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勇
摘要:工程量清單競標是一個企業(yè)之間公平競爭的平臺,它在社會經濟發(fā)展和建筑市場建設的過程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在我國工程量清單招標審計過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其工程量清單招標和控制造價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們注意。本文從工程量清單招標的含義及特點,工程量清單招標審計的難點及工程量清單招標審計對策等幾方面加以論述。
關鍵詞::工程量清單;招標;審計;難點;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 TU723文獻標識碼: A
一、工程量清單招標的含義及特點
工程量清單招標就是建設單位按照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編制招標文件,進行工程招標的一種組織形式,其特點如下:
1 .突出了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工程量清單招標由企業(yè)綜合考慮市場、技術、質量、工期等因素后自由報價,改變了以往依賴國家發(fā)布的定額進行投標的情況,體現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調節(jié)作用,使資質優(yōu)、信譽好的企業(yè)可以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2將質與量有機結合。工程量清單招標要求企業(yè)自主報價,這就要求企業(yè)必須充分考慮質量、造價、工程等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促使企業(yè)不斷提高生產工藝和經營管理水平,努力降低成本費用,從而降低了建設成本,節(jié)省了建設經費。
3、弱化了標底的“底線”作用。在傳統(tǒng)的招投標方式中,標底一直扮演關鍵角色,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更導致了投標單位千方百計打探標底、“圍標”、“串標”行為的發(fā)生。而在工程量清單招標中,工程量是公開的,標底只起到控制作用,不再作為評價中標與否的唯一標尺,也就避免了因標底泄密造成的負面影響。
4、降低社會成本,避免重復勞動。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標避免了招標單位、審核單位、投標單位重復做預算,增加了投標單位的自主性和靈活性,有利于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工程量清單招標審計的難點
在實施過程中,往往出現招標文件編制不合理、評標程序不嚴謹、施工企業(yè)“低價中標、高價結算”等現象,這給順利完成招標活動帶來隱患,同時也對審計部門提出了挑戰(zhàn)。
1、招標文件設計風險。由于招標單位作為招標控制價編制的主體,在招標控制價編制過程中往往存在清單規(guī)范掌握不清、計價條件不明確、工程量計算不準確及管理部門與施工企業(yè)沆瀣一氣,故意壓低控制價等情況。此外,編制人員素質、經驗和責任心的不足都會對招標控制價的公正性和合理性造成影響,甚至出現漏洞讓施工企業(yè)有機可乘。
2、評標過程的程序風險。在工程量清單招標過程中,采取的是合理低價中標的辦法,有效避免了外界因素對評標過程的影響。但在招標現場評標過程中,評標委員會的作用往往不能有效發(fā)揮。評標專家常常是大學和科研院所的教師或研究人員,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政府招標采購活動,由于精力和時間限制,很難全面、深入、細致地向投標單位了解投標文件的具體內容,容易忽視工程量清單報價澄清程序,導致一些采取優(yōu)良施工方案、先進工藝的企業(yè)因報價偏高而被擠出“候選名單”,使評標工作失去了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合理。
3、施工企業(yè)投標和結算策略的風險。在長期的工程審計實踐中發(fā)現,投標企業(yè)往往在投標時千方百計滿足評委和建設方的各種要求甚至是“刁難”,以達到排擠掉競爭對手的目的,一旦中標后,就會以價格波動、工程變更、“不平衡報價法”等各種手段在施工中和竣工結算時向建設方提出加價要求,以挽回投標時的損失,牟取高額利潤。所謂“不平衡報價法”是指在項目投標總報價確定后,施工企業(yè)在投標時惡意壓低報價,中標后再利用招標文件存在的缺項、漏項、圖紙不明確,暫定價和暫定量不確定等因素,在結算時使結算價大大高于招標價,以獲取高額利潤的一種“低價中標、高價結算”的投標策略。由于項目合同中沒有相應的應對條款,極易引發(fā)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在經費承擔和經濟損失上產生糾紛并影響形象。
4、施工合同管理風險。由于建筑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對投資金額較大、工期較長的項目,如不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風險范圍,當市場材料、人工、機械等因素價格出現漲幅變化較大的情況,施工企業(yè)可能在無法獨自承擔價格風險時被迫轉移風險。在面臨墊資施工、繳納大額履約保證金,企業(yè)資金周轉困難的情況下,極易誘發(fā)企業(yè)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以次充好、壓低建設成本、拖延工期等手段避免損失,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進度。
三、工程量清單招標的審計對策
1、工程量清單招標投標階段的審計對策
)加強對工程量清單的審核。
工程量清單由招標人在招標時提供并作為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它包括承包人完成工程施工的全部項目,其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合同管理和費用的控制。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審計工作人員較以往更加注重對工程量清單數量進行認真細致地復核。在熟悉建筑安裝工程項目劃分及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的基礎上,明確計量與支付的辦法。依照施工圖設計,將工程量進行分解、歸納、組合、拆減等方法進行技術處理,使投標人在編制投標報價時能準確地填入單價和總價,真正做到從源頭抓起。
)前瞻性的投資。
審計既把握住“量又控制好“價。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審計工作人員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是否準確、真實、相對完整,施工企業(yè)提供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有無缺項、漏項。其二,特別要關注不同項目的工程量清單對部分分項的劃分及其包含的內容不盡相同的地方,避免重復計算。其三,報價文件是否依據《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則》編制,工程量清單、措施項目清單和其他項目清單是否齊全。其四,工程量清單的編制單位是否具備相應資質,有無高估冒算情況。以避免清單編制質量低而直接影響編制計價項目的正確性和準確性。
2、工程量清單工程施工階段的審計對策
工程施工過程是工程量清單的主要使用階段,在這個過程是發(fā)包人控制造價與承包人追加工程款的關鍵時期,審計人員應當參照有關規(guī)定深入現場掌握第一手資料。使用工程量清單的合同,一般單價不再變化,工程量則隨工程的實際情況有所增減。所以應當嚴格控制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盡量減少設計變更與簽證的數量。
1.)強化合同審計管理。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標方式后,對在合同執(zhí)行過程中的工程量復核提出了更高要求,合同履約中的審計主要是檢查合同是否得到全面執(zhí)行,以實現把握線索、診斷偏差、分清責任、降低風險的目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下確定的合同價,除非因設計變更引起的實物量變化,或工期在規(guī)定時間以上且風險費用未列入造價的,可做適當調整外,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這在《工程量結算計價規(guī)則》中都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盡管規(guī)定的很詳盡,但對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工程結算與合同內容規(guī)定的不一致這類問題,審計人員必須冷靜思考,認真分析,摸清具體情況,把對企業(yè)落實規(guī)范情況的審計與內控制度審計結合起來,實施有效的監(jiān)督與服務。
2.)轉變審計管理方式。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審計人員立足工程造價控制的前沿,深入施工現場,監(jiān)督服務到位,做好與工程造價及施工管理人員的溝通,關注施工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施工現場摸清工程量變化的一切線索,以自身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較為豐富的經驗積累,協(xié)調、監(jiān)督好各種索賠事件,進而實現對工程投資的管理和服務,對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監(jiān)督。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濟與管理技術正在不斷的進步、提升,工程量清單招標、審計工作被提到重要日程上來。只有不斷的完善、鞏固工程量清單招標審計工作,才能實現工程質量與工期、成本與效益的統(tǒng)一,才能夠穩(wěn)步的幫助我國建筑工程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劉一民,宋燕.建筑施工企業(yè)如何應用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A].七省市第八屆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優(yōu)秀論文集[C]. 2007.
[2]梁俊芳.編制工程量清單報價的幾點建議[A]..由西省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 2004.
[3]孟令新.談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合同與招投標管理[J]中國科技信息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