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建清
摘要:教師只有真正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才能面對學生的各種錯誤,不憂不懼、不慍不怒,用自己的寬容、智慧與愛心感染學生,用自身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形成民主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寬容 智慧 愛心
教書育人,真愛如雨,潤物無聲,育人無痕。在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品嘗過失敗的苦澀、成功的甘甜。在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人人都希望成功,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面對一些犯錯誤的學生。有的班主任教師總是抱怨學生屢教不改,最不愿意聽到的消息就是“你們班的某某某又惹大禍了”諸如此類的話。想想自己苦口婆心、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沒有阻止學生犯錯,心中更多的是傷感、怨言,甚至會火冒三丈,對學生劈頭蓋臉地罵一頓以釋放自己的怨氣,而沒有反思自己對本職業(yè)的認識與教育方式方法。
一位美國教育界資深的教授說過:“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學生不犯錯是可怕的事情,關鍵在于學生犯錯后,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我們的教育,并逐步促進自我教育和自我發(fā)展?!币虼?,在教學的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要更深刻地認識自己、認識學生。
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學生都不會犯錯,我們教師還教什么呢?學生犯錯是正常現象,而我們作為班主任,就要正視這種現象,采用各種方式讓學生盡量去避免犯錯。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往往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而苛刻地要求學生,讓他們不能有任何錯誤。長此以往,那些經常犯錯的學生除了表面上的“怕”和“敬”,剩下的恐怕就是膩煩和不滿了。他們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制造“小麻煩”,很容易與教師發(fā)生對抗。其實,教師應該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寬容地對待他們的錯誤,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最健康的成長。
一、讓學生有尊嚴地改正錯誤
優(yōu)秀的教師都積極主張在教學中不要盛氣凌人地訓斥、辱罵學生,而是要激勵學生、喚醒學生、鼓舞學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記得我接過一個班級,這個班級在學校中是出了名的臟亂差,從來就沒有看過講臺的真實面目。上課鈴響后,很多學生都沒有意識到應該坐到自己座位上,而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上課時也是不聽課。
面對這樣的班級,我開始并沒有下“猛藥”,大刀闊斧地整改,而是用情感教育感化學生。因為這個班級的大多數學生都是長期缺乏教師關愛的,他們對正面的教育很抵觸,對說教很反感,對高壓管理也不當回事。我用真心感動他們,和他們交朋友,鼓勵他們,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班上。在我不斷地努力下,幾個月后,班級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變,學生各方面的進步都很大?;叵肫饋恚敵跞绻皇菓阎白寣W生有尊嚴地改正錯誤”的想法,恐怕這個“差亂班”的歷史又要重演了。
二、教師教育應該寬嚴相濟
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過程中,寬與嚴是一對即相對立、相互排斥依存相互作用的矛盾。古人所說的“寬嚴相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就反映了這一規(guī)律。日常教學生活中,一些教師逮住學生的錯誤不放手,殺雞儆猴,以為嚴懲可以震懾學生,殊不知,往往背道而馳。
其實,教師完全可以多想辦法,讓犯錯學生能真正改錯,讓他們在人生的征程上健康成長。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深入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對于犯錯學生,我們要調查分析學生犯錯的過程,深入了解其錯誤所在,不能“想當然”或者“太簡單”,對于“小錯誤”或“過失犯錯”,可以“點到為止”,幫助改正。對于“較重錯誤”,要認真分析,激發(fā)學生內心的矛盾,讓其能自我認識到所犯的錯誤,激發(fā)起自尊心,增強改錯的主動性。
2.真誠贊賞學生近期優(yōu)點。任何學生,哪怕是后進生,都有其優(yōu)點和閃光點,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有用之才”,讓學生建立自信,為教師以后的“指正”“批評”奠定良好的基礎,讓他們能真誠相信教師的“好意”并能“領情”,這樣,學生對教師的愛戴也會油然而生。
3.換位思考學生的個性、想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想法,并給他們解釋的機會,讓他們感覺到教師是真心真意地幫助他們
4.關心尊重學生細微之處。我們關心學生有一個“通病”,就是“見一個毛病”改“一個毛病”?!安怀雒 本筒宦劜粏?,教師嚴厲批評學生往往難以奏效。教師要平時要多關心學生,不僅要關心其學業(yè)成績,更要關心其生活、思想和身體,讓他們從內心接納教師,虛心接受教師的教育。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為學生架起一座通向成功的橋梁,為學生支撐起一片無雨的天空的,用自身的形象和美的人格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形成民主的師生關系。
總之,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教師只有真正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才能面對學生的各種錯誤,不憂不懼、不慍不怒,用自己的寬容、智慧與愛心感染學生,讓學生健康成長。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