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載受 梁艷 薛盛東 陳賢源 王曉娜
紅細胞壓積與血清白蛋白濃度差值對評估感染性休克嚴重程度及預后的探討
莊載受 梁艷 薛盛東 陳賢源 王曉娜
感染性休克在重癥患者中占有相當大的比率,也是重癥病房主要死亡的原因[1]。因此感染性休克是重癥醫(yī)學研究的焦點和難點。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感染性休克患者常伴有紅細胞壓積(hematocrit Hct)升高,血清白蛋白濃度(Serum albumin Alb)降低,作者試圖用二者之間的差值與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APACHE II)及病死率進行相關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本院ICU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資料完整且同時符合以下標準的45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21例; 年齡25~83歲,平均55歲。其中肺部感染3例,重癥膽管炎19例,重癥胰腺炎5例,急性腹膜炎12例,腸道感染6例。全組病例存活29例、死亡1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選標準:(1)有感染或高度可疑感染灶引起,以低血壓為特征的急性循環(huán)衰竭。(2)收縮壓<90mmHg或收縮壓減少>40mmHg,平均動脈壓<60mmHg。(3)毛細血管再充盈>2s,四肢厥冷或皮膚花斑。(4)尿量減少[2]。排除標準:(1)入ICU前輸晶體液>500ml患者;(2)入ICU前輸紅細胞及膠體液患者。(3)入ICU<3d的患者。(4)患者有肝硬化、肝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病史。(5)患者有慢性營養(yǎng)不良及貧血病史。
1.2 方法 取入ICU第一次抽取的血標本實驗室檢查結果計算其Hct-Alb值,并同時取其24h內各項生理參數(shù)和實驗室檢查結果的最差值進行APACHE II評分。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用(x±s)表示,運用SPSS10.0分析軟件對檢測值進行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 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APACHEII評分值及與Hct-Alb值變化 見表1。
2.2 兩組APACHII評分與Hct-Alb值比較 見表2。
表1 APACHEII評分值與Hct-Alb值變化
表1 APACHEII評分值與Hct-Alb值變化
注:與<20分組比較*P<0.05,**P<0.01;與21~30分組比較△P<0.01
組別(APACHEII評分)nHct-Alb值<20分組106.81±2.13 21~30分組22 9.33±2.47*>30分組1312.98±1.78**△
表2 兩組APACHEII評分值與Hct-Alb值比較
表2 兩組APACHEII評分值與Hct-Alb值比較
注:與死亡組比較*P<0.05
組別nAPACHEII評分Hct-Alb值存活組2917.9±8.78.74±2.14*死亡組1627.5±6.311.42±3.65
2.3 相關分析 感染性休克患者隨著APACHEII評分值增高,Hct-Alb值也相應增高,APACHEII評分值與Hct-Alb值呈正相關(r=0.675、*P<0.05、**P<0.01)。
人體血液成分主要包括血細胞、血漿,而紅細胞和血清白蛋白分別是上述兩種中主要成分。紅細胞壓積(Hct)又稱紅細胞比容,是指一定容積全血中紅細胞所占的體積比例[3]。當各種原因所致的紅細胞絕對值增高時,紅細胞壓積也會有相應的增加,血液濃縮時紅細胞壓積可>50%,臨床上常用于了解脫水患者的血液濃縮程度,作為計算補液量的參考;而血清白蛋白(Alb)是人血漿中的主要蛋白質,由肝臟合成,其在維持血液膠體滲透壓,體內代謝物質運輸,營養(yǎng)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3]。除了上述因素影響其濃度外,毛細血管滲漏也能影響其濃度。Van der F lier等[4]研究認為,毛細血管滲漏性增加是感染性休克發(fā)生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感染性休克時因內皮細胞受損,內皮細胞收縮,內皮細胞之間間隙擴大,導致富含蛋白的液體從血管內進入細胞間質,使常態(tài)下不能通過毛細血管的白蛋白等膠體物質也能漏出毛細血管進入組織間隙,從而導致血清白蛋白(Alb)降低[5];而紅細胞分子量較大不能漏出毛細血管進入組織間隙,加上血清白蛋白漏出導致組織間隙膠體滲透壓的增加,造成血管內水分進一步進入組織間,從而導致紅細胞壓積(Hct)升高。
作者觀察發(fā)現(xiàn)臨床中感染性休克患者Hct常升高,Alb降低,這可能與感染性休克時引起毛細血管滲漏有直接的關系。正常生理情況下Hct正常值為40%~45%,Alb正常值35~50g/L,兩者差值(Hct-Alb)<5,感染性休克時因上述原因常使差值(Hct-Alb)>5,并與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存在一定的關系。而目前對感染性休克嚴重程度評分方法以APACHE II評分較為普遍,其分值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分值越高,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6]。本資料結果表明,APACHE Ⅱ評分增高,Hct-Alb值也相應增加,<20分值組與21-30分值組及>30分值組之間Hct-Alb值有顯著增高(均P<0.05)。病死組比存活組Hct-Alb值有顯著性增高(P<0.05);相關性分析顯示:感染性休克患者Hct-Alb值與APACHEⅡ評分密切相關(r=0.675,P<0.05)。
由于感染性休克不同階段,液體復蘇種類及患者基礎疾病均會影響Hct及Alb值,本組入選病例均處休克液體復蘇早期,并均排除肝臟原因、營養(yǎng)不良及貧血等相關因素導致的Hct與Alb異常。但本組病例入科前均進行少量晶體液復蘇,雖然少量晶體液復蘇對Hct及Alb值影響較小,但也是不足之處。
綜上所述,Hct-Alb值不僅能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毛細血管滲漏程度,也能用來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本組患者經(jīng)充分液體復蘇達到早期液體復蘇目標(EGDT)后Hct-Alb值也逐漸降低,可見Hct-Alb值也可用于指導感染性休克液體復蘇參考指標。
1 中華醫(yī)學會重癥醫(yī)學分會.成人嚴重感染與感染性休克血流動力學檢測與支持指南.中華內科雜志,2007,46(4):344~349.
2 周榮斌,周高速,郭凱.2008年嚴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治療指南簡讀. 中國急救醫(yī)學, 2008,28(3):226~229.
3 王庸晉.現(xiàn)代臨床檢驗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7.11.
4 Van der F lierM,van Leeuwen HJ van KesselKP,et al P lasm 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th factor in severe sepsis Shock,2005,23(1):35~38.
5 劉毅,宋詩鐸.VEGF在膿毒癥毛細血管滲漏中的作用.國際內科學雜志,2009,36(1):34~36.
6 冷偉建,宋勇.APACHEII評分對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預后的評估作用.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5(20):5997~6000.
325800 浙江省蒼南縣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