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科,鄭立舸,劉 敏,王 頻
(瀘州醫(yī)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修復科,四川 瀘州 646000)
瀘州市老年患者活動義齒護理情況與修復效果調查
余 科,鄭立舸,劉 敏,王 頻
(瀘州醫(yī)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修復科,四川 瀘州 646000)
目的通過調查牙列缺損老年患者活動義齒的護理情況和修復效果,探討兩者間關系,為老年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口腔衛(wèi)生宣教提供參考。方法通過問卷和口腔檢查調查瀘州市戴用活動義齒的114例老年患者,獲取原始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23.7%的患者戴用可摘局部義齒超過6年。63.1%的患者不能正確對活動義齒進行日常護理。多數(shù)患者戴用義齒后咀嚼功能恢復較差。73.7%的患者出現(xiàn)基牙齲壞,59.6%的患者出現(xiàn)余留牙松動。結論大部分戴用活動義齒的瀘州市老年患者義齒護理知識缺乏,義齒修復效果欠佳,應針對性加強老年人口腔衛(wèi)生宣教。
活動義齒;護理情況;修復效果;老年患者
牙列缺損是口腔修復臨床常見和多發(fā)性缺損畸形,活動義齒是老年患者最常采用的修復方法[1]。活動義齒的日常護理直接影響義齒的修復效果,不當?shù)淖o理方法會對患者口腔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為了有針對性地對本地區(qū)老年患者進行口腔健康干預,筆者2012年5~12月對瀘州市老年患者義齒護理情況和修復效果進行了調查。
1.1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為戴用活動義齒至少超過半年,年齡50歲以上,長期生活在瀘州的牙列缺損患者。共調查114例,其中最小年齡52歲,最大年齡84歲,平均65歲;男性63例,女性51例。戴用活動義齒最短半年,最長20年。
1.2 調查方法 首先制作活動義齒護理情況和活動義齒修復效果兩張調查問卷,然后在瀘州城區(qū)4個人口密集的地方設立調查點,本著隨機及知情同意的原則,首先讓調查對象填寫調查問卷,然后由一名口腔醫(yī)生對調查對象進行口腔檢查并記錄。調查點包括瀘州醫(yī)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瀘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瀘州醫(yī)學院附屬中醫(yī)院,瀘州市白塔廣場。最后整理調查問卷,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1 瀘州市老年人活動義齒護理情況 患者使用義齒3年以下的占44.7%,3~6年的占31.6%,超過6年的占23.7%。2.6%的患者僅在吃飯時戴用義齒,36.9%的患者睡覺時會取下義齒,60.5%的患者睡覺時不取下義齒。23.7%的患者不取下義齒直接在口內漱口,72.8%的患者取下義齒用自來水沖洗,3.5%的患者用清潔劑清洗。15.8%的患者從不清洗義齒,17.5%的患者僅在睡前清洗一次,66.7%的患者每餐飯后清洗。在現(xiàn)場檢查時,有52.6%的患者義齒組織面有食物殘留。
2.2 瀘州市老年人活動義齒修復效果 有36.8%的患者義齒恢復咀嚼效率較高,能吃較硬的食物;55.3%的患者只能吃軟食;7.9%的患者效果較差,咀嚼時有疼痛或干擾。通過檢查,有73.7%的患者基牙出現(xiàn)齲壞,有59.6%的患者基牙有松動,14%的患者基牙有嚴重的Ⅱ度以上松動,50.9%的患者出現(xiàn)非基牙的余留牙松動。只有18.4%的患者義齒穩(wěn)固性好,15.8%的患者義齒組織面的貼合性好。44.7%的患者對義齒修復效果滿意。
牙缺失后牙槽嵴發(fā)生吸收,不同部位吸收量不同,剩余牙槽嵴形狀變得凹凸不平。戴用活動義齒年限過長,牙槽嵴與口腔組織適應性下降,義齒在行使功能時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可導致局部壓力集中而加快牙槽嵴吸收[2]。義齒組織面與牙槽嵴不密合容易造成食物儲留,引起口臭或細菌繁殖。一般活動義齒戴用5年左右應該更換。由調查結果可知,本市23.7%的牙列缺損老年患者戴用的活動義齒超過6年,其義齒適合性明顯下降,而且塑膠老化,義齒效率明顯降低,應建議此類老年人更換義齒。
義齒不清潔,細菌沉積于義齒基托以及義齒與真牙接觸的部位,可造成基牙的齲壞和松動[3]。本調查中大部分患者未掌握較好的義齒清潔方法,因此基牙齲病和牙周病的發(fā)生率都較高。23.7%的患者不取下義齒清洗,15.8%的患者不清洗義齒,容易造成口腔細菌繁殖甚至感染,降低老年患者的抵抗力甚至誘發(fā)全身性的疾病。因此加強口腔衛(wèi)生宣教,教會老年患者正確的義齒日常清洗方法是口腔醫(yī)務工作的重要任務。
調查對象中超過一半的患者整天戴用義齒,這種情況下基牙及支持組織不能得到休息,不利于口腔剩余組織健康,甚至有發(fā)生誤吞誤吸等危險。正確的做法應在睡前將義齒取下并清洗干凈,用冷水或義齒清潔劑浸泡。
雖然義齒修復的效果主要取決于醫(yī)生合理的設計及精良的制作,但戴用義齒的患者若不注意義齒的使用和護理保養(yǎng),同樣達不到最佳的修復效果,甚至影響口腔健康,造成義齒修復的失敗。本次調查中大部分瀘州市老年患者不清楚正確的義齒護理常識,未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修復效果不理想。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口腔醫(yī)師應加強對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宣教及指導,發(fā)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建議患者間隔半年或一年復診一次,解決義齒出現(xiàn)的問題,最大限度的降低由于患者護理或使用不當造成的義齒修復失敗。
[1]廖天安,田亞光,謝 奇,等.海南省中老年人牙齒缺失及修復情況調查[J].海南醫(yī)學,2008,19(2):116-118.
[2]陳哂媛,巢永烈,鄧詠梅,等.成都市老年人可摘局部義齒戴用情況和修復效果調查[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37(4):396-399
[3]畢瑞野,樊 怡,宋東哲,等.活動義齒的清潔方法[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40(1):109-112.
R783.6
D
1003—6350(2014)09—1383—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9.0534
2013-12-19)
瀘州市重點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09)
余 科。E-mail:659689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