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莉,陳 鈺
缺血性眼底病變是除白內障、青光眼外眼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主要表現(xiàn)為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血管內注射氫溴樟柳堿和普魯卡因氫溴酸樟柳堿,有解痙作用,能通過穩(wěn)定內皮胞膜,恢復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改善眼部微循環(huán),促進黃斑區(qū)水腫吸收,減少視力損害。普魯卡因能解除平滑肌痙攣,使小動脈擴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自愈能力。而復方樟柳堿迅速提高眼的血流量,全面改善眼缺血現(xiàn)象,也降低單用氫溴酸樟柳堿的不良反應[1]。近年來,我科使用復方樟柳堿注射液治療缺血性眼底病變,均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 年1 月~2012 年1 月我科收治的120例(125眼)缺血性眼底病變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68例(71 眼),女52例(54 眼),年齡17~74 歲,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男34例(35眼),女26例(27 眼),平均年齡47.8 歲;對照組男34例(36眼),女26例(27眼),平均年齡52.3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眼別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實驗組患者除常規(guī)靜脈滴注或口服活血化瘀藥物外,行患側顳淺動脈旁皮下注射復方樟柳堿注射液2ml,常規(guī)單眼患病者每日注射1次,若雙眼患病則雙眼每日各注射1次,一般14天為1程。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對癥治療,靜脈滴注或口服與實驗組相同的活血化瘀藥物,且療程一致。
1.3 療效判定標準 以國際標準視力表測視力:顯效:視力提高3 行或以上;視力從無光感或光感不定位提高至0.05或以上;視力從眼前指數(shù)提高至0.1;視力從0.02 提高至0.2,視力從0.05 提高至0.3 或0.4。有效:視力提高1~2行;視力從無光感、光感不確定提高至0.02 或從0.02 提高至0.05~0.1;視力從0.05 提高至0.1~0.3。無效:視力無提高或反而下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用藥兩個療程后測視力:實驗組:顯效54 眼,有效6 眼,無效2 眼,總有效率96.8%;對照組:顯效24眼,有效21眼,無效18眼,總有效率71.4%,實驗組的總有效率明顯大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結果表明復方樟柳堿對缺血性眼底病變有明顯的療效。
3.1 心理護理 患者發(fā)病導致視力下降后本身就會有焦慮的情緒,擔心愈后效果,加之醫(yī)護人員告知要在太陽穴注射藥物就更加恐懼。因此在注射前要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簡單講解發(fā)病機理,并介紹顳淺動脈旁區(qū)穴位注射復方樟柳堿的作用,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增強患者的信心,正確對待疾病。
3.2 注射部位的護理 由于太陽穴皮膚較薄,皮下脂肪較少,藥物注射后局部會有隆起,應囑患者除按壓針眼止血外不要按壓隆起部位,待藥物吸收后自會消失。如皮下有淤血或硬結,待皮下出血停止后用局部熱敷或按摩的方法緩解。
3.3 健康宣教 復方樟柳堿是樟柳堿的復方制劑,作用于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M-膽堿能受體阻斷劑,有散瞳、抑制唾液分泌、擴張血管、緩解血管痙攣、改善微循環(huán)及抗有機磷中毒等作用[2]。少數(shù)患者用藥后會出現(xiàn)口干、面紅等不良反應,停藥后即可緩解。由于缺血性眼底病恢復較慢,囑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飲食宜清淡,忌辛辣、煙酒等,若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應積極治療。
3.4 不良反應 本組患者僅有1例在用藥后出現(xiàn)輕度口干、面紅等不良反應,停藥后消失。
眼底病變常因供應視神經(jīng)乳頭的小血管發(fā)生病變,致視神經(jīng)發(fā)生急性血循環(huán)障礙而引起局部組織缺氧、小血管痙攣,病人突然出現(xiàn)視力下降及視野改變,且常伴有偏頭痛、頭痛、眼球脹痛,局部使用復方樟柳堿可有效緩解癥狀,有利于病人睡眠狀況的改善,使病人保持良好的生理及心理狀態(tài)。顳淺動脈旁的自主神經(jīng)末梢可反射性地調整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過程,調節(jié)自主神經(jīng)功能,增加血流量,改善眼部組織供血[3]。復方樟柳堿注射液中含有普魯卡因,在注射時可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加之顳淺動脈旁皮下注射的操作也相對簡便易行。通過對本組患者療效的觀察,以及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復方樟柳堿對缺血性眼底病變有明顯的療效。
[1]黃艷秋.復方樟柳堿在缺血性眼病中治療及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26(9):149.
[2]宋琛.缺血性眼病治療新概念[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5:98-101.
[3]李鳳鳴.眼科全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