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國海
學習和掌握語言,是語文教學主要目標之一。語文教學應(yīng)以語言為載體,通過“文本語言”到習得逐步內(nèi)化,并進入自己心靈。目前語文教學中學習積累與寫作運用嚴重脫節(jié)。作者認為分類盤點,整合積累;回歸課文,重構(gòu)語段等方法是解決問題之道。如此,利用“詞語盤點”所承載的文化信息,通過語段訓練等方法,使言與意之間激活、貫通,喚醒并激勵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能為學生的作文和語言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chǔ)。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從四年級上冊開始,就將每一冊最后的詞語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每一個主題單元之后,《語文園地》之前的“詞語盤點”。詞語盤點中的很多詞語都是課文中比較重要且要求掌握的詞語,我們常常稱之為“好詞”,很多教師都在指導(dǎo)學生習作時強調(diào):“要使我們的文章寫得具體生動,就要用上好詞佳句。”課后還要求學生摘錄好詞佳句??墒俏覀儼l(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摘抄了好幾本,作文中卻仍難覓這些好詞佳句的蹤影,習作中言不達意、有話難表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學習積累與寫作運用嚴重脫節(jié)的問題并未解決。
詞語是組成句子最小的語言單位,積累和運用詞語是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曾說:“無論是閱讀還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詞?!闭n程標準也提出:“要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比绾卫迷~語盤點,將它當作有效的教材資源為語文學習所用,并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它,近幾年筆者在這方面做了些初步的探索和實踐。
每個單元的詞語盤點都是本單元課文詞語的集合,詞語的類型也很豐富:有描寫人物神態(tài)、動作、心理、品格的詞語,也有描寫建筑、景色的詞語。教師可以在教學詞語盤點時讓學生給詞語分類,然后選擇一類詞語,進行語段訓練。如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詞語盤點中有許多描寫人物和景色的詞語。我讓學生按照提示給這些詞語分類,學生很快就能找出相對應(yīng)的詞語,如:
表示事物名稱的詞語:圍墻、告示牌、煤油燈、臉頰、鐵鍬、樹杈、麥子、木偶、魔杖等。
描寫景物的詞語:覆蓋、火辣辣、鮮花盛開、綠樹成蔭、鮮果飄香、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枯枝敗葉等。
描寫人物的詞語:孤獨、訓斥、允許、凝視、冷酷、愉快、拆除、伐木、詫異、愣住、拽住、溫柔、撒謊、笑嘻嘻、興沖沖、勤勤懇懇、蹦蹦跳跳、可憐巴巴等。
接著,讓學生選擇同一類中的幾個詞語寫一段話。一個學生選擇描寫景物的詞語描寫了隆冬的景象:“隆冬來臨,天空中雪花飛舞,像一個個小精靈降落到了人間。遠遠望去,皚皚的白雪覆蓋了整個大地,給大地披上了一件銀白色的外衣。路邊,光禿禿的大樹上滿是雪花,樹枝已經(jīng)被壓彎了。突然狂風大作,呼呼的北風無情地吹打著樹枝,樹枝不停地搖晃著,彼此撞擊著,雪花從樹上紛紛飛落下來,連樹杈上的一個鳥窩也被那呼嘯的北風打落在雪地上……?!?/p>
在每個詞語盤點后,對學生進行歸類語段訓練,既對詞語進行了復(fù)習歸類,又對詞語進行了積累運用,特別是對中高年級學生來說,經(jīng)歷從詞到句、從句到段,從簡到繁、從少到多的語段寫作訓練,讓他們逐漸學會如何運用積累的詞語將事物寫具體、寫生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喜怒哀樂,也為整篇習作打好基礎(chǔ)。
“詞語盤點”集中了一組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有些詞語組合在一起就能概括一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開展選擇幾個詞語說一說或?qū)懸粚懻n文內(nèi)容和情景片段的練習,這既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復(fù)習,又是一次難得的運用詞語的良機。
以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詞語盤點為例。先讓學生將詞語盤點中的詞語按課文分一分。
《窮人》:舒適、擱板、勉強、抱怨、掀起、魁梧、撕破、倒霉、嚴肅、憂慮、濕淋淋、心驚肉跳、自言自語、自作自受、縫縫補補。
《別餓壞了那匹馬》:殘疾、瘦削、寬厚、張皇、竭力、泰然、茫然、勸阻、焦黃、流連忘返、身無分文、溜之大吉、怒目圓睜。
《唯一的聽眾》:傾聽、神圣、悠悠、莊重、儀式、抱歉、溜走、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割舍、大吃一驚。
《用心靈去傾聽》:著迷、耐心、修理、如愿、十指連心、興高采烈。
然后選擇同一課的幾個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進行語言重構(gòu),即說一段話。
例:選擇《別餓壞了那匹馬》一課中的詞語,對課文中“我”發(fā)現(xiàn)了賣馬草的秘密這一部分內(nèi)容進行思維回歸,然后進行語言重構(gòu)訓練,習得表達方法,有一位學生這樣寫道:
我沒有聽青年的勸阻,提著馬草推開了后門?!盎貋?!”青年在我身后竭力地喊道,“那馬會踢傷你的!”可是遲了,我走進了他家的后院,看見了一堆焦黃的馬草——這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的馬草!我驚呆了,望著眼前這位殘疾的青年,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了以前的情景:我酷愛讀書,殘疾青年的這個書攤是我放學后流連忘返的地方,可更多的時候,身無分文的我只能裝作選書的樣子偷看幾個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根本不敢看他那瘦削的臉。而第二天他看到我卻總是寬厚地一笑,看到我為了讀書而四處賣馬草,他又以家里的馬正缺草的借口買下了我每天的馬草……想到這些,我沖了出去,直想哭。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yīng)注意引導(dǎo)學生從內(nèi)容或思想上進行多元理解,大膽表達,同時注意語句的通順,用詞的合理性。如果學生的語言組織比較零碎,教師可以幫助指導(dǎo)。
每次到單元后的習作板塊時,學生都是絞盡腦汁擠出那么幾百個字來完成任務(wù),教師面對學生的作文也只能“望文興嘆”,不知道該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走出這種困境。很多時候,教師都是結(jié)合本單元的課文,在文章結(jié)構(gòu)、選材、修辭手法等方面進行習作的引導(dǎo),卻往往忽視了“詞語盤點”。我們的語文教材是以一個主題為一個單元的,課文內(nèi)容、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和習作都緊緊圍繞這個主題展開,我們完全可以更好地使用教材,巧妙地設(shè)計“詞語盤點”教學來進行習作片斷的訓練,讓學生不再成為“無米之炊的拙婦”。
如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主題是“祖國風光”,習作內(nèi)容為:寫校園里的景物、別處的景物或校園里發(fā)生的難忘的事。我們可以結(jié)合本次習作的內(nèi)容,巧妙設(shè)計詞語盤點的教學,引導(dǎo)學生運用這些詞語寫一個描寫景物的語段作鋪墊。我出示了學生熟悉的、河姆渡遺址對面的大崗山風景區(qū)圖片,讓學生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詞語盤點中的哪些詞語(遠處的山:連綿不斷、峰巒雄偉、奇峰羅列、危峰兀立、形態(tài)萬千、重重疊疊、拔地而起、屏障、高聳;山路:蜿蜒、攀登、綿延;樹葉:柔嫩;陽光透過樹葉照射下來:透射、細碎、斑斑點點;楓樹:紅葉似火;山中的小溪:山澗)看著這些景物,你仿佛聽到了什么?(風吹動樹葉發(fā)出的沙沙聲、鳥兒的鳴叫聲、山澗溪水流動的潺潺聲……)請你選取一個畫面根據(jù)你的所見、所想,按照一定的方位順序,用上相應(yīng)的詞語把大崗山的景物寫具體。
學生通過直觀的畫面,結(jié)合觀察聯(lián)想,并在教師的引導(dǎo)下合理地運用詞語盤點中的詞語,將描寫景物的語段寫具體,這樣聯(lián)系單元習作,緊扣主題練習,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層次性的語段訓練就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詞語盤點中有些詞語十分優(yōu)美,具有豐富的意象,富有大量的想象空間,如“疲憊不堪、欣喜若狂”等描寫人物的詞語;“熱鬧非凡、人影綽綽”等場面描寫的詞語;“清波蕩漾、奇峰羅列”等描寫景色的詞語,都可以讓學生通過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等不同角度展開合理的想象,將語段寫具體。所以,我們除了將一個詞語展開想象寫成一個具體的語段外,還可以進行多個詞語連詞成段的練習。
如:教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詞語盤點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寫一段話。由于題目開放性大,學生可以自由想象,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進行創(chuàng)作,使每一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其中,一個學生,選擇了清爽、清新、挺拔、演奏、音韻、歡悅、奇妙無比、左沖右撞、龐然大物、神奇、探索、小巷這十二個詞語,仿照課文《草蟲部落》寫了一段話:“雨后,真清爽,清新的空氣一直流進我的心中,向窗外望去,路上排列著一行挺拔的白楊樹‘衛(wèi)兵’,像是在迎接某位貴賓;不遠處一個‘樂隊’正在演奏著一首首音韻優(yōu)美的樂曲,讓人歡悅,真是奇妙無比。此時我不禁擔心起來,下過雨后,小蟲子們會不會左沖右撞地找不著家呢?會不會在半路上遇到一個龐然大物擋住回家的路呢?不管了,我也只能為它們祈禱了,希望它們能夠平安地從小巷中走出來,結(jié)束這次神奇的探索之旅……”
看似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幾個詞語,經(jīng)過學生大腦思維加工,就能變成一個精彩的故事,一幅美麗的風景,一段抒情的文字。這樣的連詞成段練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和思維,寫好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開展“詞語盤點”教學最終目的也是希望這些詞匯能在學生的口語表達和習作中得以靈活應(yīng)用。俗語說:“光說不練假把式”,詞匯的積累與豐富要靠不斷的運用才能得以鞏固,得以“保駕護航”,得以內(nèi)化為學生的己有語言。當我們對“詞語盤點”中的詞語根據(jù)詞語個性、單元特點進行多樣化教學時,詞語就有了溫度,成為靈動的福音,呼之欲出,美妙而動聽。我們應(yīng)該本著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的理念,深入耐心地琢磨每一組詞語盤點編排的特點,不斷探索規(guī)范有效的教學策略,在教學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活學活用的條件,使學過的這些詞匯真正成為學生的語言庫,這樣,詞語盤點的教學才會真正落到實處,才能讓詞語盤點的教學散發(fā)出迷人的光芒,讓“小盤點”也能做出“大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