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培養(yǎng)語感是對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語文教學時,不但要對文章中的關鍵句和詞去揣摩、比較和推敲,而且還要深刻的品情讀文,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強化語感。
關鍵詞 閱讀教學;語感培養(yǎng)
一、推敲儲備,培養(yǎng)語感
在文學作品中,形象的塑造和生動的語言描述息息相關。個別的語句,特別是重點語句不僅僅只包含一個方面的意義:還包括了字面上的意思和不同的語言文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的特定意義。這些語句對表達情感、塑造人物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應該做到:在教學的時候,則讓學生在已經(jīng)掌握了字詞確切含義的基礎上,來認識、體驗事物跟字詞之間的重要聯(lián)系。指導學生在一些看起來簡單的字詞句上來比較、揣摩。例如在學習《貓》這一課的時候。學生只感覺到小花貓在滿月時的可愛,卻對前一部分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怎樣,會感到很不理解。此時,教師就能夠抓住一些關鍵字詞,按照與原來相反的意思去使用詞語。例“他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用“睡懶覺”來替換“睡大覺”好不好,“涂上幾個小黑圈”替換成“在稿紙上踩幾朵小梅花”行不行,學生通過這樣直觀的比較,就很容易看出作者是帶著怎樣的情感來刻畫的。應該根據(jù)文中的字、詞、句,以形象、準確和簡單的語言來引導、點撥學生閱讀時感受到語言包含的表現(xiàn)力,使學生從所學的字、詞、句中取得更好的理解,增加知識容量,開拓知識寬度。如今為了開拓小學生的生活范圍,選入涉及古今中外的內(nèi)容進入語文課本中,所以單憑小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是遠遠不夠讓學生真正明白這些內(nèi)容,應該要通過多種方法、多種途徑擴展學生的視野,從而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覺能力,才能增加知識的儲備。
二、重視強化學生朗讀的訓練
讀通,讀懂課文是培養(yǎng)語感能力的基礎,沒有“讀”這個基礎,培養(yǎng)學生語感能力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木之本。而讀通、讀懂課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因此,指導學生閱讀中,要結(jié)合教材,加強方法指導,強化技巧訓練。提高學生朗讀水平以培養(yǎng)學生語感能力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強化訓練。
(1)朗讀方式。教師可根據(jù)實際通過細讀、精讀,比較朗讀、默讀、輕聲朗讀、放聲朗讀、誦讀等方式,訓練學生對朗讀技巧的感悟,以使他們能看見不同的文字內(nèi)容采取不同方式進行朗讀,提高對文字的直覺。
(2)朗讀方法。教師應不斷強化,要求學生在朗讀中能夠注意字詞停頓,運用聲音的輕重、快慢,語調(diào)的高、低等技巧來領略朗讀的妙處,以使他們能根據(jù)文字內(nèi)容直覺地把握感情色彩。 (3)朗讀形式。教師可采取形式多樣,富有變化的朗讀,如繞過學生自由朗讀、個別朗讀、聽錄音讀、配樂朗讀、輪讀、分角色讀、邊演邊讀等,讓學生讀出形、讀出神、讀出情,以使他們能從文字內(nèi)容中直覺讀出課文該有的“味”。
三、讀文品情,強化語感
語言的演繹有時一定要把語句變成富有感情的聲音來仔細品味,但有時從字面意思就能夠理解。學生注入感情的朗誦,原本就是對語言文字有感覺敏銳的特征,所以,教師在讀文品情的方面,應要去強化語感,多方引導。在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把學生用生動的語言帶入文章所描寫的特殊環(huán)境中來。所以教師在課前必須要加強自己的語言的訓練,做到讀通讀懂,讀出感情。 如:《登泰山觀日出》有一段:“春水一樣一灣一下子變成了迷人的鮮紅,帷幔不再鮮明,遠處水天相接的地方一片亮紅色。太陽慢慢地就探出了自己紅色的面孔,小小桔子一樣,一點點地往上跳躍著。過了約有兩分鐘,一個圓圓的、紅彤彤的太陽跳了出來,頓時,大地一片艷紅?!睂W生總是感覺句子過長,讀起來不知道如何處理好感情。此時便抓住時機,動情地示范朗誦:深沉、緩慢地讀“春水一樣一灣一下子變成了迷人的鮮紅”;急促、緊張地讀“往上跳躍著”;急促地、地讀“頓時”。這樣動情范讀可以感染學生,激起了學生心靈的共鳴。接著,讓學生模仿練讀,并帶著感情地練。這樣通過語感訓練,加深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從而達到教學的效果 。
四、立足教材朗讀內(nèi)容的發(fā)揮
學生語感培養(yǎng)的主要渠道在于課堂教學活動,特別是朗讀教學。教師運用哪種方式提高學生語感能力,主要取決于教學內(nèi)容,也局限于教材要求。如《五彩池》一文,描繪了藏龍山上五彩池美麗的景色,向讀者展示了一幅幅秀美的彩色畫卷,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根據(jù)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中心,我們只能用輕快、深情的語調(diào)進行教學,這樣使學生領悟五彩池的美的獨特之處。什么樣的文字內(nèi)容適合怎樣的語感讀訓練呢?一般來說,表達歡快喜悅的感情,適合集體放生朗讀;氣勢雄壯如排山倒海的最好齊聲朗讀;抒發(fā)哀怨凄婉情緒的,使用個別輕聲朗讀;描述是精雕細刻得當然自由精讀;段與段如線串珠可以接力輪讀;篇幅長、句子拗口可以跟錄音或教師讀;對話多的自然是分角色朗讀。
結(jié)論:通過加強學生語感訓練的嘗試和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學生朗讀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二是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增強了;三是學生的閱讀能力明顯提高了。這樣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起了重要作用,使教學質(zhì)量得以保證。重視課外美文欣賞,強化語感培養(yǎng),課內(nèi)朗讀訓練固然重要,但課外欣賞美文對孩子們語感的培養(yǎng)也同樣重要。當然,語感的形成,不光只靠先天稟賦,也離不開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火熱的生活為學習語言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諸多的機會。堅持實踐,必有收獲。
參考文獻:
[1]肖靜芬.認真學習新《語文課程標準》搞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天津教育,2002.(2):3.
[2]劉延云.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山東教育科研,2001.(2):125-126.
[3]孟慶芳.齊晚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五法[J].湖南教育,200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