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英
【摘 要】眾所周知“興趣”是探究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主觀上沒有興趣外部再怎么施加壓力都是徒勞。相反,主觀意識上對某件事物充滿好奇心,充滿興趣,即使沒有外在壓力,他也照樣會廢寢忘食努力鉆研。但是,我始終相信一句話,“興趣是可以培養(yǎng)的”。在地里教學中表現(xiàn)尤為重要。
【關鍵詞】地理教學 興趣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110
理想的地理教學應該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同步發(fā)展的過程。在眾多的非智力因素中,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是非智力因素中最為活躍的一個,是入門的向導,是學生探求知識、是促進思維發(fā)展的巨大動力。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成功的秘訣。學生智力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學生學習興趣的制約。因此,地理教學中應注重對興趣的培養(yǎng)。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興趣呢?
一、上好第一堂課、抓住學生的心
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尤其是在第一堂課上,不急于展示知識點,而是要讓學生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實用性,同時也要展現(xiàn)教師的個人魅力,讓學生充分信任、支持甚至是崇拜你。如,第一節(jié)課上你能順暢準確的畫出世界及中國輪廓簡圖;能快速說出世界主要國家及相關概況;能迅速指出中國各省區(qū)簡圖分布及特點;能準確說出我國主要少數(shù)名族的分布及特點等等。相信一定能讓學生感慨贊嘆不已。這樣你就已經成功一大半了。當然在教師個人素養(yǎng)方面也要嚴格要求自己,講話時語氣語調,穿著時尚得體,行為舉止都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喜歡你這個老師,那么喜歡你所教的學科也是理所當然得了。
二、精心備課,優(yōu)化導入環(huán)節(jié)
俗話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成功同樣也是給有準備的人,只有充分備課,精心設計教案,才會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育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如何在地里課堂上充分體現(xiàn)其藝術性,是我們每位教師所研究的。而有效地導入就是關鍵所在。常言道:“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達到上課伊始趣味即生的境界。以便能夠一上課就緊緊抓住學生,讓學生的大腦迅速興奮起來,以飽滿的熱情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主動性,掌握新知識,探求新問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常見的導入法如:漫畫導入法、兒歌導入法、懸念導入法、廣告導入法、謎語導入法、目標導入法、簡介導入法、材料導入法、復習導入法、節(jié)日導入法、時政導入法、析題導入法等等。
三、通過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fā)興趣
地理知識內容豐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質,近及家鄉(xiāng),遠及全球。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內在的吸引力,或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描述絢麗多姿的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或采用直觀手段,在學生面前展示無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或創(chuàng)造地理意境,把學生帶入“想象”的王國中探索,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注意不能停留在走馬觀花、浮光掠影的淺表,而應引導學生對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加以分析比較,揭示其間的共性與差異,進而探索其所以然,深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也可適當聯(lián)系地理科學的新資料、新發(fā)現(xiàn)、新理論、新問題,如南北極考察、太空探索、外星文明、厄爾尼諾現(xiàn)象等,使學生產生耳目一新之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充分利用電教資源,實施多媒體教學
我校安裝了功能強大的電子白板系統(tǒng)教學工具,對我們的教學真可謂“如虎添翼”很多想法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上是無法辦到的。特別是在給學生上地理景觀錄像課時,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起到獨特的效果。“百聞不如一見”,因為很多的地理知識本身以景觀的形式存在,所以學生親眼見到的地理景觀,印象會比聽到的更加深刻。這樣就把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同時調動起來,既激發(fā)了興趣,又強化了課本知識。在這里要特別推薦一軟件系統(tǒng)“谷歌地球”,它能隨時更新相關數(shù)據,把地球上的任意一地方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加上3D立體成像功能,使要展現(xiàn)的區(qū)域立體多樣。特別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特別是《區(qū)域地理》的學習,幾乎每節(jié)課都用了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們反映都非常好。
五、開辟第二課堂,培養(yǎng)和發(fā)展興趣
開展課外活動, 可以增添學生學習興趣, 開闊視野, 發(fā)展能力。 因此為配合課堂教學, 有必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外活動。課本知識終歸有限,我們可以有效開展課外活動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開展課外活動,開闊學生視野,增強能力,看到自己的成果,體驗到知識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悅,以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學習興趣。地理學科第二課堂形式多樣,內容也十分豐富。比如課外活動小組(氣象觀測、天象觀測、環(huán)境監(jiān)測……)地理知識競賽、參觀訪問、社會調查、野外觀察等。由于我們學校是寄宿制學校教學期間外出可能性較小,但是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每個月的歸宿假期間開展課外活動,如我在講世界地理時歸宿假作業(yè)就安排“世界地圖繪制”比賽,回來后大家一起交流,展示優(yōu)秀作品,最后還要頒發(fā)獎狀獎品等,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當我講到世界主要國家是,利用歸宿假讓大家完成“國旗的故事”活動。大家通過交流了解了很多國家國旗背后的地理知識。在講到中國的民族時開展“最炫名族風”活動,讓大家分小組展示不同民族的風采。在講到中國城市是開展“城市對抗賽”活動,了解我國不同城市的風貌等。通過這些一系列活動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增長的見聞,而且還培養(yǎng)了同學之間的協(xié)調合作能力,激發(fā)了學習地理的興趣。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 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 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迸d趣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從事學習,而且能起著開發(fā)學生潛能的作用。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通過教師的激發(fā),引導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此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huán)。我們應該努力培養(yǎng)這種興趣,提高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