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格
摘 要: 當前,在語文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往往沒有得到認真貫徹,究其原因,教師的教學理念還沒有轉變,提倡素質教育,其實還是應試教育。也許是考試的指揮棒在作祟,也許是還沒有找到實施的方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呢?文章對此問題作探討。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學生主體作用 教學方式
何為學生主體作用,即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說,教師要把學生從傳統(tǒng)的被動的受教育者轉變?yōu)橹鲃拥那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引導學生形成自覺地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習慣與能力,實現(xiàn)“教”與“學”合二為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呢?根據(jù)日常教學積累,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學理念,轉變自身角色
怎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語文教師首先要更新教學理念,轉變角色,有責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思想。學生能否發(fā)揮學習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態(tài)度密切相關。通常情況下,學生喜歡笑口常開、和藹可親、幽默風趣、循循善誘、心懷寬廣的老師,而不喜歡神情嚴肅、心胸狹隘、苛刻責備、諷刺挖苦人的教師,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改變自身角色非常重要。如今網(wǎng)絡媒體發(fā)展快,老師已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
在學校里,學生學習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因此,課堂教學是主要渠道。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對象觀,擺正自己與學生的關系,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帶著微笑和學生交朋友,創(chuàng)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以民主、平等的態(tài)度面向全體學生,盡量用真情實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課堂成為學生表演的大舞臺,教師只起點撥引導的作用。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绻麑W生對語文學科沒有興趣,則絕對學不好語文。只要對語文學科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盼望上語文課,上了這節(jié)盼下一節(jié)。還沒上的課,他們會積極主動地預習,去讀、去寫、去搜集相關材料。老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其根本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展現(xiàn)自我和體驗成功的樂趣。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到成就感,從而更堅定學習信心。教師要善于通過各種手段,找準教學的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那么,如何激發(fā)呢?
(一)巧妙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盤活課堂。
教師要抓住初中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善于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如運用故事引入、情境引入、啟發(fā)式引入、談話式引入等,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用外部刺激引起學生學習的直接興趣。如我在教學《斑羚飛度》這篇課文時,運用PPT播放了野生藏羚羊在藍天下,綠油油的草原上食草,自由奔跑的圖片,并配上寬松優(yōu)美的音樂,展示給學生欣賞。一上課就把學生引入廣闊無垠的美的境界,讓學生對遼闊草原,自由自在的草原有向往。讓同學們闡發(fā)對大草原、對羚羊生活的感受。接著繼續(xù)播放不法分子用槍械屠殺羚羊的圖片,讓學生對羚羊的遭遇產(chǎn)生憐憫之心,接著切入羚羊種族自救的故事。這樣學生對這篇課文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學生們討論問題的積極性很高,我設計的問題學生都解決了。課堂上學生主動與我交流,同學之間相互爭論,整堂課氣氛非常活躍,在品詞佳句上能發(fā)表獨到的見解,真正轉變了教師的“一堂言”為學生的“滿堂言”。分角色朗讀課文時,更是抑揚頓挫,有聲有色,語言積累水到渠成,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實踐證明,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激活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萌發(fā)強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與自主意識的驅動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在廣闊的時空中,展示個性、尋求發(fā)展、獲得成功。
(二)統(tǒng)籌設計難易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
每個班50多名學生,他們之間存在一些差異,如:他們來自不同的社區(qū)、村落,不同的家庭,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教師在設計問題、布置作業(yè)時都要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意識和進取精神。后進生存在學習障礙,我們要千方百計地進行積極引導,幫助他們渡過這一難關。課堂上這樣的情景時有發(fā)生,后進生的發(fā)言吞吞吐吐,或者不夠貼切,引起同學的哄堂大笑,使他們的自尊心備受打擊,此時鼓勵他們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絕不能持責備甚至呵斥的態(tài)度,要看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勵”。善用顯微鏡和望遠鏡,用顯微鏡看學生的閃光點,用望遠鏡看學生的潛力,即用發(fā)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進生。啟發(fā)和引導他們從克服適當?shù)睦щy開始,不斷邁向成功。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除了學習障礙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如贊賞的目光、親切的話語、直接的表揚,讓他們?yōu)樽约焊械津湴?,充滿自信心。在有成就感后,他們便會自覺地努力奮斗。我們要適時地給予他們指導,為他們創(chuàng)造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從而樹立克服困難的自信。這樣學習就變成了輕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變成了學生自覺的行為。
(三)善于激勵學生質疑,啟迪學生的思維。
孔子說:“非學無與質疑。”質疑問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表現(xiàn)。優(yōu)化語文課堂結構,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允許學生們隨時“插嘴”、提問、爭辯,甚至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看法。以前,對待學生的這類插話,我認為是“耍小聰明”、“出風頭”,甚至是“目無師長”,“破壞課堂紀律,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往往惱羞成怒,甚至有時還呵斥、諷刺這樣的學生。后來,我漸漸地感覺到這種做法有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而且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大打折扣。教師要善于激勵學生質疑,啟迪學生的思維。
學生有疑而問,質疑問難,是用心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可貴表現(xiàn),理應得到老師的熱情鼓勵和贊揚。愛迪生小時候在校讀書經(jīng)常提出一些古怪的問題,老師被難倒了,反而斥說愛迪生智力有問題,要他退學嗎?現(xiàn)在對學生的隨時“插嘴”,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我總是持歡迎、鼓勵的態(tài)度給予肯定,并做出正確的解釋。由于我能正確對待學生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學生上語文課時大膽發(fā)問,敢于提出獨到的見解,獲得學習的主動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