谷氨酸鈉在204 nm附近雖然有最大吸收峰[8],但是在220 nm處線性更好,所以分別選擇220 nm和252 nm作為測定波長。
圖1 紫外吸收光譜圖
雞汁中除含有增鮮劑谷氨酸鈉和I+G外,還含有雞肉粉、淀粉、食鹽、酵母抽提物、白砂糖等,雞肉粉和淀粉大部分不溶解,被截留在濾瓶中。白砂糖、食鹽和0.01 mol/L HC1在紫外區(qū)都沒有吸收,即對谷氨酸鈉和I+G的測定無干擾,酵母抽提物主要成分是食鹽、淀粉增稠劑、谷氨酸鈉和核苷酸等,說明此法具有較高的選擇性。
于一系列50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谷氨酸鈉標準溶液0.0 mL、1.0 mL、2.0 mL、4.0 mL,6.0 mL、8.0 mL、10.0 mL 和I+G 標準溶液 0.0 mL、0.5 mL、1.0 mL、2.0 mL、3.0 mL、4.0 mL、5.0 mL、6.0 mL、7.0 mL、8.0 mL、9.0 mL、10.0 mL,以0.01 mol/L HCI作為參比,分別在220nm和252nm處測定吸光度,以質(zhì)量濃度(g/L)對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
谷氨酸鈉在220 nm處的回歸方程為A=0.13434c+0.03089,相關系數(shù) R=0.9953,F(xiàn) 統(tǒng)計值 F=530.66,線性范圍0.4~4.0 g/L,檢出限為0.1 g/L;谷氨酸鈉在252 nm 處的回歸方程為A=0.001920c+0.000171,相關系數(shù)R=0.9965,F(xiàn)統(tǒng)計值F=709.03。I+G在252 nm處的回歸方程為A=23.76957c+0.042859,相關系數(shù) R=0.9984,F(xiàn)統(tǒng)計值 F=3178.47,線性范圍0.004 ~0.08 g/L,檢出限為0.004 g/L;I+G在220 nm處的回歸方程為A=8.21840c+0.001503,相關系數(shù)R=0.99996。F統(tǒng)計值F=119639.8。通過計算得出:
在波長200~300 nm之間進行紫外掃描,得到的曲線如圖1中所示,可見雞汁樣的紫外吸收峰幾乎為谷氨酸鈉和I+G的吸收峰的疊加。取三個批次的雞汁樣品,每批樣品平行測定4次,分別在220 nm和252 nm處測量其吸光度,從而得到谷氨酸鈉和I+G的測定結果(見表1)。
表1 雞汁樣品谷氨酸鈉和I+G的測定結果(n=4)
為了考察此方法的可靠性,對雞汁中的谷氨酸鈉和I+G進行回收率測定,取適量的雞汁加入一定量的標準溶液,按實驗方法測定220 nm和252 nm處的吸光度值,計算出雞汁中所含谷氨酸鈉和I+G的含量,平行測定4次,計算回收率?;厥章蕼y定結果及精密度見表2,由表2可見,谷氨酸鈉的回收率在94.15% ~105.27%之間,平均值為 99.59%;I+G 回收率在94.12% ~104.51%之間,平均值為100.71%;相對標準偏差 <5%,說明采用此方法同時測定雞汁中的谷氨酸鈉和I+G的含量是可靠的,相對于其他方法而言,紫外分光光度法更普及,成本低,有利于檢驗室操作,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可同時測定雞汁中谷氨酸鈉和I+G含量的方法。
表2 回收率測定結果及精密度
建立了同時測定雞汁中谷氨酸鈉和呈味核苷酸的紫外光譜法。根據(jù)吸光度的加和性原理,通過聯(lián)立方程求解,測定了雞汁中的谷氨酸鈉和 I+G含量。UV方法方便快捷,準確可靠,能夠檢測雞汁中的谷氨酸鈉和I+G含量。
[1]陳秀芬,韓永新,李宏利.對《雞精調(diào)味料》行業(yè)標準的幾點探討[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6,12(5):155-156.
[2]斯波.濃縮雞汁(醬、膏)調(diào)味技巧及盲測[J].中國調(diào)味品,2011,36(10):115-120.
[3]劉立華.味精中谷氨酸鈉含量測定方法的探討[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9(5):37-39.
[4]韓曉林.味精中谷氨酸鈉含量的測定[J].中國井礦鹽,2010,9(5):35 -36.
[5]胡玉赭.關于味精中谷氨酸鈉含量測定方法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1(21):620.
[6]鄭勝彪,唐婧.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時測定雞精中谷氨酸鈉和呈味核苷酸[J].2009,34(5):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