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增
摘 要:當我們每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就需要與別人交流,而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口頭表達。口頭表達能力的優(yōu)秀與否直接關系到交際的效果,對于學生將來找工作、融入社會更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指出:“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重要素養(yǎng)”,“應重視指導學生在各種交際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交際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口語交際教學”。但是口語交際教學在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還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關鍵詞:高中語文;口語交際;培養(yǎng)
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重要素養(yǎng)??谡Z交際教學應重視指導學生在各種交際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教學能力,應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意他說的內(nèi)容,更要注重他們的口語表達,并及時給以評述、指導,適時適度地教給學生口語交際的知識和技巧。如果持之以恒,就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教師教育觀念的改變和自身素質的提高
首先,教師觀念必須改變,在實際教學中必須體現(xiàn)出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很多教師能夠認識到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種種的原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口語交際教學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只有教師重視了,口語交際教學才能真正地開展起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其次,教師應該豐富自己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想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必須大力吸收口語交際方面的知識。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師不僅要有專業(yè)的口語交際教學理論方面的知識,還應該具備豐富的口語交際實踐知識,更應該具備豐富的涉及文學、歷史、地理、教育學、心理學、外語等各個領域的知識,擁有了這些知識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課時,就能更好地保證口語交際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性、思想的先進性和語言的規(guī)范性。再次,教師應該認清自己的角色。在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時,教師應該對自己的角色保有清醒的認識。教師不是口語交際教學的包辦者,不要企圖操縱學生的思考和交際過程。教師也不是不管學生,所以不要借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把自己在口語教學中應起的作用拋到一邊。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再是由專家編寫的教科書的忠實執(zhí)行者,而應是與專家、學生、家長、社會人士一起共同構建新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教師不再是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應是擁有正確教育觀念,懂得反思、善于合作的教育工作的研究者;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是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
二、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感環(huán)境
由于目前中學各學科教學仍普遍存在“重知輕情”的問題,要徹底扭轉口語交際教學的情感問題還必須先從根本上入手,才能使教師在學校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情感因素。這就需要教師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樹立師生平等的人際交往意識。學生是成長中的獨立個體,其人格與教師完全平等,課堂師生之間的交往是平等的個體間的交往。二是要重視師生良好的情感溝通。青少年學生時期的內(nèi)心活動是一個自我肯定與自我認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特別需要他人情感的支持,沒有教師的情感支持,學生良好情感及積極的說話態(tài)度都難以養(yǎng)成,因此教師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關愛的情感。三是教師要注意自己課堂內(nèi)外口語交際中的情感示范作用。以學生為對象的語文教師的口語交際尤其要注意情感示范,力求達到以聲傳情、以言動心。教師要善于傳達情感,無論是授課、討論、演講、交談都力求準確的表情達意,并注意利用自己的姿態(tài)、表情、穿戴等增加情感效果,增強教學魅力。
三、創(chuàng)造一切可以“說”的機會
教師根據(jù)教學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讓學生人人有說話的機會,人人樂于說話。(1)角色表演說話。選擇有情節(jié)、有趣味、學生比較熟悉的小說、戲劇或寓言故事來指導學生分角色表演。不但要讓學生注意行動、神態(tài)的表現(xiàn),更要注意、語言的準確、生動和條理性。(2)開展活動練說話。教師組織和開展即興演講、辯論會、采訪、主持人比賽等,要求讓學生辦完報刊后向全體同學介紹報刊。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3)課堂語言及回答。課堂上老師、學生必須用普通話。老師要做到字正腔圓,聲情并茂,該激昂時激昂,應哀婉處哀婉,再現(xiàn)言語章的情境和氛圍,并對學生的發(fā)音、語速、語氣停頓等做出及時地規(guī)范。還可以抓住課文內(nèi)容的豐富含蘊,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作有價值的有實質內(nèi)容的發(fā)言。
四、注重發(fā)展學生的交際能力
過高中語文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在以下方面獲得發(fā)展。能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根據(jù)自己的特點,揚長補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了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jù)需要,采用適當?shù)姆椒ń鉀Q閱讀,交流中的問題。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的融會整合,切實提高語文素養(yǎng)。閱讀優(yōu)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力。具有良好的現(xiàn)代漢語語感,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fā)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閱讀和鑒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yǎng)。
總之,口語交際融“聽”、“說”、“交際”于一體,是訓練聽話、說話能力的一種形式??谡Z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能力系統(tǒng)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子系統(tǒng),《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頒布和實施,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全新的理念。新課標強調課堂上師生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對話交流,通過對話式的教學來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在這種新形勢下,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已是迫在眉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