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娟
【摘要】為應對新課改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更高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游戲法、懸念法、扮演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多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對中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等起到重要作用。
【關(guān)鍵詞】教學方法;語文課堂;創(chuàng)新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和自主發(fā)展。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從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入手,使學生愿學、樂學、會學,逐步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更新教學方法,如何對語文課堂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并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的實際需要,我對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法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一、運用游戲法,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在樂中學習
游戲是學生非常喜愛的娛樂活動,有效地將游戲引入到教學中來,將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度。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一些小游戲參與教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為了讓學生掌握理解更多的成語,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游戲:把全班同學分成5個小組,每組6個人,每組每次選出兩名同學參加比賽,其中一名同學看著老師手里展示的成語卡片,向背對著老師的同學做出動作,背對著老師的同學,根據(jù)隊友做出的動作,猜出老師展示的卡片上成語的內(nèi)容。老師公布答案并對該成語進行解釋,再由其他組成員運用該成語造句,造句中成語運用恰當者加分。每組輪流上場,最后統(tǒng)計每組的積分,積分高者為優(yōu)勝組。通過這個小游戲,同學們不僅增加了成語量的積累,也增加了對成語的理解,并能夠正確運用,可謂一舉三得。游戲法符合學生好奇、好動、好玩的特點,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在教學中合理地設計一些游戲項目,將使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有趣,更加可愛,更加受學生的歡迎。
二、運用懸念法,讓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對某一事物感興趣時,其認識速度會加快;如果毫無興趣,認識就慢?;谶@樣的結(jié)論,我在教學中經(jīng)常設置一些懸念,讓學生帶著這些懸念和疑問進行思考和學習。例如我在講《愛蓮說》一課時,我告訴學生,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人生追求??勺髡哒f“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而“予獨愛蓮”。“世人甚愛牡丹”為何“予獨愛蓮”呢?這個問題拋出后,學生就始終在心中存了一個問號,一直帶著這個問題直到本課的最終結(jié)束。學生在學習這課時,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可見懸疑法的功效了。不僅在導入新課時可以采用懸疑法,在一課結(jié)束時也可用懸疑法結(jié)課。例如,在學完《晏子使楚》后,我說“某歷史學家曾經(jīng)表述過這樣一個觀點,一個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國家的智慧;一次外交勝利并不能獲得國家永久的尊重。晏子使楚與國家真正的尊嚴無關(guān)?!鄙陨酝nD后我提出,這樣的觀點你贊成嗎?請同學們課下討論,下次課我們要聆聽各位同學的高見!懸念法的運用體現(xiàn)了教師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運用得當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獨立思考、有價值問題的機會,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將起到莫大的作用。
三、運用扮演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參與中學習
學生課堂教學參與度的高低與教學效果密切相關(guān)。參與度高的課堂往往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記憶持久。在教學中,我常運用扮演法,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方法在小說題材教學中運用居多。如《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一課,我運用扮演法,讓學生扮演文中的角色,通過學生的表演,逐步展開教學。課前讓學生預習本課的內(nèi)容,然后在班級內(nèi)海選演員。誰預習得好,對某個角色理解得透徹,就讓他來演這個角色。確定角色,做好各項準備后,我作開場白:“在我國燦若群星的文學作品中,《水滸傳》是最為著名的一部古典小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水滸傳》中的一個故事《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魯達是《水滸傳》眾多英雄中具有鮮明特色的人物,他長期闖蕩江湖,對社會上的壓迫不平懷著激烈的憤懣,對弱者拔刀相助,對惡勢力敢于斗爭。各位同學請看,今天魯達又遇到什么事情了呢?”接著學生演員出場表演。表演完成后學生們進行討論,完成相關(guān)學習內(nèi)容。扮演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具備的特點,它使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并且使學生在角色扮演中促進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于參加角色扮演的同學而言,還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可以說扮演法具有非常積極的教學意義。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法,讓學生在氛圍中學習,在情境中學習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教學方式也逐步現(xiàn)代化。多媒體課件集圖像、色彩、聲音、動作于一體,用于輔助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在講《論雷峰塔的倒掉》一課時,我以白居易寫西湖的詩《錢塘湖春行》導入,“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東湖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彪S著老師有感情的朗讀,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西湖美景,通過景與情的融合,使學生進入一個優(yōu)美的意境,然后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敖裉煳覀円獙W的是《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的雷峰塔,是西湖十景之一,它于1924年9月倒掉了,魯迅先生寫此文,拍手稱快。西湖美景倒掉了,魯迅先生為什么如此高興呢?”由此進入新課內(nèi)容。這種方法為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個真實的生動場景,為課程內(nèi)容的學習提供了具體的直觀的情境。多媒體課件教學法的鮮明性、生動性和真實性是其他教學方法所無法比擬的,它有利于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所學內(nèi)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也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快,記得更牢。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是我們一線教師應該遵守的一個原則。教師掌握多種新穎的教法,會使學生學得有滋有味,提高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增強教學效果。當然任何一種教法都有它適用的范圍,都有它的局限性,所以,合理地運用這些教法,恰當?shù)剡x擇教法也是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增強教學實效的關(guān)鍵。
(編輯:畢力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