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多媒體形象直觀,激發(fā)興趣。直接的興趣產(chǎn)生于被感知事物自身的趣味性和新異性。成片的文字符號,空洞的說教,抽象的講析,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教育效果不佳。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教學內容形象化,直觀化,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多路刺激,從而創(chuàng)設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從一定程度上消除聽課造成的廢勞和緊張。
關鍵詞 文言文教學;多媒體技術;學習興趣;教學效率一、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智力活動就是在情趣高漲的氛圍里進行的。這種氛圍給教學帶來好處,同時也有助于完成教學任務?!眲?chuàng)設動人的情境是成功的教學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和藝術媒介。多媒體的運用大大高于傳統(tǒng)教學媒體。良好的學習情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它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個興趣維持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因此,我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古文教學時,努力通過圖、文、聲等多種功能,給學生以適當?shù)母泄俅碳?,由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求知欲。
如《三峽》中,利用多媒體下載及軟件制作直插云霄、連綿不絕的山峰;湍流不息,勢如奔馬的江水;一瀉千里,銀光閃亮的瀑布;矗立山巔,婀娜多姿的松柏。漁夫的晚唱,猿猴的長啼……學生在欣賞三峽旖旎神奇的風光時,無形之中對文中內容有了初步形象的感知。再如《狼》首先通過動畫演示故事情節(jié),再分節(jié)重播,并在之前顯示與片斷相關的句子,邊觀圖邊解析句子,這其實就是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記憶,這樣的互動型學習帶來的效果自不必再多言。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布魯納說過:“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xù)不斷的活動?!币虼宋覀儜酁閷W生創(chuàng)造思考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tǒng)時,要善于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被動地跟著老師走。如學習《三峽》一課時,首先欣賞flash制作的教學課件。為了能讓學生充分運用計算機功能,領悟三峽的美麗景色,設計類似“電子公告板”的一個“課堂討論區(qū)”,由學生自學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先選擇任意一自然段學習,并且點擊計算機上的相關資料,尋找正確的答案,自主地理解課文。視頻文件上的精美的畫面、美妙的音樂,使學生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課文之外更多的精彩內容,激發(fā)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他們興致勃勃地流連其中,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時高潮迭起。
多媒體技術引進初中古詩文的課堂教學,對豐富學生表象,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創(chuàng)作生動形象的場景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介紹作家背景,幫助理解課文
學習古文,需要了解作者,時代背景。在介紹背景時,要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但是,學生往往容易忽視,教師枯燥的沒有感染力的介紹。那么運用多媒體則能使你的教學如魚得水,使學生深入了解作家,文章背景,為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桃花源記》內容固然不難理解,但其作品產(chǎn)生的重大意義,不易講解,通過多媒體收集,剪輯并展示晉代內亂紛爭,貧富懸殊、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實:奔騰的戰(zhàn)馬,隆隆的鼓鳴,震天的廝殺聲,讓人感受到金戈鐵馬的渾沌歲月;尸橫遍野的戰(zhàn)場,頹廢殘破的房屋,衣衫襤褸的逃亡者,讓人感到戰(zhàn)亂給人帶來的深重災難;燈紅酒綠,笙吹箏鳴的豪宅,沿街行乞,啃食樹皮的流浪者,讓人感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貧富不均的殘酷現(xiàn)實。有了如此形象生動的圖片感知,情感得到初步體驗。然后再來聯(lián)想到《桃花源記》中描寫祥和的場景,結合教師的講解,學生不難體會到這正是當時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和生活追求。
四、圖片音樂,加強記憶
學生對古文的理解到位后,便是背誦。背誦也通常讓學生倍感頭疼,因為古文的深奧,因為古文的拗口。尤其對于較長的篇目,要想順利而有效地完成這一積累實在不易。此時,運用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并鞏固記憶。
1.利用圖片提示記憶內容
有些文章學生難以背誦,教師這時可利用文章重點段落的圖片幫助學生記憶背誦。如,魏學漪的名篇《核舟記》,在背誦第二部分的時候,出示放大的核舟圖片,然后按順序讓學生記憶,特別是船頭的蘇東坡、黃魯直、佛印三人的神態(tài)呼之欲出,學生就能輕松背誦。
2.利用音樂營造記憶佳境
在學生朗讀背誦時,來上一段柔美的音樂,可放松學生心情,營造出一種輕松的氣氛。例如,背誦《陋室銘》時播放古箏曲《廣陵散》,背誦《與朱元思書》時播放“高山流水”的琵琶曲,這都是營造良好記憶環(huán)境的不錯的選擇。
五、利用多媒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在學生掌握內容的重點、突破難點的情況下,才能談得上提高教學質量。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突破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利用多媒體可以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尤其是計算機能進行動態(tài)的演示,利用這個特點可以處理其它教學方法難以處理的問題,并能有效地刺激學生產(chǎn)生興奮,從而增強他的直觀印象。
六、有效整合,拓展思維
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注意學科間的融合,注意知識的遷移、整合。在文言文學習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引導學生進行遷移、拓展,比較、整合、聯(lián)想等。
例如,教學《與朱元思書》,可用媒體顯示酈道元的《三峽》中的片段、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的片段、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等,來體會山水的奇,達到知識整合的目的。
總之,運用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來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色彩、生動活潑的動態(tài)變化以及學生學習情況的及時反饋等,發(fā)揮了寓教于樂的學習優(yōu)勢,從而使學生學習變得更主動,變學會為會學、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