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宣東
〔關鍵詞〕 快樂體育;運動興趣;理
論依據;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4—0058—0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青少年體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學校體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和學生存在著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仍不容樂觀。雖然導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體育運動不足。作為體育教師,該如何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呢?筆者認為,實施快樂體育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一、 快樂體育教學的理論依據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論語》中談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俚刂赋?,學習應是一件快樂的事,學習本身應充滿快樂。毛澤東同志在1917年撰寫的《體育之研究》一文也體現出了“快樂體育教學”的思想,他在文章中提到:“運動而有恒,第一能生興味,第二能生快樂,興味生于進行,快樂生于結果。”“故愚觀現今之體育,率多有形式而無實質,教者發(fā)令,學者強應,身順而心違,精神受無量之痛苦。精神苦而身亦苦矣?!庇纱丝梢?,從教育實踐及人們對體育的認識過程來看,快樂體育教學,源自于“樂學”。而1981年諾貝爾獎獲得者R·W·斯佩里的研究告訴我們:人腦分左右半球,左半球主管人體右側運動,具有邏輯思維、求同思維及言語計算功能,為“理性半球”;右腦半球主管人的左側運動,具有直覺思維、形象思維、求異思維功能,偏重對音樂、舞蹈節(jié)奏等的感知與識別,為“感性半球”。我國學校長期以來偏重對學生大腦理性半球的開發(fā),忽略對學生大腦整體性的開發(fā),使學生右腦處于消極狀態(tài)。快樂體育教學則能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協(xié)調左右腦的活動,從而達到開發(fā)和利用人體大腦整體功能的目的。
二、快樂體育教學的實施策略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假如學生不愿學習,那只是老師的過錯。”那么,如何實施快樂體育教學呢?筆者認為主要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改造現有的競技運動項目。競技運動項目因其鮮明的競賽性、娛樂性和高超的技巧性等深受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喜愛。因此,教師要從教學的角度對現有的競技運動項目進行改造,使之成為可利用的體育課程資源。改造的方法主要有:其一,簡化比賽規(guī)則,只保留一些能夠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使學生很快會“玩”的簡單規(guī)則。其二,簡化技戰(zhàn)術,將最簡單、最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基本技術和戰(zhàn)術提煉出來。其三,修改內容,去掉那些繁、難、偏、舊,不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學生不感興趣的內容,不要過分強調內容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其四,降低難度要求,即降低動作難度、練習難度,不苛求動作的細節(jié)等。其五,改造場地和器材,使場地和器材更加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其六,引進一些學生喜愛的武術、輪滑等項目,讓學生充分享受體育的樂趣。
2.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鞓敷w育教學要求盡量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心情舒暢的教學環(huán)境,因而在教學組織上要做到靈活化、快樂化和民主化。在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組建不同的專項學習興趣小組,各個興趣小組以分散活動為主,要做到:分散為主、集中為輔;分而不散、活而不亂。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個性、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實踐和思考去發(fā)現、探索、掌握體育運動的規(guī)律??鞓敷w育教學不僅重視外在的“形式”,即“樂教”氛圍的形成,而且重視內在的“效益”,即讓體育成為學生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使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此外,學生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教師應及時抓住這一機會,加強對學生進行艱苦鍛煉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落后和輸贏,正確處理與同學的摩擦、矛盾,學會寬容和忍耐,并在實踐中戰(zhàn)勝各種困難。
編輯:孟 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