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研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是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創(chuàng)設語境,積極采用各種方法,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我也曾嘗試運用多種方式,深覺教師范讀便是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利用范讀來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激趣
小學生的語言模仿能力很強,而且人人都希望有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而老師有感情的示范朗讀便具有強烈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必先“身先士卒”。教師的范讀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聲情并茂的范讀創(chuàng)設出濃濃的教學氛圍,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學生的情感,通過以情傳情來喚起學生的體驗,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產(chǎn)生濃厚的朗讀興趣和朗讀欲望,這樣學生才能愿意去讀,樂意去讀,學生的朗讀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了,學習也會更主動。
多年來,我每接一個新的班級,都會遇到學生存在唱讀的現(xiàn)象。因此,開始教新課都是自己先范讀,讓學生邊聽邊感受課文的內(nèi)容,再慢慢地體會作者的情感,視其人、聞其聲、觀其景。這樣,學生在直接領略老師的語氣、語調(diào)和表情的基礎上,進而體會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色彩就容易多了。例如我在范讀《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有的學生感動得流出眼淚,有的學生說:“老師,您讀得太感人了!聽了您的范讀,這位小女孩就仿佛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了她的形態(tài)和模樣,也真正了解到了她的痛苦和快樂,我也想通過朗讀把自己的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其實老師這樣的范讀也是對學生“授之以法”,對學生同樣起到引導啟發(fā)、激動和感染的作用。
二、借用范讀授給學生朗讀的方法
語文朗讀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進入課文和情境,因為只有入情入境學生才能真正掌握內(nèi)容、把握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好的范讀,能引起學生的想象,與課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喚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激發(fā)學生的欲望。讀時,可先讓學生把語音讀準,把重音、停頓讀好,然后再做好范讀,讓學生把重點句子讀好。當然,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范讀領路,還可以適當?shù)剡\用一些多媒體、音樂、圖片來渲染課文情境。
例如,教學《草原》一課,文章第一段描寫作者第一次見到草原的美麗景色: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駿馬,組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圖畫。我范讀課文第一段,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朗讀氛圍,課前我在網(wǎng)上找了很多草原美景展現(xiàn)出來。學生在欣賞中體會到了草原的空曠、優(yōu)美等。欣賞了我聲情并茂的范讀后,都不禁贊嘆:“我真想到草原看一看!”這時候我便因勢利導:“你們誰能學學老師的朗讀來讓大家感受到草原的美麗?”每一位同學都盡情地讀出了自己內(nèi)心對草原的贊美。再如上《老人與海鷗》一課,在我配樂范讀“海鷗悼念老人”那部分時,學生因為受到感染便自發(fā)地小聲伴著我一起讀,后來的朗讀聲竟然蓋過了我的聲音,學生讀得比我還要動情,連周圍聽課的老師都給感染了。
三、巧用范讀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感情。教師繪聲繪色,形神兼?zhèn)涞姆蹲x,能把文章所表現(xiàn)的強烈的愛,把感情直接傳遞給學生,使他們較快進入課文的意境,理解文章的主旨。范讀雖然出于教師的口,但也入于學生的耳,了然于學生的心,教師的朗讀示范,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初步掌握朗讀的技巧,充分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提高學生朗讀水平。教師的朗讀示范,能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當然,“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師范讀只是引路而已,只是為了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去模仿,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這樣學生才能讀出感情。只有教師的朗讀水平高了,才能正確的指導點撥學生,只有教師的朗讀動情了,學生的臉上才會顯出豐富的表情。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這樣才能達到“示范啟發(fā)”的目的。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寧縣早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