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發(fā) (廣西藝術學院影視與傳媒學院 廣西南京 530000)
閱讀不僅可以開拓眼界,增長知識,還可以提高文學素養(yǎng),提升文化氣質,尤其是藝術院校的學生,文學名著的閱讀可以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陶冶情操?,F(xiàn)在社會生活節(jié)奏比較快,學生的學業(yè)負擔沉重,閱讀時間驟減,因此名著閱讀導讀課可有很好地引導學生閱讀名著,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正確引導其中的思想價值,實現(xiàn)名著閱讀的目的。
在上課的過程中,筆者了解到藝術類大學生對于名著的閱讀興趣并不高,因此課堂上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更顯重要。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興趣是人行為動機的最重要的體現(xiàn),閱讀興趣可以幫助閱讀者調整到最佳的狀態(tài),閱讀效果更加。文學名著導讀課主要是介紹名著的基本內容,簡要分析人物的特點,從一個切入點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生中,只有極少部分的學生完整地閱讀過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很多同學在閱讀到前幾回時就失去了閱讀興趣,因此可以看出,名著導讀的重要性。名著導讀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對我國的古典四大名著進行導讀的到時候,可以通過分析主要人物的特點,向學生介紹這些經(jīng)典角色的個性在中國小說史上的連貫性,例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性格比較單一化,而《西游記》中孫悟空的性格就比較復雜,《水滸傳》中林沖是一個矛盾性人格角色,而《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性格比較復雜,通過這些人物形象特點的發(fā)展變化,激發(fā)學生進一步閱讀名著的興趣。
文學名著導讀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技巧。教師在文學名著導讀課上,要選擇合適的文學名著,并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名著閱讀的技巧,這樣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學名著的文化精髓。例如在文學名著《紅樓夢》的導讀上,首先簡要了解學生對于這部名著的閱讀情況,《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小說的巔峰巨作,很多同學是有興趣卻讀不進去,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啟發(fā),強調《紅樓夢》的前五回在全篇中的總領作用,并通過導讀幫學生改進閱讀方法,優(yōu)化其閱讀技巧,實現(xiàn)提高閱讀效果的目的。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強調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但是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欠缺。藝術院校的學生,學習的重點傾向于自身的專業(yè),而實際上不管是學表演的學生還是學播音主持的學生,也不管是學聲樂的學生還是學美術的學生,他們的藝術發(fā)展是離不開基本的文化內涵的,因此文學名著的閱讀顯得更加重要。文學名著導讀課可以通過介紹文學名著的形式,在課堂上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使學生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這樣即豐富了學生的課堂學習內容,又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文學名著導讀必須遵循這門課自身的特點,即這門課是教師進行引導,要注意與文學名著鑒賞相區(qū)別。名著導讀要堅持以“導”為主,教師的基本任務就是在引導、引領學生在了解一部文學名著,并通過“讀”這種方式,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名著的內容。教師的“導”是這門課的核心內容,一方面要通過對于名著的背景介紹、人物分析,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消除學生閱讀上的障礙,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體會作品的文化內涵以及文學價值,并且了解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這些內容都是教師在引導中需要做到的。
上好文學名著導讀這門課,要求教師諳熟文學名著,并有自己的理解,可以準確把握文學名著作品人文精神以及文學內涵,通過一個正確的切入點來引導學生閱讀。由于課堂的時間有限,對于一些篇幅比較長的名著,教師很難面面俱到,因此教師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可以是作品的題目,也可以是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時代背景等進行導讀,對于文學名著中的經(jīng)典語句、經(jīng)典情節(jié)可以詳細講解。教師通過對作品的矛盾設置、人物性格的分析,將學生引入文學殿堂,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并做讀書筆記。教師對于名著的熟悉程度、理解程度直接關系到名著導讀課的實效,尤其是切入點的選擇,可以帶動課堂的氣氛,營造濃厚的文學氛圍。
在文學名著導讀的課堂上,教師在進行引導后,要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對于文學作品內容的理解與體會。教師還可以通過導讀后,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并以包容的態(tài)度,對于各種觀點予以客觀的評價。文學名著閱讀后的分享,可以幫助學生激發(fā)情感上的共鳴,并通過指導和補充,挖掘學生的潛能,突破傳統(tǒng)的文學導讀模式,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分享閱讀的體會與心得,無論師生間的交流,還是學生之間的分析,都有利于共同進步。
上好文學名著導讀課,離不開教師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學行為要以教學目標位導向,教師要正確把握學生的基本特點,科學地制定文學名著導讀的教學規(guī)劃?,F(xiàn)代大學生閱讀的功利性較強,閱讀更多地傾向于一些以目的性、實用性為主的熱門暢銷書,名著閱讀的缺失是學生閱讀中的普遍問題。在大學中,學生閱讀的書籍很多是與專業(yè)相關的教科書,在藝術類院校,學生的閱讀時間比較少,尤其是對于文學名著的閱讀。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自身特點,尤其可以結合學生的不同專業(yè),選擇名著進行導讀。例如針對藝術院校中主修表演的學生,教師可以因材施教,選擇很多已經(jīng)改編或可以改編為話劇或電視劇題材的名著進行導讀,這樣與自身的專業(yè)結合,更能激發(fā)學生對于導讀課的熱情。同時,這門課的目的是通過導讀,培養(yǎng)學生對于名著的閱讀興趣,并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最大程度消除在名著閱讀上存在的障礙,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多種形式的課堂內容,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努力通過有趣又新穎的方式,來進行文學名著的導讀。對于文學名著中的經(jīng)典片段,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學生進行情景劇的表演的形式,揣摩其中的思想內涵,學生樂于參與,并進行熱烈的討論?,F(xiàn)場表演的形式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學生在準備期間也能更多地了解這部名著的背景以及人物。教師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放映一些與文學名著相關的影像資料,配合講解,讓學生通過視覺上具體的人物形象,加深對于文學名著的理解。教師還可以結合文學名著的歷史背景,帶領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例如雨果的《九三年》,教師可以通過對法國大革命的背景介紹,結合參觀歷史博物館,加深學生對于這部名著的深刻理解。
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教育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重要,特別是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蘊。當今大學生的名著閱讀量較小,因此亟需一種恰當?shù)耐緩絹碚_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文學名著導讀課發(fā)揮了此作用,教師通過一個切入點,向學生介紹文學名著的人物、背景等,通過生動的啟發(fā)引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對于閱讀文學名著的熱情,進而增強學生的文學內涵,通過高雅文學來陶冶情操。
[1]劉躍紅.談談高中名著導讀課應遵循的幾個原則[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02(25).
[2]王彥力.讓教育名著“活”起來——上好教育名著導讀課[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04(15).
[3]韓曉飛.高中“名著導讀”教學的有效性與可行性調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4]田婕.淺談民族中學如何上好學生的名著導讀課[J].中國市場,2011,09(12).
[5]吳龍,韓春萌.高校文學名著教學與研究性學習[J].江西教育科研,2011,11(03).
[6]崔書堂.淺談文學名著閱讀指導的有效策略[J].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魏集中學學知報,201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