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文教學如何離學生再近一點,這是許多學者和一線語文教師都共同探討的問題。本文列舉下水作文的諸多優(yōu)勢,結(jié)合作者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收獲了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 作文教學;優(yōu)勢;拉近距離;共同促進
曾幾何時,我們教師也經(jīng)歷過學生時代。作為學生,感觸的地方很多,其中在寫作文這方面就有很多話題。
通常的情況是學生每周要完成一篇作文。老師只懂得布置,而且喜歡用刁鉆或不切實際的題目來為難學生,還安慰學生說:“挺容易寫的”。(容易寫干嘛老師您不試一試),老師布置作文用時不到3分鐘,而學生卻要熬過漫漫寫作長夜,學生寫不了或?qū)懖缓镁拓煿謱W生,很多學生只能發(fā)出這樣的感嘆——白天不懂夜的黑!
確實,在寫作實踐中,學生是孤獨的奮斗者。老師如果能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他們前進途中能陪伴同行,一路有我,同甘共苦,率先垂范,肯定有不少收獲。所以,作為語文老師,有必要寫一些下水作文,因為老師的下水作文有如下優(yōu)勢。
一、心靈的激蕩與契合
作文貴在抒寫真情實感,從心底流露出來的語言才算是好文章。如何激發(fā)學生心靈來寫作,最好是老師親身參與,化“局外人”為“同一個戰(zhàn)壕里的戰(zhàn)友”,用心靈來交流,學生會抒寫出有靈性的優(yōu)美作文。
我從1996年起開始寫下水作文。沒有寫下水作文之前我老是怨怪學生那么笨,寫了下水作文之后我?guī)缀醪回煿謱W生了,而是與他們共同分析寫作重點,突破難點。學生也很少怨天尤人了,因為主帥和士兵都并肩作戰(zhàn),還有什么可說的,寫作自然也就有了熱情與動力。
記得我曾與學生寫了一篇同題作文《青春獨白》,寫完后師生都在課堂上念各自的作文。雖然,師生兩代人生經(jīng)歷不同,有代溝,但是我們還是有共同的話題——青春期的叛逆。說到叛逆,學生的話題可多了:什么行為乖張,服飾怪異,彰顯個性,心靈自由……事例精彩紛呈,兩代人的思想火花在激烈震蕩、撞擊、交流、融會……最后又找到契合點——都渴望長大,有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希望成為時代有為的青年。
有什么比心與心交流更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下水作文能做到了,它能使學生用比暢敘心靈,寫出耐讀的文章,同時在不自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很好地解決了寫作重中之重的問題。
二、打開思路,拓寬視野
作文難,其實難在思路。思路一打開,豁然開朗,似乎有天馬行空的感覺,視野也變得開闊了。
每一屆帶高一時,我都利用語文課前三分鐘來讓每一位學生作“自我介紹”。開始時,學生干巴巴地介紹自己,單調(diào)無味,臺下的同學熏熏欲睡,其作文水平僅相當于小學三年級。沒辦法,只有“老帥”出馬了,我一口氣寫了三篇風格各異的《自我介紹》,當我在講臺上演講《自我介紹》時,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歡笑聲不斷,學生議論:哇,自我介紹也可以這么寫呀!我們?yōu)槭裁礇]有想到?我結(jié)合自己的寫作體驗,指出這類文章的關鍵——典型的與眾不同的性格,值得記憶的經(jīng)歷,鮮明活潑生動的語言,突破這個瓶頸之后,路就越走越寬了,學生寫作也就得心應手了。
其他事情也有類似情況,當遇到困難時感到迷茫或力不從心想放棄時,這時如果得到有經(jīng)驗的人引路或拉一把,很快就會走出困境。下水作文不但能拉一把,而且能讓學生通過老師的經(jīng)歷看到不一樣的精彩世界,開闊視野,觸類旁通,學生也會掌握各種寫作技巧。
三、教學相長,共同提高
不錯,語文老師在教學理論上是一套的,但是如果只滿足于紙上談兵,很容易變成泛泛而談的“理論家”,理論不結(jié)合實踐,只耍嘴皮子,這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是有限的,歷史上馬稷失街亭不是很好的例子嗎?
教師下水作文,需要動用很多的文史知識,這就對平時的常規(guī)語文教學提出比較高的要求。同時,教師要寫好下水作文,平時就要加大閱讀量,用心去體驗生活,而且要放下身份,敢當小學生,不恥下問,與學生“打成一片”,這樣才熟悉生活,寫出生動活潑的觸動心靈的文章
有一次,高三模擬考出了一道作文題——《戲》,考完后很多學生拍著桌子唉聲嘆氣——太難寫了,不知道如何下筆,考砸了。那次模擬考試我也當堂完成。當我把《戲》這篇作文在講臺上念完后,掌聲雷動。同學們都被我文中巧妙的構(gòu)思所折服。我告訴他們說,這是多閱讀,從文學大師那里吸取營養(yǎng)的結(jié)果。當然,對于《戲》中一些人物語言,學生也提出了修改意見,最后師生共同把這篇考場作文修改得臻于完美。
每次寫完作文后,師生互評,讓學生充當“小老師”,評價教師下水作文的優(yōu)劣;老師分析學生作文的得失,師生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彼此分享創(chuàng)作過程的甘苦,共同促進。
四、躬耕垂范,榜樣力量無窮
匈牙利著名戰(zhàn)地攝影大師羅伯特·卡帕說:“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炮火不夠近?!?/p>
同樣,指導學生寫作也是如此。只有貼近學生的寫作生活,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駕馭寫作,寫出優(yōu)美的作文,從這點意義上說,下水作文應該大力提倡。
筆者近幾年來不斷探索下水作文的門路,不斷給自己施壓,力爭每一次考試作文都要與學生同場競技;至少每個月在自己的QQ空間里發(fā)表一篇博文。到目前為止,我已經(jīng)寫了100多篇下水作文,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30多篇文章。我這樣做不僅陶冶自己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對學生起到躬耕垂范作用?!澳阋髮W生做到的,你首先要做到”,這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榜樣的力量,更是一種人文關懷。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近年來我教過的班級,不論是高考還是平時的段考、期考,作文平均分總是比別的班級多8至10分。
一路有我,你不寂寞。下水作文能使師生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改變了過去老師只布置命令學生,學生被迫執(zhí)行的弊端,由學生自己只感受寫作冷暖變成了師生冷暖共知,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和力,感受到寫作不再是高不可攀。這樣,學生會對成功作文有了觸手可及的感覺了。
參考文獻:
[1]潘金敏.用下水作文引領學生作文上手[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2011年07期.
[2]袁曉成.用“下水作文”來開啟學生作文智慧[J].教師·中,2011年05期.
[3]李凱.下水作文——學生作文的導航標[J].新課程·教研版,2009年17期.