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雙喜 李莉
【摘要】 目的:觀察奧氮平在腦卒中后睡眠障礙中的治療作用。方法:將58例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的患者隨機分為奧氮平治療組和對照組,觀察治療4周后的臨床效果,并于治療前后評估MESSS和MBI。結果:奧氮平治療組可顯著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礙,有效率達83.3%,而且對神經功能的康復有積極影響,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奧氮平對腦卒中后睡眠障礙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并對患者神經功能的康復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 奧氮平; 腦卒中后睡眠障礙; 神經功能
腦卒中急性期伴發(fā)睡眠障礙在臨床上十分常見,這不但妨礙神經功能的恢復,還會引起腦卒中危險因素的軀體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的癥狀加重,增加軀體疾病治療的復雜性,延長住院天數(shù),并可使死亡率上升,因此引起醫(yī)務工作者廣泛重視。本研究使用奧氮平輔助治療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有58例腦卒中患者均于2005-2012年在本科住院治療,均伴有睡眠障礙,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奧氮平治療組和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58例腦卒中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腦血管病診斷標準[1],均在發(fā)病后經腦CT或MRI檢查確診為腦卒中,并符合以下條件:首次卒中;單側病灶;卒中前無睡眠障礙、抑郁等精神疾病史;心肝腎功能正常。排除標準:(1)有意識障礙或精神異常者;(2)嚴重認知障礙與失語,不能完成問卷者;(3)年齡>75歲;(4)嚴重心、肺、肝、腎功能衰竭及嚴重糖尿病、高血壓病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伴發(fā)疾病、既往史、睡眠障礙程度和神經功能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量表評定 所有研究對象在住院1周內采用SPIEGEL睡眠情況量表進行評定,其內容包括睡眠時間、夜醒次數(shù)、睡眠深度、做夢情況、醒后感覺等6項。SPIEGEI 睡眠情況量表評分≥12分者定為睡眠障礙。
1.2.2 睡眠障礙的治療 納入研究的所有患者除接受原發(fā)病的治療外,均給予系統(tǒng)康復治療包括肢體功能康復訓練、肌電刺激、針刺運動等,對照組使用艾司唑侖(舒樂安定)1~2 mg,睡前30 min口服,療程4周,實驗組給予奧氮平(再普樂,禮來蘇州制藥有限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80287)治療,2.5~5 mg,每晚一次,療程4周。
1.3 療效評定 睡眠障礙的改善采用SPIEGEL量表減分率方法作出療效評價,臨床痊愈:指癥狀完全或基本消失,SPIEGEL量表減分率≥ 80%;顯效:指癥狀基本消失,SPIEGEL量表減分率≥50%;有效:指癥狀有改善或部分癥狀改善,SPIEGEL量表減分率≥30%;無效:無變化或加重,SPIEGEL量表減分率<30%。于治療前、治療后4周各測一次;采用改良愛丁堡-斯堪的那維亞腦卒中評分量表(Modified Edinburgh-Scandinavia Stroke Scale,MESSS)和改良巴氏指數(shù)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對所有病例治療前和治療后4周分別進行評分,評定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和日常生活能力。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l1.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 (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睡眠障礙改善的比較 4周后奧氮平組睡眠障礙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較 奧氮平組治療4周后的改良愛丁堡-斯堪的那維亞腦卒中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4周后的MB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一般認為,有20%~40%腦卒中患者會并發(fā)睡眠障礙[2-3],但也有報道提示腦卒中后睡眠障礙遠高于此,Palomaki等[4]發(fā)現(xiàn)卒中患者入院時失眠高達68%。因此臨床上有效解決患者腦卒中后睡眠障礙顯然非常重要。腦卒中后睡眠障礙與精神狀態(tài)、抑郁、焦慮、日常生活能力,與腦卒中的部位等有密切關系[5],因此如果單純采用常規(guī)治療失眠的藥物或手段處理腦卒中后的睡眠障礙,往往不能奏效。二氮卓類是最常使用的治療失眠的藥物,雖然安定可以使患者鎮(zhèn)靜,但其縮短慢波睡眠,改變了正常睡眠的結構,長期應用可以引起頭昏、肌無力、記憶力減退,并易于成癮和對認知功能有影響,過量時可導致昏迷和呼吸抑制,而且臨床實踐中常常發(fā)現(xiàn)單純使用安定類藥物治療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療效往往較差。本研究中舒樂安定總有效率僅為53.6%,也反映其治療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的不足。奧氮平(Olanzapine)是一種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能改善腦內多種神經通路功能,因其療效好,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在臨床上越來越受到重視,已被用于多種精神病性障礙。本研究采用奧氮平治療腦卒中后睡眠障礙,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不僅明顯改善睡眠狀態(tài),而且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考慮與奧氮平的多方位的藥理作用有關。奧氮平在體內、外與H1受體有較高親和力,因此具有明顯的鎮(zhèn)靜催眠作用。腦卒中后往往伴有程度不一的焦慮和抑郁,而焦慮和抑郁可加重睡眠障礙,而奧氮平具有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多重受體拮抗作用,與這些受體有親和力,對5-HT 受體拮抗作用與改善高級情感活動有關,小劑量奧氮平具有明顯的快速抗抑郁、焦慮的作用[6],所以可有效控制腦卒中后的睡眠障礙伴有的焦慮和抑郁,穩(wěn)定患者情緒和心境,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康復欲望,增加其康復訓練的配合度,提高了醫(yī)患關系的依應性,使康復計劃得以有效的實施,這是其他抗失眠藥物所不能比擬的。另外有體外研究報道認為奧氮平可改善神經功能[7];奧氮平能夠抵抗谷氨酸誘導的神經元損傷,提高神經元存活率,減少LDH的釋放,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減少神經元的凋亡和壞死,具有神經保護作用。而腦卒中后尤其是急性期和亞急性期,水腫逐步消退,神經細胞尚處于修復階段,因此奧氮平的這種神經保護作用對于腦卒中后神經細胞的修復應該有直接的促進作用,這對腦卒中后的神經功能的改善應非常有益。國外文獻報道,奧氮平通過抗5-HT2a 受體引起多巴胺脫抑制性釋放,通過抗a2 受體引起去甲腎上腺索脫抑制性釋放,加上擬谷氨酸能,改善認知功能[8]。再分析證據初步顯示,奧氮平可改善語言學習、記憶、語言流暢性和實施功能[9],腦卒中后患者可伴有程度不一的認知和記憶及語言方面的損害,所以奧氮平的這方面的藥理作用,對于認知能力的改善和言語能力的提高意義重大,可全面加強康復治療效果[10]。4周后奧氮平組患者的改良的Barthel指數(shù)均值大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原因可能與該量表的評分等級較少,靈敏度不高有關,也有可能與樣本量不大有關。此外本研究所選取的腦卒中患者相對較輕,而且睡眠障礙多為輕到中度,所以對于重度的腦卒中患者伴有嚴重睡眠障礙的,奧氮平是否有相同的臨床效果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endprint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2] Leppavuori A, Pohjasvaara T, Vataja R, et al.Insomnia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J]. Cerebrovasc Dis,2002,14(2):90-97.
[3] 蔣安杰,裴正斌.急性腦卒中病灶發(fā)生部位與患者的睡眠障礙[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0):80-81.
[4] Palomaki H, Berg A, Meririnne E, et al. Complaints of poststroke insomnia and its treatment with mianserin [J]. Cerebrovasc Dis,2003,15(1-2):56-62.
[5] 茍嬰如,袁強,彭蓉,等 .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相關因素分析[J].華西醫(yī)學,2004,19 (1):51-52.
[6] 孫華,閏月敏,吳剛等 奧氮平在抑郁癥伴焦慮治療中的增效作用 [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5,30(2):172.
[7] 王珍琦,張萱.精神病藥奧氮平的神經保護作用[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34(4):556-559.
[8] Brodaty H, Low L F. Aggression in the elderly[J] .J Clin Psychiatry,2003,64( Suppl 4):36-43.
[9] Lalonde P. Evaluating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s:predictors of clinical effectiveness [J]. Can J Psychiatry, 2003,48(3 Suppl 1):3S-12S.
[10]李桂亮,張家玲. 西酞普蘭合并小劑量奧氮平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對照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09,5(10): 371-372.
(收稿日期:2013-07-25) (本文編輯:陳丹云)endprint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2] Leppavuori A, Pohjasvaara T, Vataja R, et al.Insomnia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J]. Cerebrovasc Dis,2002,14(2):90-97.
[3] 蔣安杰,裴正斌.急性腦卒中病灶發(fā)生部位與患者的睡眠障礙[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0):80-81.
[4] Palomaki H, Berg A, Meririnne E, et al. Complaints of poststroke insomnia and its treatment with mianserin [J]. Cerebrovasc Dis,2003,15(1-2):56-62.
[5] 茍嬰如,袁強,彭蓉,等 .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相關因素分析[J].華西醫(yī)學,2004,19 (1):51-52.
[6] 孫華,閏月敏,吳剛等 奧氮平在抑郁癥伴焦慮治療中的增效作用 [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5,30(2):172.
[7] 王珍琦,張萱.精神病藥奧氮平的神經保護作用[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34(4):556-559.
[8] Brodaty H, Low L F. Aggression in the elderly[J] .J Clin Psychiatry,2003,64( Suppl 4):36-43.
[9] Lalonde P. Evaluating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s:predictors of clinical effectiveness [J]. Can J Psychiatry, 2003,48(3 Suppl 1):3S-12S.
[10]李桂亮,張家玲. 西酞普蘭合并小劑量奧氮平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對照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09,5(10): 371-372.
(收稿日期:2013-07-25) (本文編輯:陳丹云)endprint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2] Leppavuori A, Pohjasvaara T, Vataja R, et al.Insomnia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J]. Cerebrovasc Dis,2002,14(2):90-97.
[3] 蔣安杰,裴正斌.急性腦卒中病灶發(fā)生部位與患者的睡眠障礙[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0):80-81.
[4] Palomaki H, Berg A, Meririnne E, et al. Complaints of poststroke insomnia and its treatment with mianserin [J]. Cerebrovasc Dis,2003,15(1-2):56-62.
[5] 茍嬰如,袁強,彭蓉,等 .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相關因素分析[J].華西醫(yī)學,2004,19 (1):51-52.
[6] 孫華,閏月敏,吳剛等 奧氮平在抑郁癥伴焦慮治療中的增效作用 [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5,30(2):172.
[7] 王珍琦,張萱.精神病藥奧氮平的神經保護作用[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34(4):556-559.
[8] Brodaty H, Low L F. Aggression in the elderly[J] .J Clin Psychiatry,2003,64( Suppl 4):36-43.
[9] Lalonde P. Evaluating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s:predictors of clinical effectiveness [J]. Can J Psychiatry, 2003,48(3 Suppl 1):3S-12S.
[10]李桂亮,張家玲. 西酞普蘭合并小劑量奧氮平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對照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09,5(10): 371-372.
(收稿日期:2013-07-25) (本文編輯:陳丹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