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憲梅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蘊含豐富的文化信息,學習漢字的過程就是學習文化、學習審美的過程?!墩Z文課程標準》更加強了識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墩Z文新課程標準》對識字教學提出了“會認”和“會寫”兩種不同要求,如今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比較大,這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艱巨的任務(wù),然而識字過程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因此,教師應(yīng)尋找一條讓學生快捷識記,提高學生記憶效率之路,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教給學生多樣的識字方法,帶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一、游戲互動,快樂識字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各方面發(fā)展都缺乏持久性、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時時保持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學習形式的新穎,變枯燥為生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編識字游戲,力求寓教于樂,引發(fā)兒童的興趣,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愉快氣氛中學會漢字。
1.變抽象為直觀。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在識字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聲像系統(tǒng)為先導,通過多彩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誘發(fā)學生探尋知識的強烈愿望。如教“春”字時,先出示“三個小朋友在陽光明媚、楊柳依依、草綠花紅的環(huán)境中游玩”的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形象感受“春”是四季中第一的含義。接著,憑借畫面上三個小朋友在陽光中游玩的情景,與漢字“春”建立起識記聯(lián)系,把“春”分解成“三”、“人”、“日”三個部件,讓學生根據(jù)畫面意思編識字兒歌:“三個小兒樂悠悠,紅日晴天去春游?!比缓螅〗Y(jié)記字方法后指導書寫。這樣通過動畫、兒歌等形式,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中識字,效果十分理想。
2.“猜字謎”識字?!安伦种i”識字以其幽默風趣、朗朗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學生喜愛。根據(jù)字的形狀或意義,引導小朋友自編、互猜字謎,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如:“碧”字,有學生編了“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頭上”,“金”,學生編成“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兩人在土上(坐);一個人累了,靠在樹邊休息(休);竹子長得比天高(笑);天沒它大,人有它大(一)。另外,身體語言也能幫助記憶字形,我常通過動作演示讓小朋友猜。如:“捧”“看”等可以演示為動作。經(jīng)過編字謎、編兒歌、做動作,學生容易把字記住,同時也經(jīng)歷主動識字的過程。
3.“換部首”識字漢字中大部分是形聲字,可以利用其形旁的區(qū)別和聲旁的聯(lián)系進行識字。根據(jù)這一特點,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換部首”識字方法的探究,發(fā)現(xiàn)一些形聲字學習的小秘密:聲旁表音,形旁表義;只要聲不變,換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組成一組音、形相近的字。例如以“青”為聲旁能組成“清、請、睛、情、倩、晴、蜻、精”等字,可編成一個順口溜識記:有水方說清,有言去邀請;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濃;麗人留倩影,日出天氣晴;有蟲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二、生活識字,感受快樂
一提到識字,我們總是習慣性地想到課本、課堂、學校,但是社會發(fā)展,人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不同,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漢字到處都有,隨處可見。因此,我們要改變思維方式,鼓勵學生走進生活中去識字,感受其中的快樂。
1.利用校園文化識字。進入校園,到處都是識字的資源,校風、校訓、告示欄、小學生守則、學校里的文化專欄、文化設(shè)施等;進入班級,班級課程表、黑板報、班級制度?;锇槊?、書包里的書本……都是學生識字的好素材。教師就當做有心人,經(jīng)常引導學生認認這些字,日久天長,學生就由無意識到有意識地反熟悉與識字認字結(jié)合起來。
2.利用電視媒體識字。電視節(jié)目豐富多彩,如新聞聯(lián)播、動畫片、兒童故事片等,學生都能從中獲取大量的信息。因此,可以引導學生在看電視時,注意認讀字幕,不懂的向家長求教。如此,通過眼看、耳聽、口問,不知不覺中,陌生的字符變得熟悉,進而識字。
3.利用商業(yè)資源識字。當今學生每天都要面臨鋪天蓋地的廣告、商標、招牌,可要求學生利用家長帶他們上街、旅游、活動的機會,問問爸爸媽媽廣告牌上寫的是什么,店名叫什么,柜臺上的商名叫什么,達到認讀的目的。一次也許記不了,但次數(shù)多了,與那些字見面的頻率也高了,當然認識的也就多了。
4.利用電腦功能識字。隨著人民生活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電腦也越來越多,既可熟記字音,又可鞏固字形,還可積累字詞。學生通過電腦打字,無形之中會通過比較熟悉,牢記許多字詞。
三、自主識字,體驗快樂
第斯多惠說:“知識是不應(yīng)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yīng)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睂W生在老師的興趣引導下,已經(jīng)對識字有了濃厚的學習欲望,帶著興趣他們在生活中識字,感受到識字的樂趣,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應(yīng)激勵學生自主識字,掌握識字方法,更加深入地體驗識字的快樂和漢字的魅力。
在識字教學中,我經(jīng)常進行一些定期的“展示臺”活動,讓學生把自己在課外自主學到的生字進行展示交流,引導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你還有更好的記憶方法嗎?”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發(fā)揮潛在的創(chuàng)造能量。實踐證明,在這樣的學習氣氛中,學生會有多種識字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說一說、演一演、畫一畫等方法。教師可經(jīng)常引導,讓學生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掌握識字的方法,體會到祖國漢字的魅力。
童心純真,童心無邪。孩子們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卻閃耀智慧的光華。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如能以滿腔的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讓識字教學快樂起來,那么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一種樂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