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芬
(杭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學正小學,浙江杭州,310018)
練習是語文課文內容精髓的提煉,能為教學提供策略、手段和方式。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不難發(fā)現(xiàn)練習均在三四道題左右,數(shù)量不多,但寥寥數(shù)題卻是編者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與學生年段特征、認知發(fā)展特點及選文特點精心編制的,它是語文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對所學新知進行鞏固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反觀教師的教學現(xiàn)狀,很多教師在指導練習時存在強制、機械、“一刀切”等問題。如何讓設計的練習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做到練習設計的趣味性、選擇性、實踐性與融合性兼具,筆者做出了如下的探索。
練習設計的原點即練習設計的根本點,是讓教師從練習設計的角度做好練習設計。對學生而言,做練習是他們每天最重要的學習生活之一,練習設計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間接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因為“這是人生最集中的一段學習時期,對每個人來說是十分寶貴但自己卻不知曉其價值的時期”。練習設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學內容具有很大的豐富性和不確定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運用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進行取舍,處理教材。因為這個學科的練習設計相應也具有個性化特點,練習設計應是每個教師從課程內容出發(fā),結合個人對語文的理解,針對學生的語文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語文練習。其練習單設計流程如下:
圖1 練習單設計流程
研究練習、研究學生。在練習設計前要充分研讀教材,明確教材的目標、學生個性和練習的特點。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練習的“內容”“寫法”“語言”“說話”“詞語”等體現(xiàn)了語文課的特點,“理解”“分析”“揣摩”“訓練”“積累”等反映了對學習的行為要求。所以設計前要明確“為什么而設計”“為誰而設計”的問題。
確定內容、確定指向。語文學科的學習內容寬泛,語文練習的內容指向一般有知識內容指向、技能訓練指向、過程體驗指向,練習設計的內容指向往往不是單一的,通常會在某一個方面有所側重。
選擇類型、分層練習。小學語文練習設計的一般類型有識記型、運用型、活動型、綜合型等,教師可以根據(jù)練習設計的實際情況選擇設計類型并分層設計,激發(fā)學生樂學的興趣。
反思設計、多元評價。教師對已經(jīng)設計好的練習進行反思,反思的標準是設計意圖是否明確,練習是否有效、難度是否適中等。在練習評價上多考慮不同的形式和標準,讓孩子在評價中找到自信和快樂。
此單設計不是增加練習量,而是針對班級中語文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結合課后練習的有效性來設計適合學生的練習題,以達到夯實基礎、發(fā)展能力、逐步提高的目的。此練習單的大眾套餐一般為基礎+運用。
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練習新設計比較多的側重于如“詞語對對碰”(填上合適的詞語)、“火眼金睛”(改錯別字)、“對號入座”(看拼音寫詞語)、“調音室”(多音字練習)等,多樣的形式讓他們能在“夠得著”的練習平臺上獲得成功,使他們興致盎然,熱情高漲。
此單的設計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減去其已經(jīng)掌握的練習和重復題型,采用分層設計的形式,關注學生的差異發(fā)展,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空間。減練單練習一般是組合套餐,練習設計要源于書本知識,更多地要考慮學生的發(fā)展,設計這樣的發(fā)展型練習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有利于其閱讀能力的提高。
此單設計結合課后練習,從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實際需要出發(fā),進行系統(tǒng)思考,抓住練習設計策略,免除部分學生的課后練習,用“小研究”來達到切實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免練單可以免除學生一至兩周的練習作業(yè),給予學生更多的研究實踐時間。語文是以學生語言活動為中心的實踐性課程,語文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語文練習設計中理應凸現(xiàn)學生的語文實踐,加強語文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社會實踐的聯(lián)系。這里的“免除”不是不做練習,而是根據(jù)本單元學習要求及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興趣來申請“小研究”“綜合性學習”等具有自主個性的課后練習。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整個小學階段,學生對教師普遍有一種特殊的尊敬與依戀,他們尤其看重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同時也很在意同伴的評價。因此,練習設計的評價方式影響著學生完成練習的興趣。
為更好推進練習單的運用與研究,積極發(fā)揮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建立由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組織體系,由決策組、分配組、管理組組成。在決策組制定好班級的語文學習積分制后,管理組進行操作,做好三種練習單的登記工作,使之規(guī)范化,其目的是觀察學生對作業(yè)的興趣和情緒。期末時由學生課后練習情況做出統(tǒng)計,然后教師進行全面評價。這樣做有許多好處,有助于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態(tài)度做一個跟蹤觀察,量化分析,便于對學生作出準確的評價;有助于設計人根據(jù)別人的評價,更好地改進下一次練習的設計。
練習單的使用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積極性,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提高了其學習質量。獲得三次“減練單”或是兩次“免練單”的學生會被邀請談自己成功學習的經(jīng)驗等,并將其上傳至班級網(wǎng)站。這樣的積極宣傳,推廣成功經(jīng)驗,借助榜樣力量進行同伴教育,營造主動、快樂學習的氛圍。
練習新設計在操作中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練習的新設計帶給了學生活力,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經(jīng)過一年半的實踐,新練習設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在練習設計上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創(chuàng)新,多一份關注,學生就多一片自由成長的天空。
[1]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溫儒敏.扎實穩(wěn)妥地推進課程改革[J].語文建設,2006(5).
[3] 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fā)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4] 郭思樂.諦聽教育的春天:郭思樂生本教育思想隨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5] 張勇.關于語文教材練習設計的類型歸納與思考[J].語文建設,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