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航
(長春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吉林長春130032)
一年樹谷、十年樹木、百年育人,足見育人的過程是曲折的、復雜的,高校輔導員作為育人者,肩上所承擔的責任是巨大的,也是無上光榮的。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輔導員作為學生的老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是風向標,其言談舉止、知識結構、工作能力、個人修養(yǎng)都在無形當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身邊的學生。因此,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能否全面健康地發(fā)展,與輔導員所具有的綜合素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
中國是當今世界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而且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的繼任者和接班人,作為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宏偉藍圖的踐行者,如果沒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精神信仰是極容易走入歧途和被不懷好意的敵對勢力所同化的。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教育者和精神引路人,只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態(tài)度、政治辯別力和解決政治問題的政治能力與政治方法,才能指引大學生明確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信仰,最終形成崇高的政治品質和高尚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對促進政治穩(wěn)定、社會和諧和校園和諧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輔導員作為教師的一員,始終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線,每天與學生們學習、生活在一起,是學生的第二監(jiān)護人、家長。大學生雖然對人生、對事物、對價值、對世界有了一定的判斷力和辯別力,但尚未完全成熟,受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還很大。師者,傳道授業(yè)。傳授知識固然重要,但傳道則更為重要,這是一個人在做為一個合格的人之前最應該具備的素養(yǎng)。德高為師,學高為范,是社會賦予教師的極高褒獎,但同時也是對教師提出的標準和要求。輔導員作為學生的最直接育人者和領路人,其道德品質、誠信意識、行為規(guī)范都對學生起到無形的影響,這便決定了輔導員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素養(yǎng)。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輔導員常用此話來形容輔導員隊伍所處的工作崗位與校級各個領導部門之間的工作關系。另外,輔導員還要處理好個人與其它工作、個人與學生和家長、個人與家庭之間的各種關系等等。人的時間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心理承受力也同樣是有限的。若要很好地協(xié)調好、處理好、完成好上級各機關部門安排、布署的各項工作,處理好個人與社會和家庭之間的各種問題。需要輔導員必須具備出色的職業(yè)能力,即能力素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對學生人文關懷的思想;本著公平、公開、公正三個原則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解決新問題、新方法、新途徑的能力;解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開展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理想的能力;“抓兩頭帶中間”全體學生齊頭并進的帶動能力;抓學風、促學風的良好學習風氣能力;妥善、及時、有效地處理和解決突發(fā)事件的能力;與學生及家長、社會和家庭之間通暢、有效的溝通能力等等。
人類正處在網(wǎng)絡信息和“信息暴炸”時代,豐富的知識來源給教師提供了了解社會、了解中國、了解世界的信息平臺。輔導員作為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同樣分享著人類這一偉大創(chuàng)造帶來的豐碩成果。但與此同時,正處在對世界任何新生事物都感興趣、勤學好問、思維敏捷、具有一定知識儲備的大學生同樣甚至比教師更能運用好這一豐碩果實。這無疑對輔導員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也帶來了可供學習的機遇。這要求輔導員除了具備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的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具備廣博的科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從思想上、知識上滿足學生,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中國是法制化的社會,但同時也是人情化的社會。人情化是指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互幫互助、無私奉獻的情感。但受一些不良習氣的影響,部分大學生在與老師之間和同學之間處理正常事物的時候使用違法、違規(guī)的手段而達到最終目的。另外,輔導員隊伍中也存在人為主觀上造成的“門難進、事難辦、臉難看”的三難局面,也的確存在個別向學生“吃、拿、卡、要”等不良行為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極大損害了輔導員在社會和學生及家長之間的形象。要想改變?nèi)藗兊墓逃杏^念,只有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面對紛繁復雜、形式多樣的學生工作,僅僅靠制度去約束學生、管理學生是行不通的,也是不人性化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句話是輔導員在開展工作時所應遵循的服務原則。更是“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堅持依法辦事、按原則辦事,做到秉公守法、廉潔奉公,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樹立始終如一地為學生服務的理想和信念。
當下,出現(xiàn)各種問題的學生數(shù)量在不斷增多,體現(xiàn)在心理、學習、消費、戀愛等方面。面對如此多的問題和不同程度表現(xiàn)的學生來說,輔導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感知力和解決力,才能第一時間快速、準確、有效地解決學生中出現(xiàn)的不良傾向和已經(jīng)發(fā)生的實際問題。輔導員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包括良好的心態(tài)、良好的性格、堅強的意志等。
面對高等教育向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當代大學生中不斷出現(xiàn)的新改變等,集管理、服務、育人多項功能于一身的輔導員,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適應新時期學生各項工作的需要。
[1]齊納森.試論高校學生政治輔導員素質修養(yǎng)[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2]宋健.關于提高高校輔導員自身人文素質的思考[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10).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Z].2006.
[4]楊克非.張文君.服務型學生模式與學生工作隊伍建設[J].中國科技信息,20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